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向思维素养提升的“小说教学”探究
——以《三打白骨精》教学为例

2018-02-26 19:42倪叶倩
小学教学设计(语文) 2018年4期
关键词:白骨精小说文本

倪叶倩

核心素养着力于“人的发展”,是基于对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的科学认识,是学生应具备的、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所需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而思维过程处在教学的核心位置,思维素养也是诸多素养的“核心”。基于这样的认识,通过《三打白骨精》(苏教版六下)一课教学实践的探究,尝试改变“学科本位”和“知识本位”现象,落实思维素养,初步形成新的“教”与“学”的思路。

一、以生为本:由“本”向“人”,关注思维的活跃度

“能识记、能理解、能感知”是课标对目标的规范用语,而“建立、掌握、审视、生长”是核心素养落地生根的目标尝试用语,更关注了人的思维素养的发展。

(一)文本联结——实现由“篇”到“片”的开发

传统的小说文本教学都是以“单篇”形式呈现,也有些老师会联系之前学过的旧知,以复习的形式引入或迁移。而学习一种文本,“集中阅读”是很有效的一种方法。由单篇文本走向集中文本的教学形式,能建立文本之间的联结关系,也更能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推进学生“学会学习”这一思维品质和素养的逐步形成。

作为六年级下册的一篇耳熟能详的小说的教学,如果还是停留在文本的深挖细嚼上,就失去了文本在教材中的地位和意义。在学习《三打白骨精》之前,提供“集中文本”,汇聚小学阶段的典型性的小说,如写人的《船长》,叙事的《林冲棒打洪教头》《爱之链》等,通过课前的“集中文本”阅读,发现小说文体的特点——用艺术概括的方式塑造人物形象,在特定的环境背景下推动情节的发展,使小说的“三要素”——环境、人物和情节立体化。

(二)有效切入——实施由“面”及“点”的突破

庖丁解牛之所以能刀刀到位,是因为他熟悉牛的身体结构,选准了切入点,方能游刃有余。语文教学的“切入点”就是一篇课文的着眼点和突破口。《三打白骨精》一课,抓住一个“点”——小说“情节”要素,拧成一条“线”——白骨精的三“变”,铺开一个“面”——白骨精的“三变”、孙悟空的“三打”、唐僧的“三责”,层层深入,条理分明,课堂教学整而不散,活而不乱,蕴含着蓬勃的生机,洋溢着生命的活力。

片断1:引出小说“三要素”,趣聊“人物”

(1)在中国文学的历史长河中,《西游记》堪称中国古典小说中的经典。我们可以从哪些方面来赏析小说?(引出小说“三要素”)

(2)你脑海中一下子闪现出哪些人物?你印象最深的是谁?(板书:人物)

(3)你们都觉得猪八戒贪吃、贪财、懒惰又好色,可猪八戒却不同意。在《西游记》原著中,他自称:(出示)“俺老猪不就是嘴长、耳大、脸丑吗,俺也是个好男子呢。”

孙悟空有哪些了不得的本领?来看看他的火眼金睛。(出示动画)瞧瞧,这次他看出的是谁?(板书:白骨精)

(4)《西游记》中除了白骨精,还有哪些要吃唐僧的妖魔?

(5)这些大大小小的人物在一起,必然会发生故事,而这些人物和故事的情节,一定要有一个具体的活动地点(环境)。我们就抓住小说的“三要素”,来走进其中的一个精彩故事——《三打白骨精》。

依托以往学习小说的知识经验,明确学习目标——围绕“人物、环境、情节”三要素来读小说,让学生学会学习,学会读小说。

片断2:统整文本,反观反思

比较“三变”“三打”“三责(怪)”间的独立性和关联性

(1)默读课文。三者之间有什么联系?

(2)这三次的“变”“打”“责(怪)”一样吗?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变化?

引导学生思考、归纳出三者之间是互为因果的:因“变”遭“打”,因“打”生“责(怪)”,第一次的计划落空导致第二、第三次的卷土重来,情节层层推进,可谓扣人心弦。

在比较中感受人物性格特征。白骨精的“三变”经历了美人计、苦肉计、离间计,一计比一计阴狠,“诡计多端”的人物形象跃然纸上。孙悟空的“三打”:“劈脸一棒”——打花你的脸,“当头一棒”——休得逃走,“藏”起棍子“笑”着“抡起一棒”——击你要害。一次比一次充满智慧,可谓有勇有谋。

二、纵深挖掘:由“惘”而“思”,提升思维的严密性

(一)平衡比较——实现由浅入深地鉴赏

《三打白骨精》是《西游记》中的经典章节,教学时,是用课文教妥当还是用原文更适合呢?其实关联彼此、有效平衡才是正确路径。

《三打白骨精》教学的平衡则表现在“比较式阅读理解文本”的策略上,引导学生进行原文和课文的比较式阅读,培养学生的鉴赏能力和探究精神。

片断3:引入原文,感受名著语言魅力

(1)课文第1自然段中的“山势险峻,峰岩重叠”,对环境的描写多么概括;而原文中“看不尽:峰岩重叠,涧壑湾环。虎狼成阵走,麂鹿作群行。无数獐豝钻簇簇,满山狐兔聚丛丛。千尺大蟒,万丈长蛇。大蟒喷愁雾,长蛇吐怪风……万古常含元气老,千峰巍列日光寒”的描写那么形象,为情节的发展起到了很好的推动和烘托作用,无形中也为学生营造了一个“此处有妖”的感觉。

(2)课文中村姑出场的“美貌”一词,与原文中“变做个月貌花容的女儿,说不尽那眉清目秀,齿白唇红”“柳眉积翠黛,杏眼闪银星”“体似燕藏柳,声如莺啭林”对应,再加上从唐僧、八戒两个人不同的视角来品读,值得玩味。

(3)课文中“悟空头痛难忍,连忙哀告”,配以“可怜把个行者头,勒得似个亚腰儿葫芦”的画面感,使悟空的忠心耿耿走进了学生内心。

教材中的经典在入选改编时进行了“删”和“改”,“删”是因为原文篇幅太长,有些内容不适合小学生,或者说学生理解有难度;“改”表现在对有些字词、句段进行了不同程度的修改,以更好地适应学生的阅读年龄层次。无论是原文还是课文,终究不过是个“例子”,切合教学需要实现优势互补,才能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在学习课文的同时,适当“添加”原文中的精华,在比较中赏析,会让学生感受到名著语言的魅力,喜欢上那样的文字,由节选的课文牵出整本书的阅读,拓展了教学的深度和宽度,使学生阅读的触角伸向了更远处、更深处。

(二)拓宽角度——实现由表及里地探究

研读小说一个很有趣的现象是:小说中的人物不知道“我”知道,颇有“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的意味。我们可以引导学生找找小说中的“悬疑处”“破绽处”,激发学生思考与探究。笔者在《三打白骨精》教学中深入文本,探寻文字背后的“思维点”。

“唐僧肉眼凡胎,看不出妖精真面目。同学们,你们能看出这妖精的破绽吗?”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一下子把目光聚焦到文本的细节中,开启思维之源。

生:我从“山坡上闪出一个年过八旬的老妇人”看出她是个妖精。年过八旬的老人动作不可能这么利落。

生:村姑自称是“特意”来送斋饭,她怎么会知道唐僧他们要经过这里呢?明显就是早就有预谋的。

生:在这样的荒郊野地怎么会有这么漂亮的姑娘呢?八旬的老人怎么会有这么年轻的女儿?一看就是在撒谎。

由“表”入“深”地探究,给了学生思考和表达的框架,激发起学生阅读小说的欲望。

三、建构思域:由“疑”而“趣”,促进思维的能动性

建构主义者认为:一切知识最终必须通过主体的建构活动才能得以完成。在学习过程中,给学生充分提供个体探究的机会,拓宽思维领域,拓展他们思维的深度空间,多提供一些探究的训练,多关注学生探究习惯的培养,可以有效提升学生的思维品质,实现“生疑”到“生趣”的升华。

在人物鉴赏和情节了然的基础上,笔者给学生提出这样的探究话题:白骨精并不是很厉害的妖怪,又如此可恨,孙悟空一次打死它岂不更痛快?

学生调动批判思维,在辩证的过程中感受到:如果只写“一打”,看似痛快,但故事情节过于简单,可读性不强。白骨精愈是狡猾,愈是一次打不死,愈是能反衬出孙悟空的智勇双全。

在思辨的基础上,笔者进一步带领学生向纵深处延伸:

1.像这样的情节在《西游记》中还有哪些?(诸如三调芭蕉扇、三入无底洞等)

2.在四大名著中,带有“三”字的故事情节很多,你知道有哪些?(如《三国演义》中的三顾茅庐、三英战吕布、桃园三结义;《水浒传》中的三打祝家庄、三山聚义打青州、宋江三败高俅;《红楼梦》中的刘姥姥三进大观园、宝玉三探病黛玉等)

透过文本,深潜到文本深处,深挖文本外的矛盾冲突,拓宽学生的思维领域,由一篇小说到一本小说,进而到一类小说的阅读,立足小说故事情节共性之处延伸开去,才能体悟到小说之“趣”。

猜你喜欢
白骨精小说文本
文本联读学概括 细致观察促写作
作为“文本链”的元电影
在808DA上文本显示的改善
那些小说教我的事
基于doc2vec和TF-IDF的相似文本识别
我是白骨精
我是白骨精
我是白骨精
我是白骨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