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农村小学校本课程开发

2018-02-25 02:42徐梦月
新课程 2018年3期
关键词:农村教师校本农村

徐梦月

(甘肃省庄浪县万泉学区)

相对城市小学,农村小学基础设施薄弱,教育经费投入相对比城市小学少,可利用的资源相对较少,而课程开发往往需要多种方法、设施的综合运用。农村小学教师在课程开发上还多少缺乏理论和技术层面的指导,我们都知道,课程开发和实施的主要是教师,而多数农村小学教师在课程理论知识和课程开发能力上显得茫然而不知所措。同样也由于农村专职教师的缺乏使农村小学教师“身兼数职”,导致教师普遍认为在课程开发的思考、尝试、实施上“缺少时间”,致使对校本课程资源开发不力,对身边的社会资源和自然资源开发利用上思考不周,使校本课程开发多数停留在表面层次上。同样,部分家长受“分数论”的影响对课程开发不理解,认为只要教师在课堂上认真教,学生认真学,孩子考到高分才是王道。从而对学习、参与校本课程持冷眼观望与不支持的态度,导致校本课程形同虚设。

如何克服农村小学校本课程开发的困难,真正从总体上提高农村小学生的综合素质,是值得我们思考和关注的问题。笔者认为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注重农村教师课程意识的培养

课程改革要求教师不单纯是课程的实施者和组织者,更重要的应是课程的开发者和研究者。学校及上级教育主管部门应加强对农村教师的课程开发、实施的相应的培训,使教师具有开发、实施学校课程的能力。所以教育主管部门更应该从声乐、篆刻、手工制作、十字绣、泥塑、书法等方面对农村教师进行培训,从而使有兴趣的老师真正学到本领,并利用自身所长在校本课程的开发上有所思考。越来越多的农村教师意识到自己是最重要的课程资源,只有自身知识的不断更新和文化品位的不断提升,才能培养开发与选择课程资源的能力,增强对课程的整合能力,从而提高自身素质及研究能力。当然,课程的开发依靠的是教育者之间的互动关系,所以,在一个教师群体中,有不同的思想、观念、教学方法的交流与冲突才是最宝贵的。所以我们要发挥每个教师的兴趣爱好和个性特长,使教师在互补中成长,在合作中成长。

二、提倡课程开发要因地制宜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曾指出:中国乡村教育走错了路!他教人离开乡下向城里跑,他教人吃饭不种稻,穿衣不种棉,做房子不造林;他教人羡慕奢华,看不起务农;他教富的变穷,穷的格外穷;他教强的变弱,弱的变得格外弱。

笔者认为,农村学校在抓好国家课程教育质量的同时,在课程内容上可以紧密结合农业生产,发展儿童好奇的天性,设置符合当地特色的课程,走具有农村特色的教育发展道路。我们农村小学可以以学校为基地,以学校为主体,以满足本校学生的学习需求为宗旨的课程开发,尊重学校师生的独特性和差异性,融入我们学校自己的教育思想,有助于创建农村特色学校的实施进程。

身处乡村的农村孩子,由于应试教育的功利化,已经越来越远离泥土、远离大自然了。如何将孩子从囚禁他们的“笼子”里解放出来,让大自然赋予他们灵性、陶冶他们情操,让他们亲近自然、关注生态呢?这将是我校义不容辞的义务。于是,我们学校将300多平方米的闲置地开辟成劳动种植园,聘用学校“种田能手”型的老教师及学生家长亲自指导学生开垦、平整土地,根据季节播种适宜蔬菜、粮食作物,指导孩子了解蔬菜、庄稼的生长习性,让孩子学会认识常见的庄稼及蔬菜并体会劳动的艰辛与收获的喜悦。这样的校本课程开发真正做到了因地制宜,把一种先进的育人理念变为生活中的现实,为孩子们多方面的发展提供可能。

三、突出课程实施要因材施教

开发不同课程的目的无非是满足不同孩子的需求,能尽量做到根据不同孩子的不同特点予以“因材施教”,让每一个孩子的个性得到充分发展。这也是作为教师为体现教育公平性力所能及的一种付出。虽然我们农村的孩子去少年宫学钢琴、学跳舞的少之又少,但我们完全可以根据农村孩子的特点去开发、设计符合农村儿童特点的校本课程,做到因材施教,学有所长。为此课程的设置既要满足学生已有的兴趣和爱好,又要激发和培养学生新的兴趣和爱好;既要培养和发展学生已有的特长,又要寻找和挖掘学生潜在的能力与优势并加以培养,使之成为新的特长。

例如,我们农村的孩子没有多少机会接触系统的数学思维训练,但每个班级总有几个特别爱好数学的孩子,我们可以开设“玩转数学”校本课程,利用孩子手中的《走进数学王国》、课本中的思考题、《小学生数学报》中的每日思维操比较零散的材料,教师加以整理、收集,整合成适合学生年龄特点的学习素材,让迷恋数学的孩子能在活动中享受探究数学知识的乐趣。

所以,只要我们立足农村,利用好身边资源,合理采用不同的开发策略进行校本课程资源开发与实施,必然能使校本课程开花结果,形成学校办学特色。

参考文献:

[1]张丹霞.“绿色田园”教育课程的开发[J].浙江教育科学,2011(6).

[2]姚锦凤.“亲亲田园”园本课程的开发与实践[J].教育艺术,2013(12).

猜你喜欢
农村教师校本农村
农村积分制治理何以成功
“煤超疯”不消停 今冬农村取暖怎么办
高中地理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以闽江环境保护校本开发为例
农村教师心理健康现状及对策
《红楼梦》(新校本)
《红楼梦》(新校本)
点校本《史记》中的“曆”字
提高农村教师待遇需要共同努力
农村教师补充机制:问题与对策新探
在农村采访中的那些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