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众文化中的相声艺术研究

2018-02-25 07:43徐世亮
青年时代 2018年36期
关键词:群众文化

徐世亮

摘 要:本文对于群众文化中的相声艺术进行了深入研究,首先对群众文化进行概述;其次通过两个方面对相声在新时期发展的意义进行了进一步阐述;最后提出了在新时期的群众文化引导下相声该如何进行有序地发展,包括相声与电视艺术的结合、新式相声的发展与传承以及时刻不忘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

关键词:群众文化;相声艺术;大众审美

相声是传统文化流传下来的精华,随着我国文化发展对于传统文化传承的重视,相声的发展越来越被重视,相声之所以受到大众的欢迎和喜爱,一方面是因为相声语言诙谐幽默,另一方面是相声对于社会事件的褒贬调侃,对于群众文化的融合,寓教于乐,这才能增加相声新的趣味。相声从街头巷尾的表演到现在小剧场里、大型的商演、以及春晚中的表现等,相声不断的发展、成熟离不开群众文化的引导作用。本文论述了群众文化中的相声艺术研究。

一、群众文化概述

(一)群众文化定义

群众文化是人民群众在工作之余,自我发展、自我形成、自我娱乐的一种社会性文化。在產生之处主要以人民群众自娱自乐为主,在不断的发展和创新中,逐渐形成了一种值得传承和发展的群众文化。在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过程中,群众文化的发展和宣传是必不可少的,推动了社会主义精英文化在大众文化中起到引导作用,推动社会主义文化产业进行改革。群众文化具有很多种不同的表达形式,例如比较火爆的广场舞、舞龙、二人转以及相声等。

(二)群众文化具有的社会功能

群众文化最主要的社会功能就是具有娱乐作用。相声的听众上至耄耋老人,下至垂髫儿童都可以是相声的听众,老少皆宜,门槛很低,参与的人群很自由,一段相声的时间也比较短,不具有强制性。其次,群众文化还具有社会认同的功能,在相声中,可以展现多种文化,包括民族歌曲、京剧、评戏等多种形式,时代在进步,对于各民族的文化都被广泛接受,在相声中也充分表现[1]。群众文化主要是服务于人民群众,在现今的社会中,人民群众需要具有一定文化水准的群众文化,因此群众文化的发展需要国家在总体上进行把控,寓教于乐,在传播娱乐的同时对人民进行一定的思想政治教育。

二、相声在新时期发展的意义

(一)相声概述

相声是一种民间说唱的曲艺形式,是群众文化的一个种类。相声主要是以说、学、逗、唱四个基本形式来进行表演。我国的相声起源于华北地区,发展流行是在京津冀地区,相声的发源地主要是三个地方,北京天桥、天津劝业场和南京的夫子庙。

相声的表演形式主要有单口相声、对口相声、群口相声以及相声剧等形式,在今天我们最常见的是对口相声。著名的相声表演艺术家有侯宝林、马三立、马季等,他们对于相声的发展和传承起到了不可磨灭的作用。

(二)群众文化对于相声发展的影响

相声的发展和丰富一定要充分研究群众文化,群众文化可以为相声不断增添新的内容和形式,群众文化在人民群众中不断得到营养,相声可以从群众文化中得到借鉴。在相声表演中,相声演员和关中国是平等的对话状态,演员与观众是有双向的交流的,观众通过笑声给予演员回馈,演员通过肢体动作和言语表演来展示内容。每一个相声演员不仅仅需要对传统的相声做到完全的掌握,也要对新式的文化进行吸收,任何一种表演艺术只有不断创新才能传承和发展。在今天相声文化的发展已经进入看似繁荣的时期,正是这个时期的发展,将影响到相声的未来发展模式,只有深入研究群众文化可以为相声带来的新的内涵,相声才能传承的更加完善。

三、在新时期的群众文化引导下相声该如何发展

(一)相声与电视艺术的结合

电视是人民群众最主要的接收信息的传播方式,因此将相声这种表演形式与电视艺术结合,是将相声打进人民群众心中的方法。随着郭德纲的相声不断走进人们的生活之中,相声也从之前的没落再次走向人民群众的视野之中,2015年《欢乐喜剧人》第一季热播,这是相声节目第一次在电视的舞台上形成一种综艺形式,在这之前,人民群众在电视上看相声都是在春晚中[2]。《欢乐喜剧人》第二季、第三季连续的热播为相声打下深厚的群众基础,相声这种表演形式开始于电视艺术更加密切的接触。如果说《欢乐喜剧人》囊括了相声表演、小品等多种喜剧形式。

2018年东方卫视推出的《相声有新人》节目,是第一个独立的、仅仅只有相声这一种表演形式的电视节目,这一节目从开播开始收视率就维持在很高的水准上。一方面是因为相声现在越来越年轻化,将群众文化的年轻化融合在相声之中,另一方面在这个舞台上,人民群众可以看到的是生活中的感受被搬上舞台,搬进相声表演之中,在代入感很强的情况下进行娱乐。

(二)新式相声的发展与传承

在前些年,相声行业是非常不景气的行业,一方面是因为小品等其他的喜剧形式更加多样化的发展对相声的发展产生冲击,但更重要的一方面,是相声的创新意识没有体现,在其他的喜剧形式都在不断创新突破的时候,相声还在保持着最古老的形式,时代的发展越来越迅速,任何行业都需要进行创新和改革。相声事业也不例外,对于相声行业的创新,新式相声的发展,离不开新兴的相声团体的出现,对于群众文化结合的相声有更多的宣传与创新。

现今有很多新兴的以及转型的相声团体的出现,包括相声新势力、青曲社等,将新兴的群众文化融入其中,一场完整的相声演出上,开场是传统艺术家的打板就唱,中间穿插着传统相声选段,有传统的相声太平歌词,整场演出充斥着不同的贯口、绕口令、柳活儿等,但是在每一场表演中,都融入了新兴的群众文化,例如将新近发生的奇闻趣事、新近流行的言语和形式、包括年轻人在玩的游戏等,将群众文化与相声的传承做到无缝衔接。

在传统的相声表演中,都是老艺术家,穿着大褂,年纪也都比较大。但是最近几年相声演员也开始像偶像方面发展,这两年非常火爆的张云雷,《相声有新人》节目的冠军孟鹤堂等,都是年纪不大,穿着长袍大褂非常符合现在年轻人的审美。包括被誉为相声之光的卢鑫、玉浩等,穿着西装说相声,对于观众来说是新奇的,是接地气的,传统艺术与现代着装的碰撞,摩擦出别样的火花。对于群众文化对于审美以及年轻的需求达到满足,也将相声这种传统艺术表演带进了年轻人的生活中。

(三)时刻不忘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

相声的复兴正在蓬勃的发展中,相声回归到群众文化中,与群众文化的碰撞引发了新的相声魅力,从人民群众的角度来看,不一样的表达形式、价值表达、文化载体等会对文化认同产生不一样的归属感。因此相声的不断发展,甚至在国外进行商演等,这种民族文化的宣传,是对我们国家文化的一种对外输出,能在国外得到一定的文化认同。群众文化中相声艺术的发展,增强了我们国家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是我国对于文化强国建设的一种方式,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一部分[3]。我国大多数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多是从群众文化中产生而来的,促进群众文化在相声艺术中的发展,可以有效的保护传统相声艺术,将相声的表演形式创新出新的形式,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相声才能长远的流传下去。

四、结语

综上所述,在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建设道路中,群众文化是大众文化的重要内容之一,而群众文化中相声艺术的发展,是基本的表演形式,是对于群众文化的丰富,相声承担着不可或缺的角。群众文化是人民群众生活的一部分,是人民群众娱乐的基础,群众文化内涵不断丰富,相声的内涵也在不断的创新和增加,群众文化和相声的内容是生生不息的,将文化普及增加进相声的表演之中是最能体现群众文化的价值传承和教育。

参考文献:

[1]韩奇.新媒介时代如何打造传统文化品牌——相声表演艺术的生存与发展现状研究[J].四川戏剧,2018(06):29-32.

[2]韩肖雅.语用预设与关联原则视角下的相声幽默语言——以岳云鹏的相声表演为例[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7(08):204-205.

[3]李照.浅谈新时期群众文化建设的发展[J].农家参谋,2018(21):236.

猜你喜欢
群众文化
农村群众文化的建设与发展策略
探究新形势下群众文化工作的创新
群众文化在和谐社会建构中的作用与发展策略分析
浅议新形势下群众文化活动品牌的打造
群众文化与传统文化的保护传承、创新发展
以民间文艺团体推动基础群众文化的繁荣
刍议墨江县农村业余文艺队伍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关于当前群众文化工作的冷思考
浅论基层群众文化紧跟时代步伐
做好基层群众文化工作的相关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