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微探

2018-02-25 10:16
新课程(下) 2018年4期
关键词:数学教师数学知识生活化

楚 庆

(青海省海西州茫崖行委中学,青海)

新课改的发展给如今的小学数学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将数学教学生活化是新课程标准中的一个重要的指标。因此,为了适应现今教学形势,广大小学数学教师有必要积极思考如何将自身教学向“生活化”方向转变的问题。

一、转变传统教育观念,加强数学概念与生活的联系

传统的教育模式有些过于偏向培养学生的应试能力,在这一模式下,教师的授课内容与学生的生活实际关联并不大,所以这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迁移运用的能力。此外,当前数学教材上的内容设置也有些偏离学生的日常生活,以至于很多学生学起来有些吃力。因此,为了改善这种状况,教师有必要转变传统教育观念,主动加强数学与生活之间的联系。要知道,任何学科的创设都要基于生活,数学也不例外,所以将数学与生活“同化”,是必要的,也是必然的。因此,这就要求现今的小学数学教师一定要积极观察生活、观察学生,与此同时还要积极与其他数学教师进行教研,把课本中的重点和难点进行生活化处理,借此来提升自身教学的有效性。举个例子,在学“克和千克”时,教师就可以拿生活中常见的实物来举例,比如苹果大概200克左右、口香糖大概3克左右、常见的那种袋装的洽洽瓜子大概是100克左右、两瓶矿泉水大概1000克左右……利用这样的方式,学生不但能充分能理解“克和千克”的概念,与此同时,还能引导学生积极观察生活,并将数学里的概念应用在生活当中。

二、不断丰富教学内容,以实际案例引导学生学习

有关资料表明,要想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最管用的办法就是要找出能够吸引学生注意力的学习材料。而将知识进行“生活化”处理,就能很好地实现这一目的。小学生因其年龄特点,总是会对生活中的各种事情感到好奇,所以,将数学知识“生活化”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引起学生的共鸣,进而能引导他们主动地去探索其中的奥秘。因此,教师就不妨以此为切入点,精心设计教案,不断总结,不断优化自己的教学内容,以使自己的教学更加贴近小学生的生活实际。在此基础之上,教师还应自觉、主动地利用课余时间去收集一些生活中的数学小常识,并以此为根据,将教材中所涉及的一些抽象、枯燥的知识处理成切实可见的实际生活案例,借此来使学生充分感受数学这门科目的魅力,进而能有效地调动起学生参与数学课堂教学的积极性。

举个例子,教师在讲有关“比例”的概念时,不妨利用身边的实际案例来帮助学生学习,像是人的头颅和身长的比例是一比七,脚的长度与身长的比例同样是一比七,人们的心脏和拳头是同样大小的,比例是一比一……通过引用这样的案例,学生不仅能学到数学知识,还能掌握很多生活常识。而利用这些常识,学生可以解决生活中的很多问题,比如说学生要买袜子,他大可不必脱鞋试穿,只要将袜子绕拳一周即可,因为人类拳头的周长和其脚底长大约是一比一的关系,所以通过这种方式来买袜子,几乎不会有太大的误差。此外,利用生活小常识来诠释“比例”是非常贴合小学生的心理特征的,不仅能激发他们的好奇,还能让他们在上课时更有动力。

三、利用“生活化”优化教学方法,辅助学生学好数学

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教师总习惯于用“满堂灌”“一言堂”的方式进行授课。在这种教学方式下,教学几乎变成了教师的单边活动,学生大多只能被动地去接受教师所灌输的知识。这种枯燥、单一的教学方式,非常不利于学生理解和掌握新学的数学知识,因此,长期以来,很多教师的教学效率一直都无法得到有效提升。此外,在传统教育模式下,学生很容易对数学产生抵触心理。虽然小学数学所涉及的内容都是一些基础性的知识,但是相比较于其他科目,它到底还是有着一定的抽象性,所以教师要是不对自己的教学方法做出一些改变和优化,那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必然会大大降低。对此,教师不妨采用将数学知识“生活化”的方式来处理。通过生活中的实物来辅助学生理解教材里的数学概念,比如,在学“观察物体”这一节时,教师大可以利用多媒体展示一些生活中的立体图(像是汽车、轮船、飞机等)给学生看,并让学生根据自己所看的角度在纸上大体地画出轮廓,借此来锻炼学生的空间思维能力,这样做的效果要比单纯地让学生利用课本做练习好得多,与此同时,还能加深学生对生活中常见事物的感知和理解。

总而言之,将小学数学“生活化”有着诸多裨益,不仅能在很大程度上提升教师的教学效率,与此同时,还有利于培养学生活学活用、迁移运用的能力。所以,要想搞好小学数学教学,教师必须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精心备课,以实现数学教学与学生生活的良好衔接。

猜你喜欢
数学教师数学知识生活化
初中生活化写作教学实践
小学数学教师资格证面试研究
节拍器上的数学知识
如何让数学教学生活化
初中数学生活化教学初探
浅析如何提高小学数学教师素养
如何将数学知识生活化
小学数学教师如何才能提高课堂的趣味性
初中数学教师不可忽视的几种教学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