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孩子的思维在纸上灵动
——巧设情境让小练笔在语文中发挥大作用

2018-02-25 02:42王立英
新课程 2018年3期
关键词:马路习作教材

王立英

(甘肃省兰州市皋兰县魏家庄小学)

每到习作,学生抓耳挠腮,搜肠刮肚,为写作竭尽全力,再看习作内容,空话、套话、假话,作文失去了纪实和表达真情实感的基本要求。追根溯源,问题很多,主要是学生没有留心生活,没有细致观察,没有搜集素材,每次习作似无源之水,无本之木,自然了然无趣。另外,每学期习作教学只有8篇,即使老师精心指导,学生高效完成,习作次数过少,学生不能有效汲取方法,掌握要领。如何切实有效地提高高年级学生的习作能力呢?经过本人初步学习和实践,我觉得可以巧妙创设情境,让学生小练笔,让这一次次的小练笔为孩子们拓宽思路,培养兴趣,总结方法,提高能力,取得成效。

一、以教材为抓手,借助实际,创新仿写

叶圣陶有句著名的话“教材无非是个例子”,简单而深刻地为我们指出了语文教学的方向。细细研读教材,与教材对话,与作者对话,探寻文章之妙,教给学生习作的方法,充分发挥语文工具性的特点。让这一个个写作方法在学生脑海里扎根,像一块块砖堆积起来,日积月累,就可以建起摩天大厦。再寻找可以仿写的片段,让学生模仿文章写法,根据实际纪实写作。

《小桥流水人家》的第一自然段,围绕一条小溪,勾勒了小溪上的垂柳,站在垂柳上自由鸣叫的水鸟等景物,写出了一幅自然和谐的美景。文章语言优美、生动,极富画面感,让人眼前似乎能浮现这动态的一幕。个人觉得这段话,不仅可以让孩子美美地读,读出语言的美,更可以借鉴方法让孩子习作。

我让孩子们写魏家庄小学门口的马路,孩子们中间炸开了锅,个个质疑,觉得无话可写。我对学生进行了方法习得——请找出这段中描绘了小溪边的哪些景物。在学生一一列举出来后,说:“作者就是把这些景物写清楚而已。”接着让学生说说我们的这条马路上有什么。学生显然兴奋起来了:车、花圃、灯、人等等。可以顺势引导写写发生在马路上快乐的事情。由《桂花雨》受启发,借助那几天刚好下了一场雪,孩子们也曾在树下摇雪,正如摇桂花一样,乐趣无穷,经我提醒孩子们兴趣更高涨。我让孩子们写下来,二十几分钟一篇篇精彩的小练笔出炉了。有的按春夏秋冬的时间顺序写马路,写出了不同季节绮丽的景色,怡人芬芳;有的按从早到晚的时间顺序看马路,白天的车水马龙,夜晚的灯火通明,如梦如幻;有的按空间顺序描绘了马路及马路上的车,路边的花圃,还记述了和小伙伴在马路上摇雪的经历……

一篇篇小练笔,真实、精彩,写出了真实的生活,写出了真实的情感,孩子们找到了习作的乐趣。当然可以用慧眼挖掘一个个这样的练笔片段,借鉴仿写,不知不觉习得方法,做到“随风潜入心,润生细无声”。

二、以生活为素材库,妙抓契机,实时记录

“艺术来自于生活,却高于生活”,不必多言,“好文章”亦应来自于生活。可是,许多时候,孩子们从未留心生活、观察生活。这时教师如果适时地抓住生活中的一个瞬间、一个场景,让学生观察记录,长此以往,学生一定会养成观察生活的好习惯。

因为学生的疏忽,周末没有关紧窗户,星期一的早上,教室成了铺天盖地的“空姐”——苍蝇的天下。不得不让全班学生清除它们。学生“八仙过海,各显神通”,经过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苍蝇尸横遍野,学生完全融进了这个场景。

看到这样的情景,我积极引导“是不是可以记录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让学生列举可以在这篇文章中想到的好词佳句,“不速之客”“肆无忌惮”“摩拳擦掌”等等,在积极活跃的氛围的带动下,一些不怎么说话的孩子也参与了进来。二十几分钟过后,一篇篇洋洋洒洒的纪实作文完成了,看着这样的文章感觉如此亲切、如此生动。

三、以情感为铺垫,激思维火花,动情练笔

情感是和人如影随形的,情感有认知、体验、感受,语文课堂就应该积极调动学生的情感活动,情感的活动继而带动思维的活动。正如李吉林老师所说的应把学生带入情境之中,让学生有情感变化,这种情感变化,会积淀,到达一定程度就可以激发思维,碰触出思维的火花,这正是以情促智、以情促思。

《青山处处埋忠骨》是五年级上册的一篇文章,写毛岸英牺牲后主席就岸英葬在朝鲜还是运回祖国,艰难抉择的过程。许多时候,教师都喜欢一层层地铺垫情感,让学生体会主席的伤心、痛苦,以及抉择的不易,但是这对学生的语文能力毫无作用,所以我让情感铺垫达到一定程度时,出示文章最后一段“电文稿下是被泪水打湿的枕巾”。激情引导,“这一夜注定是一个不眠之夜,主席会想什么?说什么?做什么呢?”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思维的火花完全被激发出来了,他们的回答完全超出了我的课前预料,有说主席喃喃自语不断呼喊岸英的,有说辗转反侧睡不着,接着抽烟的,有说拿着岸英照片不断抚摸的……我让孩子们把自己想到的小练笔写出来。因为有前面《慈母情深》《地震中的父与子》等几篇文章的方法引领,孩子们的练笔出乎意料的完美。

这一个个省时、短小的小练笔,看似简单,却可以厚积而薄发,为孩子们的习作储备能量,会植根于学生的心中,生根、发芽,终有一天会茁壮成长,枝繁叶茂,让学生的习作不再是无本之木、无源之水。这看似简单的一个个小练笔,会在作文教学中发挥出不可估量的大作用!

猜你喜欢
马路习作教材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人来车往的马路
过马路
过马路
习作展示
这份爱穿越马路2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