刍议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经典的策略

2018-02-26 07:04宁夏中卫市中宁中学宁夏大学教育学硕士
学苑教育 2018年1期
关键词:传统节日弘扬高中语文

宁夏中卫市中宁中学 宁夏大学教育学硕士 肖 楠

语文教学承载着弘扬民族文化的重任。语文课程是传统文化知识的载体,汇聚社会文化、民族文化和历史文化,载道、载情、载史,融道德、艺术、哲学思考于一体。但随着历史的发展,传统文化被逐渐淡化,与此同时外来文化不断地渗透,使传统文化受到了一定的冲击。因此,本文从以下三个方面,探讨如何更好地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经典的策略。

一、编写教材——植入传统文化之“根”

有效教学前提要有“本”可依,编写相关教材,是弘扬传统文化经典的必要途径。教材是联系“教”与“学”的重要媒介,是教师上课授课的依据,它的编写直接关系到教师教学活动的展开,以及学生学习的质量。

教材编写,原则上首先要使国家课程与校本课程并进。其次,重视经典与与时俱进特色并存,和谐发展,在满足社会需求的同时也满足经典性。再次,要注意“反刍”性,教材要挖掘传统文化价值,启迪学生深思。其能使学生将所学的内容反刍到以后学习生活中,学会融会贯通,内化为自己的个人修养、道德情操,从而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

二、教学渗透——浸染传统文化之“教育”

高中语文教学与传统文化息息相关,所包含的教学内容繁多:古诗文、古文、诗词、古诗等。语文教学是弘扬传统文化的主阵地,也是弘扬传统文化最佳途径。教师要利用语文课堂教学,有效引导,提高学生语文素养,塑造学生的人文精神。

1.深挖教材。

语文教学中弘扬了传统文化,也出现了问题。一些老师偏重对古文、古诗词知识的传授,而忽视了对学生情感的熏陶。教师教学要从对文化的讲解转移到对传统文化的教育,挖掘传统文化内涵、文化美德、文化背景、文化哲理、文化意趣等。比如《鸿门宴》中对座次文化的描写,虽文笔不多,但确实大有文化;《师说》反映从师学习的文化道理等。

2.课外拓展阅读传统经典作品。

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仅仅依靠课堂教学的内容,往往是不够的。在教学中,要将传统文化教育渗透在课外。主要可以采取以下途径:其一,可以要求经典美诗文赏析。课前,教师可以布置自学任务,作为一项常规作业,每天课前5分钟的时间留给学生进行自学成果展示,课前以抽签的形式进行。其二,引导学生广读国学经典。每学期可以为学生推荐国学经典,最好能与教学课本配套进行,作为教学常规作业布置。通过整部作品的了解,可以使学生全面、系统、直观地感悟中国传统文化经典的魅力。

三、语文实践活动——弘扬传统文化之“精髓”

语文实践活动,对弘扬传统文化具有强大的推动作用,它充分调动学生的语文素养,让学生在语言运用活动中,熏染传统文化的精髓。

1.创建“传统与文化”专题网站。

学校可以创建专题网站,集思广益,利用网络进行教学。首先,网站上可以精选国学经典,为学生提供原汁原味的传统经典。如《论语》《孟子》《诗经》《道德经》等。其次,可以引导学生利用相关文化、诗词、古诗文网站,搜集相关资料,制成一个网站,实现交流共享,提高学生的成就感。再次,教师可以利用网络,实行“微课”翻转课堂教学,将教学资料上传网络,学生在网络上自主学习,教师可以直观地通过网络掌握学生学习情况。

2.举办经典阅读交流会。

每学期为学生推荐经典典籍,要求学生坚持阅读,写读书笔记,定期开展阅读交流会。阅读交流会以小组进行,之后选代表班上交流,或做成专题手抄报班上交流,教师要评估学生合作成果。通过有效的阅读交流会,学生在交流中争辩,在争辩中达成共识,会让学生对经典典籍有更深的了解。

3.利用传统节日熏陶。

传统节日,是中华民族文化和民族精神在特定时间的集中体现。传统节日,有良好的群众基础,有强大的民族认同感,它也承载着传统文化内涵。在教学中,要充分利用传统节日,对学生进行传统文化的熏陶,让学生感同身受,体悟传统文化的魅力,增强民族自豪感、认同感。如可以挖掘节日文化因子:开展手抄报、诗歌朗诵、对春联、猜灯谜等活动,保持学生对传统节日的热情。

综上所述,高中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经典,它适应新课改的要求,更是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不仅增强了学生文化底蕴,还提升了学生语文素养。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采取有效的措施,让学生领略到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感悟到传统文化的魅力,更好地弘扬与践行传统文化经典,做好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展。

[1]曹明海,陈秀春.语文教育文化学[M].山东教育出版社,2007.

[2]王丽.浅谈教学中民族精神的培养[J].中国教师,2007(4).

[3]李佩英.语文教学应该重视弘扬传统文化[J].当代教育论坛,2008(17).

猜你喜欢
传统节日弘扬高中语文
弘扬爱国精神
弘扬爱国精神
还有哪些传统节日呢?
还有哪些传统节日呢?
谈高中语文如何在“新”中求效
谈高中语文阅读理解课程的建构
弘扬雷锋精神,既不左,也不右
关于高中语文修辞教学的一些看法
如何在高中语文教学中进行德育
弘扬雷锋精神 坚持与时俱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