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高中音乐学科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对策

2018-02-25 10:16邓晓兰
新课程(下) 2018年4期
关键词:核心核心素养素养

邓晓兰

(四川省大邑县安仁中学,四川 成都)

核心素养指的是学生在学校接受教育的过程中,慢慢形成的与个人未来的发展与社会的发展相关的,应该具备的品行和关键的能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要有所突破,重点在于核心素养的培养,要把核心素养的培养当作是改革的创新点。老师上好一堂课,对于教学目标的设计是很关键的,作为整堂课的一个核心与主线贯穿于整个教学的过程中,将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目标与课堂的教学紧密地结合起来,老师要把握好整个教学过程,确定好教学的目标,运用有效的教学手段来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高中音乐学科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对策有:

一、尊重音乐个性化发展的教学

每个孩子都存在着个体差异,高中音乐教育面对的是全体高中生,针对所有的受教育者,让他们的音乐潜能得到挖掘,个人的人文修养得到提高。在实际教学中,音乐老师要根据每个学生基础的不同以及学习兴趣与能力的不同,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采用灵活而有弹性的教学手段,使学生在音乐学习的过程中,创造力、想象力及沟通表达的能力有所提高,并从中感受到音乐的美妙。比如,在学习山西绛州鼓乐《滚核桃》这一课的内容时,首先让学生体会到鼓乐的魅力。老师先进行击鼓的示范,让学生仔细感受中国鼓由于对鼓的不同部位的敲击,所产生的力度与音色的变化,了解到鼓乐就是借此来表现作品的内涵。接下来将学生分成小组,进行分工协作,用各种方式跺脚、击鼓、拍手等,依照作品的速度与节奏,进行合奏的练习,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到作品所表现的主题,人们在收获的季节劳作的场面,还有晾晒核桃中核桃滚落的情景,让学生感同身受,加深对作品的理解。

二、改进音乐学科的教学设计

普通高中的音乐教学,要发挥它的主要功能,就是带给学生美感的体验与教化的功能,使学生的人格更加健全,身心得到更加健康的发展。所以在高中音乐教学设计中,要关注对生动而丰富的音乐感悟与体验,提高对不同的人文视野与语境的认知,从而使学生的音乐素养得到提高,激发学生对音乐学习的兴趣,由此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得到提升。音乐老师在教学中要注重学生情感的体验,让学生沉浸在美妙的音乐作品中,与作品中所表现的感情融合,开展音乐鉴赏有助于学生建立起良好的审美情趣,培养学生的音乐核心素养。

三、注重音乐实践,积淀学生的音乐素养

音乐艺术在本质上是内容与形式的统一,音乐的表现形式是由作曲的旋律、节奏、和声与演奏过程中的音色、速度等的综合体,音乐的内容是对思想观念及知识性的反映,还有情绪、氛围等情感性的反映。高中音乐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要带领学生多进行音乐的实践。(1)音乐老师带领学生多聆听,从而形成组成音乐美感的各种形式的音乐要素和各要素的对比;(2)多组织学生参加各种各样的音乐实践,体会音乐的氛围及音乐所表现的内容,使想象力更加丰富。并且将音乐实践的形式与内容结合起来,帮助学生渐渐形成对音乐的鉴赏力与理解力。

四、在合作与探究中培养表现能力

音乐是人类用来进行情感沟通与交流的媒介,要在高中音乐教育中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在教学方法上还是要以多欣赏多感受为主,向学生多推荐一些不同的国家、民族、时代、风格与流派的音乐经典曲目,让学生在音乐的海洋里自由地徜徉。组织学生运用多样的音乐表现形式,比如,合奏、合唱等其他的音乐形式,一起来协作交流,通过音乐抒发自己的情感,从而使学生的音乐表现能力日益丰富起来。

五、把音乐审美态度作为教学评价关键

在高中的音乐课堂教学中,音乐老师可以充分运用多媒体教具,下载大量的民族经典曲目,让学生在欣赏音乐的过程中,培养出对祖国传统音乐文化的认知与热爱,从而使民族的自豪感油然而生,有利于民族音乐的继承与发展。与此同时,更要教育学生还要有开放的态度,来理解世界音乐的多元与博大,更好地认识到音乐的本质意义,认识到音乐在人类发展史中的重要作用及情感的力量,更好地培养学生的音乐核心素养。

综上所述,在高中的音乐学科中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运用有效培养对策的同时,要以学生作为课堂教学的主体,让学生全面参与到音乐学习中来,从而促使学生核心素养的养成。

猜你喜欢
核心核心素养素养
我是如何拍摄天和核心舱的
近观天和核心舱
你好!我是“天和”核心舱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四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三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八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七测
作为“核心素养”的倾听
“1+1”微群阅读
向着“人”的方向迈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