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德育中的优秀传统文化及其渗透

2018-02-25 02:42郝国珍
新课程 2018年3期
关键词:三观礼仪德育

郝国珍 鲁 平

(湖北省武汉市江夏区碧云小学)

自古我国就被尊称为“礼仪之邦”,丰富的优秀传统文化是经过几千年的漫长积累和沉淀的。许多讲述礼仪的故事流传至今仍是脍炙人口,例如:古时的曾子避席、张良拜师、孔融让梨、乳姑不怠、卧冰求鲤;今朝的志玲俯身、董卿跪地。这些经典的礼仪故事都在向我们展示了优秀的传统文化是如何深刻在我们国人的骨血之中的,是值得我们炎黄子孙为之骄傲的,是需要我们去传承和发扬光大的。

一、我国传统文化在小学德育中渗透的必要性

优秀的传统文化中含有大量的德育素材。首先,在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中对礼仪的追求是极致的。学礼仪是基本要求;懂礼仪是必备技能;守礼仪是日常的行为准则;重礼仪则是我们的道德素养的最终期望。文明社会与野蛮社会最大的区别就在于文明礼仪的规范,它代表着我们对浩瀚宇宙持有的最诚挚的敬意,也是人们对德育最真实的追求,是社会稳定发展的重要桥梁。

其次,优秀的传统文化中包含着大量的精神品质,值得我们去认真学习并提倡。其中最重要的就当属爱国主义精神、民族主义精神,这是所有的精神文明中最基础也是最重要的,它需要我们将这种品质深刻记忆,将这种精神当作本能去培养。还有其他的精神文明也值得我们去歌颂和发扬。例如忧患意识、团结合作意识、坚忍不拔品质、勤奋努力精神等。这些优秀的传统文化精神能够促使学生从小就熟知优良的精神品质,并在漫长的成长中逐步将这些精神刻入灵魂。

二、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在小学德育中的运用

(一)优秀的传统文化在教师德育中的借鉴作用

小学德育培养的内容是丰富多彩的。许多小学教师在教导学生完成教学活动时,都是直接借鉴优秀的传统文化,这样既能提高学生的传统文化素养,又能促进学生道德水平的提高。小学阶段的德育培养对学生的一生都是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仁、义、礼、智、信是我国德育教学所追求的目标。因此教师应该不遗余力提高学生在德育培养教学过程中对传统文化的喜爱程度,并且在进行德育的同时还能够帮助学生发现学习的真正意义,从而养成自主学习的良好习惯,能够自律自强,遵守国家制定的法律法规、学校制定的规章制度、社会所奉行的社会准则。

(二)优秀的传统文化在小学三观教育中的应用

三观,也就是人们认识世界采用的世界观、日常生活所用的人生观以及对事物评断所依据的价值观。三观是一个人生存与发展的真正价值所在,是一个人为人处世所呈现出来的基本行为准则。小学阶段是一个人三观形成与发展的基础时期,在学生以后的整个人生中都有不可磨灭的重要意义。因此,教师在进行德育时,渗透爱国主义、忧患意识、勤奋刻苦等优秀的传统文化品质,为学生以后的发展提供正确的方向。

三、在小学德育中渗透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具体实践

(一)文学经典的诵读

学校可以不定期组织学生进行朗读或是背诵经典文学作品比赛,为学生学习优秀的传统文化提供必要的学习环境和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二)组织各种团体活动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校在整个教学活动中,可以借鉴大学的社团活动形式,在小学就成立各种兴趣小团体,利用这些团体活动来提高小学生学习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兴趣。

(三)对传统佳节、纪念日期,进行有组织的学习

例如,在我国的各种传统节日,可以专门组织学生学习节日的相关信息,以此来提高学生对传统佳节的重视程度。

优秀的传统文化经过了上下五千年的洗礼,它涵盖了纷繁复杂的德育培养素材,能够教育学生运用何种方式来为人处世,尤其是在小学生人生阅历还是一片空白的时期,教师将这些优秀的品格传授给小学生,让小学生能够在德育学习的同时,牢固掌握优秀的传统文化,形成积极向上的正确人生态度。并且随着当今社会对优秀传统文化的逐步重视,教师在德育时应渗透、结合传统文化,以此来方便教师对学生素养的形成与发展进行正确的引导。除了日常的德育教学培养之外,还应该倡导家长在闲暇时间对学生进行实践教学。通过渗透优秀的传统文化,让小学生自行品味历史底蕴,从点滴开始重视传统文化,将传承和发扬优秀的传统文化为己任。

参考文献:

[1]许爱英.小学德育中的优秀传统文化及其渗透[J].学周刊,2018(2):54-55.

[2]冯燕珍.小学德育中的优秀传统文化及其渗透[J].新课程(小学),2017(10):285.

[3]雷凤愉.小学德育中的优秀传统文化及其渗透[J].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17,1(9):32,38.

[4]许艳玲.小学德育中的优秀传统文化及其渗透[J].教学与管理,2017(5):10-12.

猜你喜欢
三观礼仪德育
德育要在“善”处留白
《中国德育》
你的三观,我很喜欢
你的三观,我很喜欢
高中英语教学中德育的渗透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五毛钱的“三观”
请告诉女儿,三观不合的人不能嫁
筷子礼仪
礼仪篇(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