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如何提升小学生的数学实践能力

2018-02-25 02:42姚韶英
新课程 2018年3期
关键词:实践性长方体生活化

姚韶英

(山东省单县郭村镇中心校)

笔者认为若想提升小学生的数学实践能力,数学教师必须做到以下几点:教师应当实施兴趣教学为学生营造和谐有趣的课堂环境;教师应当开展小组合作,提升他们的学习效率;教师应当引入信息技术,拓展学生的知识面;教师应当立足于生活,贴近生活,以生活为出发点,为学生打造一个高效的生活化课堂。接下来,笔者将结合自己多年来的教学经验和体会,就如何提升小学生的数学实践能力,展开浅显的探索和研究,希望笔者的拙见能够引起众读者的深思和共鸣。

一、构建数学游戏情境,鼓励学生在游戏实践中积累数学知识

传统的授课模式以教师讲解知识、学生记忆和背诵知识点为主,较为枯燥,不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探索欲。而数学是一门由浅及深、由易到难的抽象学科,只有学生从小学开始就夯实好数学运算的基础,才能更加轻松地解决以后更难的数学题。故而,笔者在教学期间注重构建数学情境,帮助学生在课上体验数学实践和运算的关系。例如,在教授学生学习五年级下册“数学与购物”的相关知识时,笔者便引导学生模拟了超市购物的数学情境,请学生在课上以小组为单位练习和表演购物时分用到的数学运算知识、人民币的知识,帮助大家深入理解数学对于人们购物和生活的重要影响和意义。另外,因为激发兴趣可以将学生更加轻松地引入课程学习中,使其不加抵触地全身心投入进去。所以,数学教师应当通过构建数学游戏情境优化教学方式,改造原有课堂的单调枯燥,使课堂变得更加生动且充满激情与活力。再例如,在教授“可能性”的相关知识时,笔者在课后为学生设计了与“可能性”相关的游戏情境,通过“摸球游戏”或“转盘游戏”让学生不断意识到可能性真实的意义和内涵,帮助大家在轻松欢快的游戏过程中完成对“可能性”的学习和掌握。

二、用启发式、生活化的问题引导学生进行课前预习的数学实践

具有启发性和生活化的数学提问,能够帮助学生快速结合生活实际融入数学思考中,进而可以引导学生通过数学情境投入到数学实践中,以改善学生学习数学的质量,提升他们的学习有效性,亦能帮助教师顺利实现提升学生数学实践能力的教学目标。笔者在教学中便注重巧用启发式数学问题引发学生的数学思考与实践。例如,在讲述五年级上册第四单元“分数加减法”的相关知识时,笔者便请学生思考:“同学们,请大家思考一下,倘若在你过生日期间将一个大蛋糕平均分成8小份,你和你的朋友们、家人分别拥有1份、4份和3份,那么你和你的朋友们一共拥有的份数,占蛋糕整体的几分之几呢?”此问题激发了学生的探索欲和热烈讨论,在学生回答过后,笔者再次引导:“同学们想不想通过实践一探究竟呢?”在得到学生的一致肯定回答后,笔者请学生课下进行实践,以实际分蛋糕的形式体验分数的加减法。

三、优化实践性的数学作业布置,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

传统的作业布置以试卷、课后习题为主,较为枯燥乏味,欠缺趣味性和实践性,不利于提升学生的数学素养。而实践性的数学作业给教师和学生提供了良好的学习契机和丰富多样的学习方式。例如,在学习了“统计”的相关知识后,笔者在课后便鼓励学生以自己小区为单位统计小区内20户住户的出行方式状况,并引导大家记录数据,制作成统计表以在班级中分享自己的作业实践情况。同时笔者还鼓励大家交流数据统计和人际交往的技巧,以促进其数学能力和生活能力的双重提升。再例如,在学习了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长方体”的相关内容后,笔者便鼓励学生在课下依据所学的知识自己动手实际观察和测量一下长方体的表面积。笔者还引导大家寻找长方体礼盒的包装纸,将其拆开,测量其整体面积,以验证自己前面所计算的长方体表面积是否正确。另外,笔者希望学生能将自己的实践过程用微视频的方式记录下来,可以在视频之后配上自己对测量方式的讲解并上传至班级群与大家一起分享。

综上所述,小学数学教师应当转变授课模式,构建趣味性的数学情境,引导学生在数学游戏的实践中学习和积累数学知识,同时应当用启发式和生活化的问题鼓励学生积极思考并开展实践性教学活动。最后,教师要优化课后作业布置,通过实践性的作业加强对学生数学实践能力的培养,进而提升他们的数学素养。

参考文献:

[1]吴爱武,何永刚.数学课堂中优化问题情境创设的策略[J].上海教育科研,2005(6).

[2]李俊.人教版与北师大版小学数学教材的比较研究[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06.

猜你喜欢
实践性长方体生活化
初中生活化写作教学实践
拆拼长方体
拆拼长方体
探究组合长方体的最小表面积
如何让数学教学生活化
初中数学生活化教学初探
如何将数学知识生活化
抓不变量巧解题
合同架构与合同法实践性教学的完善
实践性:音乐课程的本质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