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基于培养学生英语学科素养的初中英语课外作业分类与意义

2018-02-25 07:43张瑜
青年时代 2018年36期
关键词:英语素养课外作业初中英语

张瑜

摘 要:初中学生英语课外作业根据不同的分类标准可以有很多种类型。按形式分作业可以分为书面作业,口头作业,实践作业等;按照题型划分可以分为主观题和客观题。学生的课外作业,是学生课堂学习的延伸,也是家庭活动的一部分,引起了全社会的广泛关注。教育部多次下发文件,表示要学校要减轻学生学业负担,视力健康纳入素质教育,提高作业设计质量,原则上采用纸质作业;要求教师科学布置作业,提高作业设计质量,促进学生完成好基础性作业,强化实践性作业,减少机械、重复训练,不得使学生作业演变为家长作业。

关键词:初中英语;英语素养;课外作业

作业,《教育大辞典》把完成学习任务的作业分为课堂作业和课外作业两大类。课堂作业是教师在上课时布置学生当堂进行检测的各种练习,课外作业是学生在课外时间独立进行的学习的活动,是检测学生课上所学知识掌握程度的一种方法。

由于课外作业很大程度上相当于家庭作业,在家中完成,因此备受家庭以及整个社会关注。国家对此也很重视。教育部2018年4月下发“关于当前加强中小学管理规范办学行为的指导意见”意见指出,中小学要科学安排作息时间,切实减轻学生过重课业负担。对学生休息时间、体育锻炼时间和家庭作业等方面作出科学合理安排和严格规定。为了达到教学目标,保证学生学习质量,同时减轻学生课业负担,教师需要科学地布置课外作业。

2014年3月,教育部提出了“核心素养”这一重要概念,英语学科核心素养归纳为语言能力、文化品格、思维品质和学习能力四个方面。基于核心素养的英语课程理念,就是从英语的工具性和英语学科的人文性这两个角度来设置英语课程的目的与目标。也就是说,学习课程不仅要考虑学生应该学习哪些英语知识和技能,将来能够用英语做哪些事情,还要考虑学生通过学习课程可以学习其他哪些方面的知识,形成哪些关键能力和必备品格。教材、课堂教学、测试都要同步。布置作业是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强化学习效果而布置大量内容单调、机械性的作业已不能适应学生的发展,这样的作业不仅质量不能保证,也压抑了学生的个性发展和创新意识的培养,而且还会导致学生厌学,这与“英语学科核心素养”是相悖的。为了让学生能在课后作业中培养核心素养,教师需要多思考,让作业更具有科学性,让学生更能高质量的完成作业。

基于培养初中学生英语学科素养,根据英语学科特点和实践经验,为了提高学的综合能力,现将英语课后作业分为以下三种类型:

一、復习回顾型

作业是回顾和复习,也就是针对语言知识的复习回顾。课上所学习知识与技能,课下及时复习,这是符合认知科学和记忆规律的。

“语言知识是进行听说读写看能力培养的基础和前提,没有这个基础,运用语言进行交际活动的过程就难以实现。”语言交际能力的培养是建筑在牢牢掌握语言基础知识和灵活运用之上的。没有牢固的语言知识基础,能力难以发展。而语言知识的掌握不是靠讲,而是靠练,通过语言操练,记忆,并在情境中加以实际运用才能真正掌握。而家庭作业就是给学生练习学习技巧的机会,课上掌握所学技巧和知识,经过老师的指导,通过在课下进行练习,提高对于基础知识掌握的速度和正确率,家庭作业的侧重点不在于学习新知识,而在于复习回顾。

课上输入的信息在经过人的注意过程的学习后,便成为了人的短时的记忆,但是如果不经过及时的复习,这些记住过的东西就会遗忘,而经过了及时的复习,这些短时的记忆就会成为了人的一种长时的记忆,从而在大脑中保存着很长的时间。

英语课上所学单词和句子等语言知识,课下需要及时再次复习才能记住以便于应用,因此平时会留一些识记类作业,比如背单词和句子,默写单词,读课文等等。英语作业的形式多样,可以通过书面作业和实践作业的形式完成。学生在完成书面作业时,可以安静地思考,让自己的思路在纸面呈现,在书写的过程中让学生培养严谨的学习态度,对于所学知识是一种完整的回顾。当学生在完成实践作业时,可以让学生在实际应用中回忆所学内容,使所学知识更加灵活的应用于实际生活中,对于社交能力和实践能力是一种锻炼。

通过课外作业及时复习回顾课上所学知识,扎实掌握语言知识,才能在交际活动中提高语言能力。

二、拓展思维型

课后作业需要学生的思维过程,就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让作业变成另外一种学习,学生做作业会感觉更有趣。学习动机分为内部动机和外部动机,学习动机的激发与维持能大大促进学习。写作业就是一种外部动机,学生将其视为不得不完成任务,容易产生逆反情绪。但是如果作业需要学生思考,想象,探究,就会相应的转化成内部动机,让作业发挥更多的复习和学习的作用。人本主义认为,人类具有天生的学习愿望和潜能。因此,不仅是课堂还是课下作业,老师们都应该想办法激发学生学习的愿望和潜能。让学生产生自主学习的态度,让做作业变成一种内部动机。

比如课上学习某一话题的语言知识,课下作业是两人合作用所学知识编一段与自己生活相关的该话题的对话;学完一篇课文,或者学完一个单元,让学生用思维导图的方式总结课文;这些都是一个总结、归纳、处理信息的过程。

这些作业不局限于识记语言知识,学生也在思考,想象,探究、总结所学知识过程中,提高了思维能力。从学生学习知识的角度看,如果学生知识点不成系统,对学科没有基本的认识,学生就会混淆投入与产出,放弃希望;而对于认真、努力、上进的学生来说能力的迁移也很重要,考死记硬背学习的学生处理不熟悉的或者新的题目时候很难成功。因此,设计思维拓展型作业对每个阶段的学生们都是有益的。学生需要被激发内部学习动机,需要将思考、想象、探究等能力运用到作业中去。因此作业的类型中,关注具体知识、技能和拓展思维并不矛盾。

三、评价测试型

教师的教学目标、教学活动和测评任务要保持一致性。课上教师根据教学目标进行了相应的教学活动,在教学情境中,学生会基于自己已有知识和教学活动进行知识的构建,为了评价和测试学生掌握情况,课上老师会进行一些评价活动,当课上的测评任务延伸到课下时,就形成了课后作业。因此课后作业具有评价测试功能。

教学评价分为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英语新课程标准指出,“形成性评价是日常教学中由教师和学生共同参与和实施的评价活动,其首要目的是促进学生学习,核心是通过不同形式的反馈给学生提供具体的帮助和指导。”课后作业属于形成性评价。形成性评价应坚持激励原则,评价要多元,以便于教师积极指导学生评价自己的学习行为和学习结果,使学生通过作业获得成就感增强自信心。例如,学生学过人教版八年级上册How do you make a banana milk shake? 课后作业是用英语录制一段自己做菜的视频,学生在实践中体验英语学习,学生可以根据自己表现自我评价,学生之间可以互评,教师也可以进行评价。

作业还有测试功能。课后的同步训练,相关习题可以督促学生们加深理解,巩固记忆,将所学知识点加以运用,查漏补缺。老师批改作业,掌握学生学习程度,便于老师检测教学目标是否达成,从而反思和调整课堂教学。

学生的作业是一种反馈,服务于教师教学,反馈教学、促进教学。教师通过学生作业,反思课堂教学,发现隐含在课程内容中重要的思想和逻辑,帮助学生建立起知识间的联系。精选作业,避免题海战术。要坚持以考查语言运用能力为主的指导思想,着眼于提高学生语言能力和学习能力,培养学生学科素养。

“教育的两个重要的目的是促进学习的保持和學习的迁移(迁移的出现是有意义的学习标志)。”学习的保持是指在学习之后的某一时间内以教学中呈现的大致方式回忆出教材的能力;学习的迁移则是指运用已学知识去解决新问题、回答新问题或者学习新内容的能力。学习的保持就要求学生能够回忆起所学知识,因此就要加强回忆,这就是作业的复习回顾作用;学习的迁移需要学生能够理解并能够利用所学知识,这就需要学生在解决新问题,回答新问题中拓展能力,并且以多种作业的形式对所学知识进行反馈,即作业的评价测试功能。

教育部多次下发文件,表示要学校要减轻学生学业负担,视力健康纳入素质教育,提高作业设计质量,原则上采用纸质作业;要求教师科学布置作业,提高作业设计质量,促进学生完成好基础性作业,强化实践性作业,减少机械、重复训练,不得使学生作业演变为家长作业。而学生在接受相应学段英语课程教育的过程中,应逐步形成和提升的适应个人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这就需要教师合理安排课上教学和课外作业,以达到培养学生语言能力、文化品格、思维品质和学习能力四大英语学科素养的目的。

参考文献:

[1]教育部.2012.义务教育课程标准(2011年版)北京:北京师范大学.

[2]Jay McTighe&Grant Wiggins.2015.让教师学会提问——以基本问题打开学生理解之门.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3]郑杰.为了合作的学习——让课堂真是的发生.2017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4]徐州市教育学会.教师课堂教学中的怎么办.2003.徐州:开明出版社年.

[5]罗伯特J 马扎诺.等著,杨永华等译.有效的课堂教学手册.2008.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6](美)安德森(Anderson,L.W.),蒋小平等译.布鲁姆教学目标分类学:分类学视野下的学与教及其测评:完整版.2009.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猜你喜欢
英语素养课外作业初中英语
如何提高小学数学课外作业的有效性
浅谈“快乐的课外作业”
巧用多媒体,提高初中留守儿童的英语素养
如何激发初中学生完成语文课外作业的兴趣
初中英语单项选择练与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