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续性质量改进在医院供应室管理工作中的效果评价

2018-02-24 05:26陆海燕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 2018年36期
关键词:应用效果

陆海燕

【摘要】目的 分析持续性质量改进在医院供应室管理工作中的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7年6月~2017年12月我院供应室开展持续质量改进,之后选取经消毒灭菌处理的无菌物品500份,分析物品的清洗、包装。最后选取医护人员50名,对其满意度和实施前、实施后的清洗质量、包装质量。结果 对比实施前和实施后的清洗质量、包装质量,后者优于前者,2组间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比实施前和实施后的医护人员满意度,后者(98.0%)显著高于前者(80.0%),2组间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医院供应室管理工作中应用持续性质量改进,可将工作质量和工作效率显著提升,医护人员的满意度也会明显提高,值得研究。

【关键词】持续性质量改进;医院供应室管理;应用效果

【中图分类号】R19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2095-6681.2018.36..02

医院供应室具有科室的特殊性,主要负责医院各个科室的医疗物品,如:无菌器械、敷料和一次性无菌物品的清洗和消毒,同时也承担着医疗器械的回收工作。通常情况下,供应室工作质量的好坏与医疗质量和护理质量有着直接关系,其不仅会对院内感染的质量控制造成直接影响,同时会对患者的生命安全构成危及[1]。为此,本院对持续性质量改进在医院供应室管理工作中的效果进行分析,并总结分析结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7年6月~2017年12月经消毒灭菌处理的无菌物品500份,比较实施前、实施后的清洗质量、包装质量。之后选取我院临床工作人员50名,将满意度调查表进行发放,最后对比实施持续质量改进前、实施后的满意度。

1.2 方法

结合医院管理要求:从环境来看,干净整洁,无污染源,具有独立性,流水线工作,管理为封闭式,不会受到外界影响。合理划分回收污染物品和清洁物品的包装及无菌物品发放区域,利用强制性通过方式规定污染区、清洁区和无菌区路线,禁止逆行。

持续质量改进对策:①质量控制小组予以构建。待小组成立后需对成员的自身工作职责予以明确,组长由护士长担任,主要监督和控制供应室的管理管理。考核人员定期对成员的基本理论和实际操作进行考核。每天检查物品的清洗质量、灭菌质量和包装质量,同时对工作完成状况和劳动纪律进行检查。每月定期抽查灭菌手术包,同时将结果详细记录。护士长需对医院感染科和护理部反映的问题及时反馈,整理上述问题后在召开质量控制会议上将解决措施提出。②质量控制标准和工作流程予以构建。医院供应室质量管理可结合《医院消毒供应中心管理规范》将工作流程和质量标准予以构建,具体方法为:封闭回收制度予以建立,回收并及时清点医疗器械,这样可将交叉感染率和对环境的污染显著降低[2]。器械清洗流程需进一步完善,在此期间确保规范操作,并在规定区域清洗。与此同时,工作人员需将防护衣、防护手套、眼罩和口罩进行佩戴,这样可对自身安全予以保护。清洗期间,器械需事先利用清洗剂进行浸泡,之后在水下清洗。为避免损伤器械,不得使用污粉和钢丝球。另外,每天需清洁和消毒清洗槽,必要时可予以压力水枪。器械的清洗质量保证:首先利用放大镜对器械的清洁度予以掌握,对其是否存在污渍、锈斑和血渍予以明确,之后与器械数量进行核对,利用专业标签对器械予以标记,最后对灭菌时间予以明确。灭菌流程也需确保规范。在此之前需将安全检查记录做好,同时将灭菌时间、温度详细记录。灭菌器中取出器械后进行适当冷却,时间需在30分钟上[3]。③工作人员素质需进一步提升。合理分配供应室人员的工作,护士主要对清洗和回收工作进行负责;护师主要对器械包装和发放工作进行负责;主管护师主要对质量检测工作进行负责。护士长定期组织工作人员进行培训,如:消毒供应中心卫生标准和操作流程等,之后对手术室人员开展专业培训,这样可对器械的灭菌方法和用途充分掌握。

1.3 指标的判定依据

对比实施持续性质量改进前、实施后的清洗、包装和灭菌质量。

对比实施持续性质量改进前、实施后的满意度,结果划分为三个标准,如:十分满意、相对满意和不满意。

1.4 统计学方法

用均数±标准差的形式,表示此次研究的计量资料,并用t值进行检验,对此次研究涉及的计数资料,采用百分比形式进行x2检验,核对数据软件选择SPSS 21.0软件,当研究指标存在明显差异时,检验P<0.05。

2 结 果

2.1 实施持续性质量改进前、后的清洗质量、包装质量

对比实施前、实施后的清洗质量、包装质量和灭菌质量,后者96.0%、98.0%、98.0%高于前者60.0%、64.0%和64.0%,组间数据比对;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实施持续性质量改进前、后的医护人员满意度

对比实施前、实施后的满意度,后者98.0%显著高于前者的80.0%,组间数据比对;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 论

供应室的工作具有特殊性,对其实施有效的护理管理有着重要意义。持续质量改进可以取代传统的管理模式,同时可以增强护理人员的防范意识和评估能力,在一定程度上可降低不良事件的发生。与此同时,该模式可以使护理人员的应对能力进行提升,使其在日常工作中的操作更加规范化。另外,在医院供应室管理工作中应用持续质量改进可提高物品清洗质量、包装质量,临床医护人员对供应室的满意度、工作效率和工作人员的业务水平也会显著提高,从而使医院的安全隐患显著降低。此次数据表明,实施持续性质量改进后的清洗质量、包装质量和灭菌質量明显高于实施前,组间数据比对;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从满意度调查结果来看,实施持续性质量改进后98.0%高于实施前80.0%,组间数据比对;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持续质量改进可将高效率、低成本的工作得以保证,管理手段科学化也可予以实现。

总之,在医院供应室管理工作中应用持续性质量改进,可将工作质量和工作效率显著提升,医护人员的满意度也会明显提高,值得研究。

参考文献

[1] 高 擎.持续性质量改进在医院供应室管理模式中效果分析[J].内蒙古中医药,2017,36(1):73.

[2] 谭盛宴,何泳红,彭武江,等.消毒供应室中持续性质量改进措施对再生医疗器械的质量管理效果分析[J].当代医学,2016,22(28):14-15.

[3] 李 燕,王元芝,高岸英,等.医院感染管理持续质量改进应用于血液透析室的效果评价[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6,26(5):1170-1172.

本文编辑:赵小龙

猜你喜欢
应用效果
体验式教学法在小学品德与生活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任务驱动教学法在C 语言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手术中个性化心理护理在原发性青光眼患者中的应用
健脾扶正汤在晚期胃癌治疗中的应用
化疗联合CIK细胞治疗卵巢癌的临床观察
负压封闭引流技术治疗四肢创伤复杂创面的临床应用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