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体育兴趣教学之我见

2018-02-25 02:42李树勇
新课程 2018年3期
关键词:运球体育教师情绪

李树勇

(山东省日照市东港区第三小学)

活泼好动是小学生的天性,与此同时,他们还有着极其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索欲。但是,由于小学生年龄较小,自制力不高,这使得他们极易受到新鲜事物的影响,从而难以持续对某一事物保持关注。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广大体育教师不妨采取兴趣教学法,因为该教学方法旨在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能让学生持久、高效地进行学习。本文主要就小学体育兴趣教学进行浅析,以期能给各位读者带来一些启示。

一、教师以情绪来带动学生,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方法

要知道,在学校里,教师的一言一行往往能对学生起到非凡的示范性作用。教师的为人处世、品德修养,都对学生的学习兴趣影响颇深。所以,身为体育教师,一定要时刻关注自身形象。比如,在平时上课时,教师要以标准、流畅的示范动作,风趣、诙谐的讲课方式去激发学生对体育课的学习兴趣。与此同时,教师还要在穿着和气质上给学生以干净、利索的美感,让学生先是喜欢上体育教师,进而能喜欢上体育课,要让学生在体育课上感受到一种积极向上的氛围,以使学生能够在快乐中学习,在学习中感到快乐。体育教学的过程其实就是教师与学生进行互动和沟通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教师的情绪往往能给学生造成很大的影响,教师如果充满激情,学生往往也会充满激情,教师如果表现得非常敷衍了事,那么学生也会对所学的内容敷衍了事。说白了,体育课堂能否高效,最重要就是学生能够感受到怎样的情绪。积极的情绪往往能让学生非常主动地去学习,而且是以饱满、快乐的精神状态去学习。所以这就要求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时刻注意自己情绪的把控,以良好的情绪状态,去带动学生学习,以寓教于乐的方式,引导学生进行快乐的锻炼。除此之外,教师在设计教学内容的时候,应该以学生为主体,在参考教学大纲的同时,还要注意结合学生的年龄特征和学生的学习状况,选用不同形式的授课方法,分层次对学生进行教学,以保证每个层次的学生都能得到体育能力的提升。当然,为了增强体育课堂的趣味性,教师不妨依照自身的教学情况,在课上安排一些体育小游戏,这样做不但丰富了课堂内容,还能营造出一个快乐、和谐的氛围。

二、积极转变师生角色,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

新课标指出,在开展体育教学的时候,教师应因势利导地转变教学角色,要给学生留出足够的时间,让他们能够根据自己的意识随意支配,借此来充分体现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当然,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还应当发挥好自己的引导作用和监督作用,要注意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鼓励他们勇于尝试,勇于表现,要让他们在学习到有关知识和技能的同时,还能感受到学习知识的快乐。举个例子,在开展篮球教学的运球训练时,因为有学生反映一味地练习原地运球很无聊,所以笔者便改变了一下训练规则,当堂搞了个“运球接力赛”,即:将班里的学生平均分成了7组,每组6人,让他们排好队站在篮球场的一边,当笔者喊开始的时候,学生开始运球向对面跑,跑到对面篮球架下再原路返回,将球交给下一名学生,以此类推,看哪组最先跑完。通过这样的方式,学生练习运球的积极性被充分调动了起来,与此同时,学生也在不知不觉中完成了运球训练,而且在这个过程中还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意识和竞争意识,整个课堂瞬间变得活跃起来。

三、变革以往的教学模式,加强学生参与课堂的主动性

在新课程标准的指导下,当今的小学体育教学充满了勃勃生机,在日常的教学工作中,教师应充分发挥自身的引导作用,并且要以学生为中心来展开课程,只有这样才能在最大程度上激发学生参与课堂的主动性。那么,教师该如何发挥自身的引导作用呢?对此,教师不妨将注意力放在为学生创设良好的学习氛围上,在这个氛围中,学生是课堂的主体,他们有着最大的自由,他们可以围绕着教师规定的内容尝试做任何自己想做的事,并且在尝试过程中,学生能见证自己的成长,进而能体验到成功所带来的成就感和愉悦感。而要做到这一点,教师就必须大胆变革以往的教学模式,积极选择新式的且行之有效的教学手段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学生学得快乐,才能保证体育教学的顺利推进。

总而言之,所谓的小学体育兴趣教学就是要在体育课程的开展中培养小学生的学习兴趣。要想做好这一点,方法其实有很多,所以这就要求广大小学体育教师必须不断总结、不断探索、多方借鉴,借此来创设出贴合自身教学现状的教学模式,以使自己的学生能够在快乐中学习,在快乐中成长。

参考文献:

[1]陈江.小学体育课堂教学学生兴趣激发策略[J].体育世界(学术版),2017.

[2]岳伟.优化小学体育教学策略,提高学生学习兴趣[J].中国校外教育,2017.

猜你喜欢
运球体育教师情绪
完形填空一则
我最喜欢的课
KYRIE IRVING'S HANG DRIBBLE 凯里·欧文 停顿运球
小情绪
小情绪
小情绪
情绪认同
体育教师如何上好室内课
体育教师要重视“听、说、读、写”
由“小学兼课体育教师”引发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