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学伪生活化教学的应对措施

2018-02-25 02:42王桂宏
新课程 2018年3期
关键词:大巴车实例生活化

王桂宏

(宁夏回族自治区吴忠市盐池县第一小学)

不论是从陶行知先生还是从陈鹤琴先生的教育理念来看,教学生活化都是和当前新课改相适宜的教学理念。那么小学数学教学则应该在教育方针、教育目的的指导下,由教师和学生共同参与,从教学引导到生活实践当中,从而实现生活、教学的有机结合,促进教学发展。

一、伪生活化教学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表现

小学数学教学“伪生活化”是指教师在实施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的过程中,由于不合理地引用生活事例而出现的违背生活化教学目的的现象。其具体包括生活化素材选择失当和生活化教学实施失当两大类。从小学数学教学来看,伪生活化教学指的就是教师为了生活化教学而引入了大量的生活实例,但是这些实例却是不合情理的,进而使得学生失去了学习兴趣,出现知识理解错误,严重背离生活化教学目的。伪生活化教学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有以下几点表现形式:

1.和学生生活实际严重背离

将小学数学知识与学生生活相结合不但能够提高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还能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内部动机,但教师提供的生活实例和学生的实际生活相差较远,则有可能会加大学生的学习压力。很多教师绞尽脑汁地寻找生活实例,但是却未注重地区差异,以至于提供的生活实例没有了生活味。

如有教师在授课的时候提供了这样的例题:某个豆腐店现在要黄豆20袋,一袋黄豆重100千克,假如每千克黄豆可以做5千克的豆腐,现在这些黄豆一共可以做多少豆腐?

虽然我们生活中经常吃豆腐,但是学生平时很难见到豆腐店,特别是城市里的孩子,并且题目中给出了1千克黄豆能够生产出5千克的豆腐,这点小学生是很难理解的。这样的生活化实例并不恰当,严重的还会增加学生对题目的理解难度。

2.背离生活逻辑

有些教师为了生活化教学而教学,所列举的案例有着明显改动数据的现象,这样非常容易导致学生出现对事物的错误性认识。

如某教师举出的生活化案例:某班级组织郊游,共有一辆大巴车、一辆中巴车接送学生,其中大巴车上的人数为整个年级学生的55%,中巴车上共坐了90人,因为中巴车人数过多,10个学生又从中巴车转移到了大巴车上,这时候大巴车上的人数占到的人数百分比是多少?

通过计算,最后得出大巴车共坐了120人,中巴车坐了80人。但是现实中中巴车的座位是50个,大巴车座位是80个,这和实际生活是严重背离的,教师提供给学生这样的生活案例就会误导学生。

3.生活实例有成人化趋势

很多教师引入的生活案例是从自身角度构建的,这些案例虽然和教学需求做到了契合,但是却与学生的认知相背离。

如某教师在教学“百分数”时举的案例:萱萱的妈妈为萱萱存了5万元作为教育基金,存期是5年,年利率为6.32%,到期后从银行一次性支取,5年后能取多少钱?

这个案例看似是生活化的案例,但是和学生自身的生活实际相差甚远,学生在解决的时候很难理解。这是一种将成人化生活实例引入课堂的现象,会在一定程度上增加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压力。

二、导致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出现伪生活化现象的原因

1.一线教师对生活化存在认知误区

很多教师认为生活化教学就是将生活案例引入教学就可以了。这种认识实际上是片面的。生活化教学应该建立在小学生生活实践的基础上,但是很多教师却忽略了这点,所以必然会导致伪生活化案例引入到课堂教学中的现象。

2.缺少生活体验作为支撑

当前,信息技术、科技发展使得教师生活体验较匮乏,再加上小学数学教师队伍年轻化更为明显,故很多教师在课上列举的生活案例是自身并未体验过的,就以最简单的食品采购为例,很多教师很少去计算,而是借助于计算器或者是手机来计算。

3.教师对生活化教学的过分追求

当前,生活化教学得到了更多教师的认可,教师们尝试将大量的生活元素引入到课堂教学中,这样的课堂看似处处充满了生活气味,但是很多案例却是未经仔细斟酌便进入课堂教学的,这样不仅不会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反而会增加学生的学习负担。

三、伪生活化教学的解决措施

1.提高教师对生活化教学的认知

教育行政部门应该将准确化的生活化教学观念呈现给教师,从而帮助教师更好地去理解其内涵;同时,一线教师还应该多尝试一些全新的教学模式,深化生活化教学的内涵,使得教师在教学实践中摆脱形式化的生活化教学。

2.教师应丰富自己的生活体验

教师丰富自己的生活体验仅仅依靠数学思维进行数学问题分析是不够的,一线教师还应该在生活中主动地去利用数学问题解决生活问题。教师应该利用数学眼光观察日常生活,逐渐养成利用数学思维有效解决实际生活问题的习惯,并通过不断的实践获得经验,自觉地将生活化教学理念应用到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

3.注重从学生生活经验角度去进行素材挖掘

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应该注重挖掘学生的生活经验,教师应该根据小学生的年龄、心理及生活经验,挖掘出更适宜小学生学习的生活化素材。可以从小学生的兴趣点出发进行挖掘,也可以从学生发展的角度进行挖掘,同时还应该保证所挖掘的素材是正面的、积极的,使得学生在思考的同时还能够得到情感和态度方面的正确引导。

新课程标准要求数学教学应该注重对学生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等的培养。虽然教师开始逐渐在教学实践中大量引进生活化教学,但是却出现了伪生活化的现象,不但无法起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作用,还会使得学生出现理解上的偏差。因此,教师应该增强自身对生活化教学的认知,丰富自己的生活体验,注重从学生生活经验角度去进行素材挖掘。

参考文献:

吴玉亚.构建生活化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探讨[J].小学教学参考,2012(11).

猜你喜欢
大巴车实例生活化
初中生活化写作教学实践
如何让数学教学生活化
初中数学生活化教学初探
小伙截停大巴救下全车人
如何将数学知识生活化
吓死宝宝了
六六二大巴车
完形填空Ⅱ
完形填空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