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高校建筑类专业大学生就业创业问题探究

2018-02-25 07:43徐鑫安娜黄杰锋
青年时代 2018年36期
关键词:就业创业解决方法

徐鑫 安娜 黄杰锋

摘 要:通过对河北科技师范学院城市建设学院建筑类相关学生近五年毕业生就业创业数据进行分析,结合用人单位提供的相关数据进行调研,提出地方高校建筑类大学生就业创业过程中所面临的种种问题和对策,以期待对这些问题有更好的解决方法。

关键词:建筑类大学生;就业创业;解决方法

一、地方高校建筑类大学生现状

以河北科技师范学院为例,笔者调查了近五年的毕业生创业就业数据,发现面临以下五个方面的问题:

(一)建筑类优秀人才偏少,培养周期长

建筑类从业人员,特别是一线建筑类从业人员虽然对于业务水平知识要求不是十分严格,但是由于一线工地工作任务繁重,对于工作人员的严谨的工作作风和多学科知识要求较多。刚毕业的大学生一般在校期间懒散习惯,不能适应高强度高规格的工作。一个建筑工程一般要求工作人员掌握的知识结构比较综合,虽不至于每个知识点都深入进去研究,但一般要求知识的覆盖性。建筑工作领域培养人才周期比较漫长,因此刚刚毕业的大学生在成为优秀建筑人才的道路上任重道远。

(二)建筑类大学毕业生就业后流动性较大,缺乏吃苦耐劳精神

建筑类毕业生就业流动性较大。建筑类毕业生一般都是到一线工地从事建筑相关类工作,这些工地一般都远离市区或繁华街道,而且这类工作一般都是人员跟着项目,要求我们的大学毕业生要和民工等最基层员工同吃同住,对于在校过惯了安逸生活的在校大学生而言普遍不太适应,大部分学生缺乏吃苦耐劳的工作作风。相对于一般施工单位,很多学生选择设计单位就是因为不适应野外作业而造成的。但往往设计施工单位人员数量结构要求较少,而施工单位要求人员数量大却没人去,间接的造成了学生工作不好找的问题产生。

(三)就业歧视比较严重,特别是大学女生就业比较困难

建筑類大学生就业歧视通常指的是学生的性别歧视,特别是大学女生进入毕业学年后,在实习和就业的过程会发现大部分的建筑企业,明显排斥建筑类女生。特别是施工一线企业,对于工作场地和工作性质的危险性而言,明显大于别的工作。建筑一线施工场地的大部分施工者为农村闲散劳动力,这部分人普遍文化程度偏低,在一些工作场合不注意仪容仪表,令刚刚毕业的大学女生很难直接进入一线工作,这也是就业工作中就业歧视产生的一个重要原因。

(四)总体就业形势明显向好,但大学生参与度不高

最近几年,随着十九大胜利召开和国家建设雄安新区的规划形成,京津冀地区建筑行业包括房地产行业有了高速发展。建筑类毕业生需求量大,任务急。往常不到地方类高校招聘的央企和国企也纷纷前往地方高校抢人。但学生参与度不高,尤其是举办一些招聘会的时候,建筑类企业兴趣和诚意十足,但是学生兴趣不高。好像就业还没到时候,非要等到毕业才要找工作一样。

(五)自主创业成功率低,创业种类单一

建筑行业的自主创业本就是一个非常困难问题,首先对于创业一无所知的大学生所学的知识和技能还停留在书本这个环节上,对于市场的预期和可能会面临的问题缺乏足够的了解,更不要说对于市场前景的深度调研和未来发展规划。出现问题后一般都会手足无措,一些有条件的家庭给予学生创业资金后往往会要求其从事家族类或相关类工作,不会进行建筑类的自主创业。根据笔者调查了解,高校建筑类大学毕业生的创业成功率仅有2%。

二、建筑类高校大学生创业就业对策

(一)建设全方位立体化就业平台

1、校企合作平台建设。校企合作应该不仅仅停留在学校实习实训基地的建设、校园招聘会、专业人才定制等方面的合作。更应该在建筑项目合作、合作建立建筑项目研发中心、建立学生培训基地、校园研发成果共享转化等方面加强合作。

2、学生品牌平台建设。学生的质量直接影响到了以后的就业工作。更影响了专业品牌和学院学校品牌的建设。在培养学生方面,除了专业知识的培养外,更应注重思想品德的教育,培养学生吃苦耐劳的精神,必要的时候在学校开展劳动技能型课程。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业务水平相结合,在一定时期注重学生品牌的打造。将学校的教育主体由教育教学转移到学生品牌的培养上来。

3、信息共享平台建设。就业信息的分享不应仅仅停留在就业招聘信息的发布和招聘会的召开上。更应利用微信、抖音、陌陌等年轻人我耳熟能详的渠道发布信息,企业也应该建立建立自己的微信、抖音平台,实行就业信息有效互补。高校就业工作信息共享平台的建立能够有效地解决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代沟,能够更好地促进就业。

(二)注重创业就业实践教育

当代社会对于建筑类大学生要求普遍较高,做好大学生的创业就业实践至关重要。第一,构建科学的就业创业课程体系。创业就业实践课程不要仅仅停留在尔雅课等网络视听课程的基础上,必要时引进用人单位的高技术人才进行面授,一对一和学生对接,使得学生对于当前建筑企业的动向和形势有一定的了解。第二,做好课外实践活动。每学期要求学生参加一定数量的建筑比赛、技能训练,通过这些活动,增强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促进大学生就业能力的提高。第三,对于就业创业课程教师进行定期培训。必要的时候要求任课教师每学年到生产一线进行实地锻炼,理论联系实际,为更好的教学服务。

(三)加强已毕业学生联系,必要时设置就业交流校友会

对于已经毕业的学生要加强联系,必要的时候可以发展区域性校友会。校友这个资源的利用,能够有效的缓解在校生对于社会的茫然,同时同龄人之间的交流更有针对性。使得在校的大学生能够更好地了解社会,了解建筑类相关领域的最新要求和政策。使毕业生在未出校门之前少走弯路。

(四)做好建筑类女学生工作

笔者调查发现,除了土木工程专业男生较多外,其余专业都有将近50%的学生为女生,学校应该利用就业指导和职业生涯规划在学生一入学的时候对女生进行精准指导,鼓励她们在学习的同时多多学习技能类知识,为毕业后找工作提供便利条件,在考研、考证、公务员考试、教师招考等方面更应加大鼓励力度,鼓励她们多种就业。在毕业季节,积极联系用人单位,帮助他们联系合适岗位,同时应深入到各个地市帮助她们联系用人单位,走出去才能更好地推进就业工作。

(五)实时掌握最新创业就业政策,提高定向扶助力度

目前,党和政府为了大学生就业创业工作顺利进行,制定了很多优惠的政策,我们应该正确引导学生合理利用国家相关政策,在合理合法的环境下优先就业创业。除了定期开展就业创业政策宣讲会和报告会外,更应该通过一切媒体手段进行宣传,同时做好调查问卷,听取学生最关心的问题和需要解决的问题,做到政策落实到人,发现问题马上解决。另外企业应和学校结成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定向扶持学校的就业创业工作,把就业基地和创业孵化器引入到企业中去。

建筑类大学生就业创业过程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找工作的问题。更因该是全社会都动手来进行全方位、立体化扶持的一项工程。在这一过程中,应主动加强学生品牌平台建设、加强信息共享平台建设、注重创业就业实践教育、加强已毕业学生联系、做好建筑类女学生工作、实时掌握最新创业就业政策,提高定向扶助力度。通过积极引导和科学规划,才能有效改善和解决建筑类高校大学生就业问题。

参考文献:

[1]马廷奇.大学生就业保障制度建设与政策创新[J].高校教育管理,2014,03:111-116.

[2]刘晓慧,王明贤.试论建筑类高校大学生就业现状[J].人才资源开发,2017,08:57-58.

猜你喜欢
就业创业解决方法
推进高校大学生就业创业教育的可行性方法研究
小学数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其解决方法
农村移动网络覆盖探讨
针对回转式空气预热器漏风问题解决方案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