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冷链物流实训室建设的探索与实践

2018-02-26 13:30傅俊
老区建设 2018年20期
关键词:冷链物流实训室高职院校

傅俊

[提 要]随着国内经济的发展,冷链物流的需求也不断增加,通过从冷链物流行业发展和高职院校开设冷链物流专业的角度提出冷链物流实训室建设的背景,列举冷链物流实训室建设的三个原则和冷链物流实训室建设的具体步骤,从而总结出冷链物流实训室建设的五个策略。

[关键词]高职院校;冷链物流;实训室;建设

[作者简介]傅 俊(1982—),男,江西旅游商贸职业学院经济管理学院物流与连锁教研室副主任,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为物流管理。(江西南昌 330100)

一、冷链物流实训室建设的背景

1.我国冷链物流发展势头迅猛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经济结构的调整,居民消费的不断升级,与冷链物流相关的果蔬、肉类、水产品、速冻食品、乳制品等农产品和血液、疫苗等医药产品的市场需求不断扩大,冷链物流也迎来了井喷式的增长。我国政府也出台了多份文件从各个方面支持冷链物流的发展,根据相关资料统计,目前我国冷链市场规模在3000亿元左右,预计到2020年,市场规模将可以达到4700亿元,年复合增速将超过20%。冷链物流的快速发展也催生了冷链物流人才的需求量逐年增加,特别是懂技术、会操作、善管理的应用型冷链物流人才更是供不应求。

2.国内高职院校开设冷链物流专业(方向)的院校逐年增多

2010年,广州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在国内第一个开设了冷链物流技术与管理专业,并依托广东物流协会冷链专业委员会,与广东拜尔空港冷链、太古冷链、夏晖冷链等行業知名企业积极开展校企深度合作、联合育人,共建冷链物流专业实习实训基地,为社会培养了一大批高素质技术技能型冷链物流人才,专业建设非常成功。近几年,国内陆续有苏州经贸职业技术学院、武汉商贸职业学院、河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安徽财贸职业学院、山东经贸职业学院、威海职业学院等十余所高职院校开设了冷链物流技术与管理专业,由于冷链物流技术与管理专业具有实践性较强的特点,大多数开设了此专业的院校均建设了冷链物流实训室,方便学生开展各门课程的实训教学。

二、冷链物流实训室建设的原则

1.与实训教学相结合

冷链物流技术与管理专业是一门综合性、实践性、技术性很强的学科,尤其注重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学生要掌握冷链物流相关设施设备的具体操作方法和注意事项。冷链物流实训室建设之前就要充分设计好相关的实训项目和流程,购买实训教学相关的软件和硬件设备,根据专业课程的教学模块开发出对应的实训资源包,同时为了提高实训效率,还要确保有较为充足的实训工位。

2.与课程内容相结合

冷链物流实训室要根据专业课程特别是专业核心领域课程的特点,将课程中实训教学的任务提炼出来,设计成实训任务工作页,分别在实训室的各个实训区域开展。例如《冷库运营管理实务》课程中的温湿度控制、《冷链运输管理》课程中的冷藏货物装车技巧、《冷链物流信息技术应用》课程中的农产品流通过程追溯、《冷链物流实务》课程中的食品真空包装,以及各种冷链物流实训软件。

3.与企业生产实际相结合

冷链物流技术与管理专业也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专业,冷链物流实训室也是连接冷链物流教学和冷链物流行业的桥梁和平台,在建设过程中要做到紧跟行业最新发展趋势,与时俱进。冷链物流实训室建设要以冷链物流管理工作过程为导向,明确专业所对应的就业岗位、作业流程、作业方法、作业对象等,结合应用于冷链物流行业的物联网、大数据、RFID、AGV自动车等最新技术,融入冷链物流职业标准,归类整合职业行动能力,确定典型工作任务。随着冷链物流行业的不断发展和新技术的不断出现,冷链物流实训室的建设也不可能一蹴而就,而是一个不断完善的动态过程。

三、冷链物流实训室建设的步骤

1.开展冷链物流行业企业调研

在开展冷链物流实训室建设之前,建设者要先开展对冷链物流行业企业的调研,特别是要选择不少于5家冷链物流行业的标杆企业开展调研,充分了解掌握冷链物流企业运营流程、运作模式、设备情况、技术应用水平等信息,根据这些信息确定实训室要采购哪些实训设备设施,能实现哪些实训功能,确保冷链物流实训室建成后的实训内容跟企业真实的工作流程和业务模式相一致。

2.成立项目建设小组

冷链物流实训室的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参与建设的部门既要包括专业所在的二级学院、教务处、财务部、设备管理处等学校各个部门成员,还要邀请职业教育专家、冷链物流行业专家、企业管理人员以及实训室建设咨询公司管理人员等社会成员一起参加,以确保实训室建设的质量。在此基础上,还要成立冷链物流实训室建设小组,由二级学院院长担任组长,负责联系协调实训室建设的相关事宜,定期召开实训室建设的会议,听取各个实训室建设参与部门的意见和建议,统筹解决实训室建设过程遇到的各种问题。小组的成员构成具体如图1所示:

3.确定冷链物流实训室建设方案

在开展完行业调研和成立项目建设小组等实训室建设前期工作之后,接下来就是要确定实训室的建设方案了,这项任务一般由专业负责人牵头来完成。专业负责人要充分听取专业其他老师的建议,结合冷链物流开设课程的实训要求,并根据建设资金预算和场地大小提出一份实训室建设方案初稿,经过项目建设小组讨论之后再形成最终的建设方案。冷链物流实训室建设方案一般都包括冷链仓储实训模块、冷链运输实训模块、冷链物流产品追溯模块、冷链物流文化展示模块以及冷链物流实训资源包模块,各个学校还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增加相应的实训模块以及定制个性化的实训模块。

四、冷链物流实训室建设的策略

1.紧密结合所在区域冷链物流产业特点

冷链物流实训室建成投入使用之后不仅要满足专业学生的实训教学需要,还要体现其开放性、社会性的特点,开展冷链物流企业员工培训、冷链业务咨询、冷链物流师资教育培训、下岗员工再就业培训和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培训,实现教学资源的充分利用,建立起开放式的教学环境。所以在冷链物流实训室建设过程中还要充分考虑本地区冷链物流产业的特点,通过调研后了解本地区冷链物流产业主要涉及的产品是果蔬、乳制品、肉制品、水产品、速冻食品、药品的哪几种类型,在实训室建设中重点体现这些产品的元素内容,做到有的放矢,避免资源浪费。

2.打造一支高水平的实训师资团队

冷链物流实训室的建设及管理需要配备一支高水平、业务精湛的实训教师队伍,才能组织各项实训教学的正常开展、确保实训教学质量。目前实训老师大多由专业理论教师兼任,专业理论教师虽然理论基础扎实,但缺乏一定的实训项目开发能力和实训指导能力,所以要加强专业实训教学师资的选拔和培养。实训教师不仅可以从物流专业中优秀的硕士生、本科毕业生中选拔,也可以从企业聘请具有丰富工作经验和技术人员来担任;还要为实训教师积极创造各种培训和学习的机会,使他们掌握行业发展的最新动态,了解专业最新技术和设备的应用,并将它们整合到实训教学内容当中,提升实训教学质量。

3.充分考虑场地大小和资金规模

冷链物流实训室在建设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建设场地的大小和資金的规模,不可能大而全,小而全,每个学校建设的冷链物流实训室都不可能涵盖冷链物流所有的实训项目和模块。应该选择重要且实用的实训项目,并结合学校具体的场地大小及分布情况,规划建设出一个场地、设备、功能、师资、产业无缝链接的最佳实训室,同时也有必要预留一定的空间以便冷链物流实训室以后的改建和扩建。

4.多与其他高职院校交流建设经验

目前,很多高职院校之间关于冷链物流实训室的建设都缺乏交流,沟通机制较为匮乏,往往都是各自规划、各自建设、各自使用,容易造成重复建设导致资源的浪费。所以冷链物流实训室建设过程中要多与其他高职院校多开展交流,互相分享建设经验和心得,同时明确自身建设的定位和目标,做到既有共性也有差异,凸显自己的亮点与特色。冷链物流实训室建成之后,要对其他高职院校开放,互惠共享,让自己学校和其他学校的老师、学生都能共享到优质的冷链物流实训教学资源。

5.引进企业开发生产性实训项目

高职院校冷链物流实训室除了满足日常的实训教学之外,还应该对社会开放并开展各项社会服务,这样既增加了社会效益,也增强了实训室自身的“造血”功能。根据冷链物流实训室建设的具体情况,可以引进1-2家优秀的冷链物流企业共同开发生产性实训项目,并且在实训室开始建设规划时就要与企业进行充分沟通,了解企业的实际需求,确保实训室的设备设施能满足企业开展运营的要求。企业生产性实训项目开展之后,还为冷链物流专业学生创造更多的实训实习岗位,让学生零距离了解企业真实的工作流程与业务模式,增强学生适应社会的能力。

五、结语

冷链物流实训室是高职院校冷链物流专业开展实训教学的重要场所,在建设过程中还要不断探索经验,使其功能不断完善,让实训室在冷链物流人才培养和专业教育中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纪正广.供给侧改革背景下江苏农产品冷链物流体系研究之四——冷链实训室建设[J].物流工程与管理,2018.(11).

[2]荣玉伟.高职院校物流实训室建设研究[J].职业教育,2016,(11).

[3]李方峻,曹爱萍,杨爱明.基于信息化教学模式的高职物流实训室建设研究[J].物流工程与管理,2016,(2).

[4]姜奕阳,郭弓平.高职物流管理专业校内实训室建设的思考——以哈尔滨职业技术学院仓储配送实训室为例[J].物流技术,2016,(2).

[责任编辑:黄贝如]

猜你喜欢
冷链物流实训室高职院校
基于物联网应用技术的实训室管理与研究
高校开放实训室管理中7S管理的应用方向
信息技术在计算机实训室管理中的应用
海南发展生鲜农产品冷链物流SWOT分析
冷链物流基础上的生鲜电商发展研究
对于药品冷链物流管理的研究
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初探
全球化背景下高职院校韩语专业毕业生就业现状分析
多元智能理论视角下高职院校体育课程评价体系的研究
浅谈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完善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