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学如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018-02-25 02:42
新课程 2018年3期
关键词:育人学科语文

李 迪

(江西省九江市柴桑区第一小学)

语文学科集聚中华民族五千年智慧,在育人教导方面占据无法替代的重要地位,且教学涉及面广,可以延伸涵盖多个方面。伴随着多年应试教育思想的根深蒂固,该门学科的重要人文作用逐渐被忽视,过于单纯强调知识记忆背诵和机械模仿使得语文逐渐削弱了自身审美情趣的引导拓展作用。长此以往,对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可能会产生一定影响,一定程度上制约学生身心成长。本文针对当前这一现象结合自身教学实践,分析了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一、强调小学语文教学开展的重要性

语文教学自古以来就发挥着人文伦理及常规道德教学引导的作用,注重强调学生的人文精神世界,这也是当前推广素质教育的提倡之处。小学作为学习生涯的伊始,兴趣引导培养对今后学生的个人发展及知识学习都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语文教学是当前素质教育推广的基础,对于小学生而言,语文并不陌生,天然的语言环境萦绕在生活的每一个角落,个人道德修养方面逐渐为人所重视,道德伦理的启蒙教学重任自然落在小学阶段的语文教学中,如何在该领域创造突破从而有所进步,成为当前教育工作者急需解决的重要问题。

二、强调语文课堂教学的趣味性

由于小学生年龄的局限性,对知识以及各方面都不甚了解,看待问题较为简单,兴趣成为其很多行为的主要驱动力。教师应当根据学生所处年龄阶段的身心特点从而开展相关课堂教学,积极运用知识引导启迪学生真正投入语文学习中,让学生感受学习的乐趣,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积极引导学生挖掘自身潜力。

部分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还难以摆脱固有的教化思想,沿袭多年不变的教学风格,教学开展策略方法陈旧且过于单调,容易导致学生产生厌烦抵触情绪,一定程度上影响教学质量的提升。教师应当从语文学科自身的魅力入手,让课堂教学变得极具生机活力。

识字认字在小学的每一阶段都有课时安排,然而过于填塞式的教学会使得学生对此部分知识学习感到枯燥乏味。教师只要善于构思,从学生熟悉的身边事物入手给予每个汉字华丽转变的机会,促使语文课堂教学开展具有趣味性。例如“攀”字,教师可以运用象形理解开展分析:这正如同一个人手攥紧着头上的藤萝,生动地给学生展示一个攀爬向上的动作。如此教学,不仅降低了该汉字笔画较多的教学难度,还大大加深了学生对这一汉字的记忆理解。

在实际教学过程中,简单地改变创新课堂教学模式同样也能够让语文学习变得妙趣横生,适当设计相关小游戏不失为活跃课堂气氛的好方法,切合学生的兴趣爱好,吸引学生对课堂活动的注意力,刺激学生参与课堂活动的积极性,强调学生对相关知识运用实践的同时能有效激发学生对语文知识学科学习的兴趣,并且能够很大程度上促进学生自身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进而收到事倍功半的效果。

三、把握语文教学自身的魅力

古今中外,不乏经典著作的存留,有的饱含优美辞藻,有的蕴藏人生哲理,有的记录日月更替……如此看来,语文教学开展自身就具备着很强的艺术特色。教师在开展教学过程中应当更加注重引导,潜移默化地运用艺术的手法熏陶学生,着重体会这一学科知识学习的无尽魅力,将枯燥乏味的课堂开展完美转型于趣味横生的艺术教学,更加强调学生作为当前课堂的主体地位,更加自然合理地发挥教师作为指导者的角色作用。

信息时代的飞速发展同样影响着教学进步,教师应当积极处理新旧课程教育理念的更替,不断整合教材内容,积极激发学生对语文学科学习的兴趣,为学生营造轻松快乐的学习氛围,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自主学习习惯,为后期的教学开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总而言之,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不遗余力地发挥自己的想象创造力,立足语文学科教学的育人功能,响应当前素质教育的推广号召,不断创新教学手段,运用课堂教学开展的趣味性来强化学科魅力,强化学生自我能动意识,进一步实现教学开展的新突破。但愿每位教师都能够保持热爱教育事业的心,于生活点滴中捕捉收获相关教学灵感,为学生点亮一盏璀璨耀眼的明灯,指引学生走向美好人生。

参考文献:

[1]苏霍姆林斯基.育人三部曲[M].人民教育出版社,1998-08.

[2]苏霍姆林斯基.怎样培养真正的人[M].教育科学出版社,1998-05.

猜你喜欢
育人学科语文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学科新书导览】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家校社协同育人 共赢美好未来
《快乐语文》2022年全新改版!
土木工程学科简介
“超学科”来啦
论新形势下统一战线学学科在统战工作实践中的创新
他们用“五招”育人
语文知识连连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