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味桂枝茯苓丸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疗效观察

2018-02-24 05:26杨学斌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 2018年36期
关键词:急性脑梗死临床疗效

杨学斌

【摘要】目的 探讨加味桂枝茯苓丸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观察。方法 选取我院2014年~2017年住院确诊急性脑梗死病例58例为研究对象,用计算机随机双盲方法进行分组,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各28例患者。对照组中患者均按急性脑梗死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加味桂枝茯苓丸,疗程均为2周。治疗结束后将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比较,并对结果进行分析讨论。结果 治疗结束后后,观察组患者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数据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加味桂枝茯苓丸在促进急性脑梗死患者功能恢复中具有明显疗效,且未发现明显副作用,具有临床推广意义。

【关键词】急性脑梗死,加味桂枝茯苓丸,临床疗效

【中图分类号】R277.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2095-6681.2018.36..02

脑卒中,是一种突然起病的脑血液循环障碍性疾病,其中60%~70%为缺血性脑卒中。依据世界卫生组织所调查的结果表明:在我国脑卒中发病的概率居于世界首位,是美国的一倍之多。随着中国人口老龄化进程的加快、环境污染,以及不断西方化的生活习惯,对人们的疾病模式有着非常大的影响,使得我国患有脑卒中的患者人数不断上升。本病具有“三高”的特点,即:发病率高、死亡率高、致残率高,且有极高的复发率。造成巨大社会及经济负担。脑卒中的治疗一直是医学研究的热点,目前国内外公认超早期(发病3~6小时)溶栓是缺血性脑卒中最有效的治疗。但由于主观认识不足及各种客观因素导致很多患者未能进行溶栓治疗。从而导致脑卒中的高死亡率、致残率。本研究针对未能溶栓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以中医中风痰、瘀、毒立论,应用桂枝茯苓丸加味进行治疗,取得了较好的临床疗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4年~2017年住院确诊病例患者56例,根据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学术会议修订的《各类脑血管疾病诊断要点》[1]评分为31~45分的重度神经功能缺损的患者,并经影像学检查(CT及MRI)证实。排除肝肾、心肺功能不全患者。男女各28例,年龄53~92岁,首发者41例,再发者15例。随机分为两组。加味桂枝茯苓丸组28例,男16例,女12例;合并高血压病18例,冠心病10例,糖尿病12例,高脂血症15例。对照组28例,男18例,女10例;合并高血压病19例,冠心病13例,糖尿病11例,高脂血症16例。两组年龄、性别、既往史、用药史、病程、辅助检查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治疗方法

对照组当中的患者主要采用常规的护理方式进行护理,主要为规范化脑血管病二级防治,主要包括抗血小板聚集,活血化瘀,调整血压,控制血脂、血糖,维持患者酸碱、电解质和水平衡,呼吸道功能保持畅通,预防感染且要对症治疗。同时积极进行康复训练。治疗组在常规基础上加用加味桂枝茯苓丸颗粒剂,1天2次,连续2周。

1.3 观察指标

对患者之后之后的效果进行评估,运用全国第四届脑血管学术会议所研究制定的关于人们神经功能缺损评判标准对患者的神经功能进行评分:运用百分比对评分进行表达,患者进行治疗前积分与患者治疗后积分之差除以患者治疗之前的积分再乘以百分比。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的评分相对降低了90%以上为基本痊愈,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的评分相对降低了46%~89%为显著进步,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的评分相对降低了18%~45%为进步,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的评分相对降低程度低于18%则判定为无变化。

1.4 统计学方法

本研究数据主要采用了SPSS 19.0统计学软件进行整合和分析,所有的计量资料均采取均数±标准差的形式进行表达,运用t对数据进行检验,所有计数资料则采取百分比进行表示,运用x2进行检验,P<0.05表明差异不存在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两组患者治疗之间的对比

治疗结束后,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2.9%,对照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67.9%,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数据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 论

脑梗死发生的根本是由于各种原因导致的脑血流中断,脑神经细胞在血流中断超过5分钟后发生不可逆性损害。而发生脑梗死的过程是一个复杂的过程,称为缺血级联反应。包含钙离子超载、损伤性氨基酸、自由基生成、以及细胞凋亡等多种因素。而目前临床所应用的药物很难兼顾多种损害因素,甚至对某些因素没有针对性药物。针对这种复杂的损害因素,通过多靶点共同作用有可能取得满意疗效。中医药以整体为观念,通过辨证论治,治疗主证同时照顾兼证。从而多靶点同时作用于疾病,相较西医治疗有难以替代的优势。现代研究表明,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服用了桂枝茯苓丸可以有效地防止患者出现缺血性脑损伤之后产生的再灌注损伤,此外还可以对患者体内c-fos基因进行抑制,进而可以进一步阻断患者氨基酸兴奋导致的毒性损害以及患者发生脑组织水肿的情况,达到改善患者大脑缺血损伤的最终目的[2]。经过多年研究发现,这一药物在脑部缺血初期的治疗当中,不单单可以有效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减少患者由于缺血造成的脑组织损伤,推动患者病情的恢复。还可以对患者体内由于解钙离子出现大规模内流以及氨基酸兴奋所带来的神经毒性反应进行缓解,这也起恰恰说明了桂枝茯苓丸在治疗缺血性大脑损伤中具有的重要作用[3]。

在本文的研究中,选取了2014年~2017年58例我院住院确诊急性脑梗死病例为研究对象,用计算机随机双盲方法进行分组,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各28例患者。治疗结束后将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比较和分析讨论后发现,治疗结束后后,观察组患者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数据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这一研究结果与张家明[4]等的研究结果相似,具有一定的研究意义。

综上所述,加味桂枝茯苓丸在促进急性脑梗死患者功能恢复中具有明显疗效,且未发现明显副作用,具有临床推广意义。

参考文献

[1] 中华医学会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学术会议.脑血管病诊断要点[J].中华神经科杂志,1996,29(6):379-380.

[2] 张博生,徐 运.桂枝茯苓丸对脑缺血再灌注后脑组织C-fos基因表达的影响[J].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1998,4(1):27-29.

[3] 张 铂,王 兵,王勇強,曹书华.桂枝茯苓丸加味治疗缺血性中风30例[J].河南中医,2015,35(04):685-686.

[4] 张家明,周小毛,梁 银,余 妮,余尚贞.桂枝茯苓丸佐治急性缺血性脑卒中临床疗效及安全性的Meta分析[J].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2017,37(10):1143-1148.

本文编辑:赵小龙

猜你喜欢
急性脑梗死临床疗效
尤瑞克林联合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临床疗效观察
血栓通联合阿司匹林治疗老年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研究分析
急性脑梗死辨证分型与ADC、Hcy及hs—CRP的相关性研究
探讨氯吡格雷预防冠心病介入治疗心血管的临床疗效
131碘治疗甲亢患者的后期随访效果分析
枸橼酸咖啡因治疗早产儿原发性呼吸暂停临床分析
微创手术治疗胃溃疡42例临床分析
研究腹腔镜在早期卵巢癌分期手术中的临床应用
早期应用前列地尔治疗急性脑梗死临床疗效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