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法治国背景下学前教育师范生法律素质的培养

2018-02-25 07:43朱依涵
青年时代 2018年36期
关键词:依法治国

朱依涵

摘 要:在依法治国的新形势要求下,加强学前教育师范生的法律素质的培养,既是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必然要求,也是学前教师队伍科学发展的必要途径。本文从培养学前教育师范生法律素质的重要性着手,即当前加强学前教育工作者法律素质的重要性,结合学前教育工作者法律素质的主要内容以及目前我国学前教育工作者在实践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在学前教育师范生培养过程中的解决措施。

关键词:依法治国; 学前教育师范生;法律素质

十八大以后,中国政府给我们带来了“中国梦”的愿景,在“中国梦”的实现过程中,法律的重要性再次被强调。国家提倡“依法治国”,教育弘扬“依法治教”。作为“依法治教”的主体,教师的法律素养是推进“依法治教”过程中的重要一环。学前教育作为教育体系的开端,学前教师队伍法律素质的提升则尤为重要,因而,学前教育师范生作为未来的学前教师,其法律素质的培养则是“依法治国”背景下“依法治教”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问题的提出

近年来,我国各地学前教育机构“虐童”事件频频曝光,这不仅对儿童及其家庭产生了不利的影响,也对教师形象和社会和谐产生了恶劣的影响。人们在拷问人性道德的同时,也在寻求制度上的方式来使“施暴者”受到严惩。其实,追根溯源,学前教师作为儿童除家庭之外接触到了第一个群体,从其培养上加强法治教育的培养才能从根本上解决此困境。

二、学前教育师范生法律素质培养的重要性

(一)是保护儿童合法权益的需求

儿童由于其身体素质和社会发展没有发育完全,且对其自身的权利认知不明确,属于社会的弱势群体,需要受到社会的关爱;学前教师作为与儿童连接最为紧密的人群,其自身素质儿童成长起着重要的作用。

(二)是教师职业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

学前教育是教育之基础,学前教师发挥着儿童成长引路人的作用,学前教师的法律素质对儿童身心的保护、健康的成长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也对教师职业形象和社会的认可度起着决定性作用。

(三)是我国法律法规的要求

在“依法治国”的时代背景下,我国颁发了多项保护儿童基本权利的法律法规,对学前教育机构以及学前教育工作者的要求进行了进一步的规定,这体现了我国对受教育者特别是儿童的重视,也表现了国家对学前教育机构及学前教育工作者自身素质的严格要求,加强学前教育师范生的法律素质的培养是符合我国现阶段基本国情的表现。

三、学前教育师范生法律素质培养的主要内容

法治国家倡导的是法律主治,法律高于一切。在全面依法治国的今天,在全体教育工作者“依法治教”的今天,教师队伍应当拓宽法律知识的储备,坚持法治的理念,这不仅关乎教师自身的成长,更关乎着法治国家的绵延发展。

(一)法律知识

学前教育教师的法律知识涵盖基本的法律常识以及与其专业相关的法律知识。法律常识的认知决定着其对自身行为的认知,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其与学生相处的过程中会发生的正常的法律关系,如何规范自身行为,对行为结果做出预判,需要掌握基本的法律常识。与其专业相关的法律知识储备在教师施教过程中产生的法律关系发挥作用,体现在学前教育中,主要包括,一是儿童的平等权,我国宪法规定,要保证儿童平等的享有接受教育的权利,享有平等利用社会文化发展成果的权利,社会有义务为儿童提供和谐安全的校园环境,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平等对待每一位儿童,关爱幼儿的健康发展,保证儿童充分接受教育。二是儿童的人格权,学前教师要注重每位学生的特性,掌握儿童的心理特点和成长环境,在担当教师的同时,也要担当起儿童人格发展的保护者。三是儿童的健康权,法律明确规定公民的身体健康不受侵害,儿童作为弱势群体,保护其身心健康是学前教师的基本职责。

(二)法律观念

法律观念是人们对法律、法规在心中的内化,是法律、法规外化于行的基础。教师具有良好的法律意识,不仅对推进“依法治教”具有积极的作用,更在一定程度上维护了教育生态的稳定。

学前教师应具备的法律观念包括法律的认知观念和法律的实践观念两个方面。认知观念是指教师对法律法规表现出的态度、观点等。它包括以下几点:一是对热点法律问题和新修订法律规范的关注程度,作为学前教育师范生,在步入职场之前,应充分学习和理解相关法律知识和法律热点问题,不仅为以后的工作打下坚实基础;其二是对法律法规及热点问题表达出自己理性的价值判断,不仅是朴素的认知,更是对自身行为的指导。实践观念是指学前教师在进行实践的过程中,对法律法规的直观感受。实践观包括以下三点:其一是在实践中能够遵守法律法规,有自觉遵守法律法规,明确权利义务,积极承担责任的观念;其二是认为法律神圣不可侵犯,敢于与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有维护法律尊严的观念;其三是重视法律,一是依照法律法规规范自身行为,二是运用法律维护自身合法权益,三是依照法律要求处理师生以及与家长、社会之间的关系;其四是在职业生活中,对法律法规的进一步改革的趋势发展有所展望和期待,积极宣传法律知识,有参与法制建设的观念。

(三)法律能力

法律能力是法律知識、法律观念外化为法律行为的过程,同时也是法律知识和法律观念的最终目的。在当今依法治国的宏观背景下,法律能力的表现是公民将内心所想与法律规范相参照,用合理合法的方式表现出来。“法律能力”在法学学科中没有明确的概念,依据一般观念,“法律能力”可分为“行为能力”以及“权利和责任能力”。学前教师法律能力是指学前教师在职业中应具备的在实践中处理一切具有法律意义活动的能力。

学前教师应具备的法律能力包括学习法律的能力、结合法律开展工作的能力、运用法律处理问题的能力以及促进法律发展的能力。具体来说,学习法律的能力是指能够积极准确的学习与学前教师相关的法律法规以及热点法律事件的能力;结合法律开展工作的能力是指依照法律进行工作,自觉遵守法律、法规,对于法律规定的禁止性事项,更够自觉判断,不做与法律规定相违背的行为;运用法律处理问题的能力指能够运用法律、法规维护自身权利、处理与儿童、儿童所在家庭和社会的关系,即保护儿童的权益不受到非法侵害;促进法律发展的能力是指自觉宣传法律、法规,通过自身努力积极配合法律、法规的制定和实施,并能对现有法律、法规提出建议和建议,促进我国法制建设进程的能力。

四、当前学前教育师范生在法律素质方面存在的问题

(一)法律意识淡薄,法律认知缺位

随着教育改革和素质教育的不断推进以及社会对儿童健康成长环境的不断重视,我国目前学前教育体系规范程度取得了较大的进步,但是在实际发展过程中,依旧存在部分学前师范生法律意识薄弱等问题,主要表现为自身对法律的理解不够充分,不了解儿童的基本权利,没有将法律条文内化于心,不能按照法律的规定来规范自己的行为。

(二)侵犯儿童权益现象时有发生

近年来,儿童在学前教育机构遭受权利侵害的现象屡见不鲜。少数教师自身素质较低、教学行为不规范、没有取得相应教育教学资质,不重视保护儿童的合法权利,甚至对儿童的身心造成了严重的伤害,社会影响恶劣。虽然教育行政机构在积极采取措施从多方面来规范教师的行为、规范学前教育机构办学条件,以此来保护儿童权利,但是规范的执行与取得成效是一个需要多方合力的过程,加之缺乏相应的监督机制,导致结果并没有取得相应的预期,儿童权益遭受侵害的事件仍有发生。

五、培养学前教育师范生法律素质的措施

(一)加强法律认知

在学前教育师范生的教育培养过程中,要加强对师范生的法制教育,尤其是法律专业相关知识的学习,通过案例教学来加强其的法律素养,提高法律制度的易接受程度。在学前教育师范生的培养过程中,除了学习基本的专业知识,还需要增设与其职业特点相关的法律知识课程,例如《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各省市儿童权益条例等等,不能仅仅将法律作为普及性教育,而是要將其作为必修课和能力考核的重要方面,使其在今后的实际工作中能够熟练的掌握应知应会的法律知识,此外,实习指导老师应当具有相关法律知识,师范生在学校学习期间观摩、实践等方式补充法律基础知识,从理论和实践等方面多了解法律条文及其实施问题。目前我国教育师范生的法律知识和教育与实际需要相比,还存在很大的差距,这就需要不断增强学习以便适应现代教育的发展。

(二)重视儿童权益

在教学过程中,要维护儿童最大利益,要尊重儿童的基本权利,包括对儿童的生存权和发展权的保护,儿童的生存权包括健康权和生命权,学前教育师范生在对其进行教育阶段要掌握生命权和健康权等的基础知识,依照儿童身体特征,运用科学合理的方式对其进行帮助;儿童的发展权指儿童的人格权和接受公平教育的权利,学前教师在培养儿童的过程中应当尊重儿童个体人格的权益,给与每个儿童平等的受教育权利,为儿童的成长创设良好的精神氛围。

(三)规范学前教育师范生的法律素质培养体系

规范学前教育制度、规范学前教育师范生的培养体制应当首先制定法律素质培育的具体实行方案,使师范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够充分的认识到法律对其职业发展的重要性、法律对儿童培育过程中的不可替代性,使儿童保护有法可依。

参考文献

[1]沈静珠.论个体法律认知.复旦大学.2006.

[2]刘桂占.大学生法律素质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研究.河海大学.2006.

[3]刘进田,李占伟.法律文化与法制现代化.陕西人民出版社.1998.

[4]唐香玉.我国学前教育师资队伍建设问题研究.河南师范大学.2011.

[5]孙倩.浅议学前教育师范生现代法律素养的培养.法制与社会.2015.

[6]张晓同.论学前教育师范生现代法律素质的培养.山东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6年12期.

猜你喜欢
依法治国
毫不动摇坚持和完善党对全面依法治国的领导
依法治国 法平天下
依法治国关键在于坚持党的领导
“德”“法”辨证与依法治国
依法治国:人民幸福安康的保障
医疗卫生立法是依法治国的重要内容
人民是依法治国的主体
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必须把握『六个关键』
制定良法是依法治国的前提
关于依法治国若干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