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在小学德育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责任感

2018-02-25 02:42江,于
新课程 2018年3期
关键词:责任感德育教育

刘 江,于 亮

(1.辽宁沈阳市岸英小学;2.辽宁沈阳市沈河区一经街第二小学)

责任感是一种重要的道德品质和高尚的情感,是人类长期发展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一个元素。尤其对于小学生而言对其责任感的培养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不仅对学生今后的发展产生影响,同时有利于学生认真学习,独立自主,树立集体主义精神与合作意识。小学生是国家发展和民族振兴的重要人群,在小学德育教学中对学生责任感的培养不仅是学生成才和发展的需要,同时也是国家发展的要求。

一、教师要以身作则

德育教学方式并不是简单地对理论知识进行记忆和背诵,而是需要将其中所蕴含的内涵渗透到学生自身的行为当中,由于小学生天性喜欢模仿,在日常学习和生活中将教师作为学习榜样,因此教师自身的素质水平就对学生产生直接的影响,如果教师言行一致,品德高尚,那么学生在日常生活中也会注意自身的修养与言行[1]。在德育教学过程中需要以身作则,如果教师自身就具备较高的责任感,那么在教学中就会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长期如此,就会实现对学生责任感的培养。由于小学生的年龄小,社会阅历浅薄,在处理事情时往往是被动的,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该发挥自身魅力,如在教室中主动捡起地上的垃圾,并告诉学生应该爱护环境,让学生树立集体意识,有责任做好班级卫生工作。通过教师的言传身教就可以实现对学生责任感的培养,这种方法比一味地理论教学效果更好。

二、注重对学生的情感熏陶

在培养学生责任感的过程中,主要涉及对学生归属感培养、爱国主义精神培养、集体主义意识培养、担当意识培养等,在小学德育教学工作中需要将学情变化与教学内容相结合,由于常规教学方式难以实现对学生品德培养的目的,在新形势变化下,德育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与时俱进,对当前所采用的教学方法进行创新,并对德育教学工作理念与教学结构进行优化和调整[2]。在德育教学工作中责任感教育是其重要内容,对学生的全面发展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如在《今日我做主》的课程教学中,教师应该教导学生,作为家庭一员有责任、有义务做好家务活动,并在实际教学中设定相应的教学情境,展开情感教育工作,通过小品、表演等多种形式让学生扮演家庭中的小主人,或是扮演家庭中的爸爸、妈妈等角色,让学生懂得感受到家庭中父母的付出和努力,让学生在家庭中应尽自己的努力做力所能及的事情[3]。在日常教学中,教师应该加强学生的日常教育工作,以身边的小事作为教学案例,制订责任感培养的教学方案,引导学生在日常学习中应该认真学习,按时完成作业,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态度,以及良好的学习习惯,从而体现出对学生责任感的培养。

三、通过科学的教育手段来提高学生责任心

犯错误是每一个人都不可避免会发生的,学生在小学阶段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理念十分重要。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在对学生全面了解的情况下,对每一个学生的想法应保持尊重,对于学生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所犯的错误应该通过科学的方式来指出其错误。有教育学专家曾指出,教育应该是有原则性的,孩子可以自己做的,那么大人就不要去代劳[4]。当孩子犯错的时候就是最好的教育机会,孩子心理的不安和内疚会让其急于求助,而此时教给学生的道理则会让其铭记于心。如学生在踢足球的时候打破了隔壁班级的玻璃,学生内心是十分担忧和害怕的,此时教师应该教育孩子,自己做错事情应该要付出一定的代价,人应该为自己所做的事情负责,孩子在听完后立即向隔壁班主任认错,并获得老师的原谅。而这一故事则说明在日常小事中采用科学的教育手段与合适的教育时机可以有效提高教育效果,可以实现对学生责任感的培养。

责任感是人立足社会的根本,在小学德育教学工作中教师应将责任感渗透到教学体系中去,并通过以身作则,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让学生学会负责,培养良好的责任感。

参考文献:

[1]曹璐.播撒阳光 收获快乐:浅谈德育在小学舞蹈美育中的渗透[J].学周刊,2017(11):212-213.

[2]吴额娟.在思想品德课程中培养学生的责任感[J].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9,31(1):150-152.

[3]李海英.谈班主任对学生责任感的培养[J].教育观察(下半月),2016,5(10):39,41.

[4]翁文艳,吴智育.基于领导力新视角下的学生社会责任感培养[J].教育与职业,2014(23):167-168.

猜你喜欢
责任感德育教育
国外教育奇趣
德育要在“善”处留白
《中国德育》
英国“大爷”的责任感
题解教育『三问』
高中英语教学中德育的渗透
国企如何实现“高质量”发展——要有“等不起”的紧迫感,“慢不得”的责任感
浅谈提高新闻媒体社会责任感的对策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