媒介融合背景下产教融合在培养全媒体宣传人才中的应用研究

2018-02-24 02:35林婷
青年时代 2018年34期
关键词:媒介融合产教融合高职教育

林婷

摘 要:近年来,随着移动互联网的飞速发展,微博、微信和新闻客户端以其成本低、范围广、主动性强等特点,加剧了传媒业的融合、重塑,而适应全媒体宣传的人才却没有跟上这快速的节奏,很多从学校进入就业环境的学生还是专注于一方面,本文通过对“媒介融合”传播特点与高职院校教学发展现状的分析,探索培养全媒体宣传人才的产教融合应用研究。

关键词:“媒介融合”;产教融合;宣传人员;高职教育

当传统媒体的受众流失、广告量流失之时,传统媒体何去何从?媒介融合就是成了人们思考的方向。对于传统媒体而言,媒介融合是什么?意味着什么?众多学者热烈讨论着,这也就是这几年以来媒介融合被重点考察的原因。媒介融合是指报刊、广播电视、互联网所依赖的技术越来越趋同,以信息技术为中介,以卫星、电缆、计算机技术等为传输手段,数字技术改变了获得数据、现像和语言三种基本信息的时间、空间及成本,各种信息在同一个平台上得到了整合,不同形式的媒介彼此之间的互换性与互联性得到了加强,媒介一体化的趋势日趋明显。

在这样的大趋势下,对应的人才输入也成为了热点话题,高职教育可以应势“对症下药”,不仅可以让自己的学生更加适应就业所需,也能因此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准与知名度。

一、当下高职教育媒体专业教学环境

我国教育部对高职高专教育培养目标的定位是“高等职业教育应以培养基层和生产第一线技术应用型人才为办学宗旨,建立以基本素质和技术应用能力培养为主线的教学体系,专业课应加强针对性和实用性,实践教学要以培养学生专业应用能力为主。”

而在新媒体环境下,学生的就业环境随之不断变化,“全媒体”行业背景对学生技能多样性要求越来越高,适应时代需求的新技能也不断增加。媒体环境不断提出“媒介融合”的发展理念并付诸实践,同时也在不断吸纳“全能型人才”,对一线技术应用型人才提出先行“媒介融合”的要求。简单的理论教学已经不能适应如今的新媒体环境。

(一)媒体专业教学仍以传授理论为主,不利于“产教融合”

职业院校兴办专业产业,并使之与教学相结合,这为学生提供了必要的实习条件和难得的锻炼机会。然而现在大多非艺术类专业的教师更倾向于于纯理论教学,新闻传播类专业更是如此,这让很多学生进入社会工作时不能很好的适应,缺乏理论用于实践的体系,不能直接运用到实际中,这样很多专业学生进入实习甚至正式工作时仍然处于重新学习的状态。

如果让企业介入,让学生在老师的带领、指导下,将实践内容直接运用到产业中,不仅能够加深对知识的理解,还能增强应用知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不仅如此,产教结合还会激发学生的创造、创新的愿望和热情,激励他们在实践中不断探索,不断创新,而这种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创新人才的培养正是我们如今媒体专业教学的方向。

(二)“新媒体”环境为高职院校教学提供了更多方法

改革和创新,都是从理想到现实的过程,都是从理论到实践的过程。从新闻采编与制作的实习与就业现状看,全媒体的行业环境要求学生在技能上不仅要求实现传统媒体要求的“采写编评摄播”,还要求学生熟设计,能创意,会运营,技能的多样化的技能要求,意味着新老媒体的课程的融合与互补。

在这样的环境下将如今新型的媒介工具,如微信公众号、小程序、视频APP等软件融入到教学和作业考查中,让学生在完成作业的同时就运用这些软件,将摄影摄像、设计编排、文案编辑、广告宣传等课程借用“媒介融合”的环境与方式,既可以灵活教学手段与方式,又可以让学生更早的接触就业时所需要的工具,实现教学与产业实践的无缝对接。

(三)按部就班的媒体专业教学不适应当下就业需求

学校兴办专业产业,或者与相关企业签订协议方式,让学生参与生产或经营,取得一定的报酬,这客观上也为学生工读结合、勤工俭学创造了条件。学校创设实习基地,兴办专业产业,为广大教师,特别是专业课教师参加实践、提高实际工作的能力提供了条件和机会,而且在实际工作中,教师把理论知识与生产实践相结合,把教学与科研相结合,这有利于提高自身业务素质,提高教学的质量。

产教结合的基础是“产”,即必须以真实的产品生产为前提,在这样的基础和氛围中进行专业实践教学,学生才能学到真本领。而数字媒体是如今新媒体环境下发展迅速的产业,很多行业都离不开宣传岗位,加之新媒体宣传行业里很多宣传工作可以异地完成,与相关企业签订协议后,学生仍然可以在校完成工作,此外,搭建新媒体相关产业成本不高,相对容易,让产教融合的实现提供更多便利。

当然,在这样的前提下,对学生的教学也就倾向于按需培养,解决学生在产业实践中存在的问题,教学会变得更有指向性和倾向性,学生也可以在这样的学习环境中了解今后的就业情况,更早的明确就业方向,实现一线技术应用型人才的培养。

二、目前媒体专业教学存在滞后,不能适应“媒介融合”进程

面对当前媒介融合行业形势,如何培养学生成为能适应在报纸、杂志、企业及网络新媒体的全能型“宣传人员”:包括电子杂志的编排、书籍的编排;海报、名片、产品包装设计与制作,新媒体包括微信公众号的排版以及h5的制作、小程序的开发制作等不同的操作能力,还需要解决如何在培养其实践能力的同时考察其掌握和运用能力。这些都为教师提出了新的挑战,这些都要求教师需要实时跟进当下的就业环境与需要,更新自己的知识体系和实践教学能力。

不同专业课程的授课教师不同,学生遇到的实践问题可能不是单独一门课程可以解决的,这需要教师之间随时进行沟通有无,共同协商制定合理的解决方案,然后再分工进行教授,这会大大增加教师的工作量,同時在沟通上如果出现问题,也会出现不能及时解决学生实践中的问题。

此外,产教融合后,会对学生的工作效率提出新的要求,不再是以往长时间的完成一份作业的状态,这就需要多方调节,合理安排。对教师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增加了教师工作量的同时,

三、面临“媒介融合”大环境,媒体专业教学可从以下几方面进行改进

增加不同媒介运用方法的教学,以传统理论知识作为基础,运用新媒体软件进行“媒介融合式”教学。同时以授课老师牵头建立工作室,同时与一些企业签订协议,让学生学习理论知识的同时参与实践,这就要求教学中增加对学生工作内容的指导,遇到实践问题需要教师及时总结解决方案调整加入到教学计划中。

(一)教学内容需要拓展,可联合各科主要的专业课程

不同专业课程中遇到的问题也需要教师之间进行沟通,相互调整,使得课程教学内容及时更新,更加符合学生就业时需要。专业各科课程联合,同步进行教学进度调整。评判学生掌握程度不应该仅仅是期末作业,而应该循序渐进,这需要合理的教学规划。

如果在期末时以考核的方式让学生递交作品,一来学生可能以时间紧迫而敷衍了事,另一方面之前所学知识可能会遗忘而不能真正掌握。这就需要将平时的实践考核加入到学生的总评考核中去。

工作室与企业同步运作。教师联合建立工作室,以学生为员工进行实践操作,让学生直接将理论知识用于实践,同时适应就业环境。与企业签订协议,将工作分派给学生,及时收集学生在实践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和疑问,借此调整教学方案与设计进行,以案说教,将共性问题进行总结归纳加入到教学计划中进行普遍教学,将个案问题进行分析说明,做到启示引导作用。

在教学中增加学生讨论与评价机制。将学生完成的工作或者问题先发布在学生群中,进行分享,组织学生讨论解决问题,并对已完成的工作进行评价、提建议,集思广益,让学生在自主学习的同时发挥想象和创新能力。建立完善的评价、讨论考核机制,将好的评论与建议加入到学生个人的考核成绩中去。

(二)教学方法需要多方式融合

目前部分高职院校的电脑排版教学仍遵循着单纯以教材为中心的课堂讲授模式,再加上软件使用的说明教学上,缺少对学生评论思维的拓展训练和实战模拟练习。再加上现在全媒体的很多新的编排思想与内容并没有形成完整的教材。因此需要改变单向的教学模式,在思维训练上要进行教师为主导的,学生进行作品构思与设计为主,目的是为了提高学生的快速反应能力,设计逻辑思维。

在软件操作方面知识的讲授之前,要不断加入理论知识的讲授。同时,课程设计要针对不同媒介软件、网络平台的运用进行调整。让学生在学习理论知识的同时运用软件、平台完成作业,教师通过软件、平台进行作业完成情况的考查。

案例融合比较法。案例教学法的模式是“案例——理论——案例”,案例的融合比较是指围绕同一个案例,教学案例库应同时时下就业环境中的工作成果与案例。让学生进行观摩比较,领会不同媒介在制作使用时的基本程序和要领,以及如何实现创新设计的软件应用。

(三)实训模式需要多元化

为适应多元化媒体的发展,学生的实际训练模式应遵循多元化发展思路,在各个媒体平台都需要设计实践环节。实训中,报纸编排重在“写”,从模仿到创新,培养学生扎实的写作基础。杂志编排重在“排”,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与设计逻辑。海报与请帖等排版重在“设计”,培养学生色彩搭配与审美能力。新媒体(包括h5)排版重在“运营与交互”,培养学生运营与商业设计能力。小程序搭建则重在客户运营与功能构建能力。

将这些课程的实训作业成果通过网络进行发布,例如摄影作品、写作、设计作品等通过微信公众号进行发布,既锻炼了微信公众号排版技巧,又方便了教师随时查看作业。而视频类的作品也可以通过上传视频软件转移到微信公众号上,或者直接将链接发送给教师,这样教师就不需要大量的儲存工具收集作业,大大提高了审查效率。

此外,在这些课程的教学中,要将职业关键能力的养成和职业要求的专业技能的培养贯穿教学的全过程,实施“边教、边做、边学”的教学模式,实现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有机融合。一方面对每门课程整个教学内容按照媒体类专业学生职业工作岗位的能力要求进行相应的单元化的划分,每个教学单元制定明确的教学目标,包括知识目标、技能目标和素质目标三个方面,并设计单元化的实践实训任务,在学习的中后期,将所学内容主要集中于实体化操作,运用到企业生产中去。

而在这些课程的联合作业中,学生需要通过不同课程所学的技术手段相互融合完成实践作业,例如,摄像课程中的视频需要通过后期剪辑课程进行再加工,然后上传至视频软件中,并通过新媒体手段,如微信公众号平台进行发布,学生通过微信平台进行选票评选,留言评价等方式进行分享交流。

除课堂教学与联合实践外,鼓励学生作品市场化,教师经常性举办校内排版设计大赛(包括海报、杂志、公众号、h5等),通过各种渠道将学生的优秀作品推广到校外的媒体,全国、地级市县各机构联办的“新媒体设计”大赛,增加学生信心与阅历。

同时,在相关课程的教学中要充分利用新媒体工作室作为实践实训基地,将课堂教学与实际承担新媒体宣发制作任务紧密结合,构建开放式的实践实训教学模式。一是课程的实践任务与学校宣发工作进行结合,再利用新媒体工作室平台进行推广。二是成立专业工作室,可承接校内微课比赛的制作与修改、校内作品的宣发等工作。同时连接校外企业,承接宣传制作外包工作。把课堂上学到的各科理论基础知识综合运用到实际操作之中,实现课堂内外的互动。让学生真正参与制作,将所学进行系统化整合运作,真正实现“产教融合”。

参考文献:

[1]邹石川、黄先蓉:《媒介融合背景下我国各类型出版人才需求调研报告》,《出版发行研究》2014年第9期

[2]王晓光、罗安娜:《跨学科融合专业的开设与运营――以武汉大学数字出版专业为例》,《中州大学学报》2012年第3期

[3]姚志平.创建高校学习型党组织的基本要求和实现路径[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年08期.

[4]王朝霞.论高校如何将党建与学风建设相结合[J];文教资料;2011年16期.

[5]章志图.高校教工党员创先争优活动载体探析[J];教育与职业;2011年24期.

猜你喜欢
媒介融合产教融合高职教育
产教融合背景下高职院校“双师型”青年教师队伍建设研究
校企协同应用型软件人才培养机制
2011—2016我国媒介融合研究综述
新媒体背景下党报的转型探析
媒介融合语境下的新闻业务流程再造
浅析高职院校学生厌学现象及应对措施
论高职生未来职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