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一体化教育平台”领航地方教育发展

2018-02-26 13:13黄怀芳薛琳
广西教育·A版 2018年11期
关键词:校长学校发展

黄怀芳 薛琳

【摘要】本文论述“地方一体化教育平台”的内涵、搭建背景及搭建策略,并指出名校长搭建这种“一体化教育平台”、领航地方教育发展所必须具备的思想意识、核心素养和综合能力。

【关键词】一体化 教育平台 地方教育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8)11A-0004-05

《关于举办“校长国培计划”——2014年中小学名校长领航班的通知》指出:领航工程的培养目标是“培养造就一批具有较大社会影响力,能够在基础教育事业发展中发挥示范引领作用的教育家型校長。”本研究的目的在于通过搭建基础教育的“地方一体化教育平台”,以行动研究为主要方式,顺应当前教育发展趋势,为促进地方教育的整体性综合发展架桥、铺路和导航,带动别的学校一起探索实践,从而促进区域基础教育的发展。

一、“一体化教育”的内涵

“一体化”(Integration)指相互独立的实体通过某种方式逐步在同一体系下全面互动,相互合作,相互融合,形成协同效力,促进综合体的共同发展。“一体化”的概念,既涉及政治、经济、法律和文化,也被广泛引入教育等各个领域。我国提出并实践教师教育一体化改革目标是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此后,教育理论界便展开了对教师教育一体化多视角、多层次、多方面的理论分析与实践探索。但“一体化教育”在文章中引用较多的定义是:“以终身教育思想为指导,依据教师专业发展的理论,对教师职前、入职和在职教育进行全程的规划设计,建立起教师教育各个阶段相互衔接、既各有侧重又有内在联系的教师教育体系。”“一体化教育”多指教师职前职后教育一体化。而2010年7月《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则提出了“建立城乡一体化义务教育发展机制”,其后衍生出了“高校教育教学一体化”“特殊教育一体化”“高职教育理实一体化教育”“素质教育一体化”“高校教育产学研一体化”等“一体化教育”的新思路、新提法,赋予了“一体化教育”更具体、更广泛的意义和内涵。

本研究所阐述的“地方一体化教育平台”,有别于“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教师教育方面的一体化”,是指为了促进地区教育的发展,从本地区教育实际出发,针对地方教育在学校管理、家校联系、校际交流以及基础教育各阶段衔接方面存在的知行欠缺,根据新时期教育均衡发展的要求建构起来的,包括学校、家校、校际三个层面、九个方面的“地方一体化教育平台”。

二、搭建“地方一体化教育平台”的必要性

(一)现实依据

笔者自1992年于广西师范大学数学学院毕业,先后在柳州地区民族中学、来宾高级中学任教,所在学校均为地方重点高中。2016年由来宾市教育局组织安排,任来宾市第一中学校长。该校虽然属于地方重点高中、省级示范高中,但招生的层次与本区域其他重点学校相比,生源质量明显较低。为了提高本校教育教学质量,笔者深入本校及同类学校师生、家长中进行了情况调查,发现了几个与本校教育教学相关的、客观存在的影响地方教育教学发展的矛盾。

1.学生要求进步的诉求与学习方法不当、信心不足等之间的矛盾。在与大量学生的交流访谈中,笔者了解到:绝大多数学生都强烈要求进步,但找不到进步的方法,缺乏上进的信心,在努力的过程中毅力不够。究其原因,一是学生在求学的过程中非常缺乏系统的学习方法的指导;二是有些学生受小学、初中死记硬背、过于功利等错误方法影响太深,因此虽然高中入学成绩稍好,但由于方法不对,导致学习刻苦却成效不佳;三是学生接受较多的纪律教育,很少接受励志教育,因此得不到应有的激励,欠缺自信心和毅力。

2.学生要求进步的诉求与家庭环境保障之间的矛盾。大多数学生的智商、情商都不错,导致学习成绩不理想的一个重要原因是没有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学习品质。笔者深入探究其中原因,在调查家庭情况后得知,本校学生大多数来自农村或进城务工家庭,家长多是农民或小贩,家长忙于生计,基本不过问孩子的学习情况。单亲家庭学生和留守儿童在学生中占较大比重,且有学生在得不到基本生活保障的情况下依然艰难求学,普遍缺失家庭教育。

3.教师要求进步的诉求与培训机会少之间的矛盾。在与教师的调查交流中,笔者了解到,绝大多数中青年教师都有走出校门接受学习培训的强烈要求。但是,受客观条件等因素制约,包括城市学校在内的基础教育阶段的小学、初中和高中,教师能够外出参加培训的机会少之又少,只能靠自学和钻研来努力提高自身的教育教学水平,他们大多对自己的教育教学方法的科学性并无太多自信。

4.地方教育长足发展与基础教育的各个阶段衔接不够之间的矛盾。学生在成长过程中所接受的教育应该是一个系统科学的整体,各个阶段的教育应该相互促进、紧密联系。但现实是各个阶段学校之间非常缺乏必要的衔接。一方面,小学不懂得初中教育教学的要求,初中学校也不思考如何为学生下一阶段的成长进步做好铺垫;另一方面,高中学校不懂得自己的生源的基础情况,对于较低阶段的基础教育的要求也得不到传达;再一方面,平行学校之间的互相学习、资源共享等也没有落实好,导致对整个地域的教育长足发展造成一定的影响。

综观影响地方教育教学发展的几个矛盾的深层次原因,就在于教育资源的区域发展不平衡。如果基础教育的各地方教育资源能够均衡发展,先进教育理念和经验能及时辐射到地方各个区域,传达给学校、教师、家长、学生,这种差距就能得到一定程度的缩小,教育教学质量将在“一体化”的发展中得到整体提升。

(二)政策和理论依据

1.1999年6月13日国务院颁布的《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决定》强调:“当今世界,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知识经济已见端倪,国力竞争日趋激烈。教育在综合国力的形成中处于基础的地位,国力的强弱越来越取决于劳动者的素质,取决于人才的数量和质量。”“各地要从实际出发,改造薄弱学校,提高义务教育的整体办学水平。”

2. 2014年3月国家教育部出台的《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意见》指出:“要立足中国国情,具有世界眼光,面向全体学生,促进人人成才。”“坚持系统设计,整体规划育人各个环节的改革,整合利用各种资源,统筹协调各方力量,实现全科育人、全程育人、全员育人。”“统筹小学、初中、高中、本专科、研究生等学段(包括职业院校)。进一步明确各学段各自教育功能定位,理顺各学段的育人目标,使其依次递进、有序过渡。”“开展校长专项培训与研修,提高校长统筹学校各项育人活动的能力。充分发挥校本教研、区域教研、联片教研、网络教研等多种教研形式在提升教师育人能力中的作用。”

3.“为了一切学生,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未来”的教育理念和情怀。教育专家柳斌指出:“素质教育有三大要义。第一是面向全体学生,第二是全面发展,第三是让学生主动发展。”“面向全体学生”放在了第一位,着眼于提高国民整体素质,促进每名学生的发展是基础教育的要求。实际上,地方教育的发展直接影响地方经济文化的发展。来宾市义务教育阶段总人数约180 000人,高中阶段每年毕业生人数约16 000人,能够录取重点本科大学的人数不过2 000人。按照这些数据,我们的大多数学生将进入普通大学或直接走进社会。社会的发展不仅需要社会精英,更需要大量合格的普通劳动者。普通劳动者的素质也影响着国民素质、地方民众素质。因此,“为了一切学生,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未来”,应该是每一个教育工作者应有的教育情怀。

2015年11月,经过自治区教育厅的严格遴选,笔者有幸成为“广西基础教育名校长领航工程”中的一名学员。通过学习培训和实践研究,笔者深感自己作为“名校长工程”学员,肩负促进地方教育整体性综合发展的架桥、铺路和导航的重大责任。为此,笔者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积极开展了相关实践活动,每年为城乡各地中小学校的学生、教师、家长开展讲座累计近50场,并积极联系地方各类中小学校长共商教育教学合作事宜。经过两年多的实践研究,总结了本研究“地方一體化教育平台”建构实施的策略。

三、搭建“地方一体化教育平台”的策略

本研究“地方一体化教育平台”包括学校、家校和校际三个层面。学校只有首先提高自身的办学质量,将自己打造成名校典范,才拥有引领地方教育发展的号召力,因而第一个层面是基础。地方教育的发展有赖于家长对教育的重视和支持;地方教育能否整体进步,不能单靠一两所学校的发展来实现,而需要地方同类学校、不同学段学校的亲密协作。因此,家校层面和校际层面是搭建“地方一体化教育平台”的关键。

(一)学校层面:教育教学一体化,打造名校典范

1.办学思路一体化。校长是一所学校的灵魂。作为学校教学的领导者,校长将学校发展引向何方,关系着学校的发展大计和学生未来的成长。方向正确,内容才科学。而一所学校的办学思路,归根结底落实在“人更好的终身发展而培养”这一基本点上。“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我们的学生应具备什么样的素养”“我们的学校应当担负怎样的使命”“在培养人方面我们应有怎样的顶层设计”等,这些都是名校长应该重点思考的问题。本校把“快乐教学、智慧教学、培养有健全人格的现代人”作为核心的教育教学理念。

2.课程实施一体化。这是学校教学质量的重要保障。我们主要通过《导学案》和校本课程实现课程实施的一体化,打造宽松、愉快、有生命力的课堂。具体措施有:组织教师学习、研讨,使每位教师明确课程实施一体化的理论依据和意义;规定教师每周两节课的集体备课及集体研讨的时间;具体研讨课程内容、重点难点、学生学情、教学方法等;设计、制作、核定《导学案》;试课、研讨、打磨;统一使用《导学案》,鼓励个性化创新处理;统一检测、跟踪和反馈。课程实施一体化有利于学校教学质量的整体均衡发展,打造有品质的高效课堂。

3.教育教学评价一体化。不以学习成绩作为评价学生的唯一标准,而是基于素质教育全面发展的要求,以及2016年教育部颁布的《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全面发展人”的核心精神,本着整体性、客观性、科学性、方向性、目的性、指导性相结合以及他评与自评相结合的原则,根据学生年龄特点及各学段的育人目标和任务,对学生应具备的,能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就学生在知识、技能、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的综合表现制定出评价与自评标准。这种教育教学的一体化不仅是书面的评价,更渗透在平时的教育教学过程中以及主题班会、年级会、全校大会、国旗下的讲话等活动中,还在奖励制度中得以体现。

4.课内外教育教学一体化。我们向学生宣传一种“处处是课堂,点点是学问”的教学理念。我们将教育贯穿于课内与课外。我们的学生不仅会把教室清理得干干净净,将课桌上的物品摆放得整整齐齐,还会在其他地方,随时将地面的垃圾拾起放入垃圾箱。我们引导学生将课内阅读与课外阅读相结合;我们引导学生将课本知识与课外实践活动相结合;我们要求学生将课前的预习、课堂的学习和课后的复习巩固相结合,学会规划自己的学习。

5.教师专业发展一体化。即教师的职前与职后教育一体化,这是终身学习教育理念在教师职业发展中的重要体现。作为校长,笔者尤其强调教师的继续教育,并身体力行,参加不同时间、不同学科的研究课、示范课的听课、研讨与学习,经常给教师上主题班会课、数学教学示范课,意在培养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笔者发扬终身学习的精神,长期坚持阅读各类书籍,观看各种有价值的视频。在主题班会课上,笔者在严肃的话题间穿插富有创意的视频资料,甚至模仿热播节目《朗读者》,以一名数学教师及校长的身份,在教师和学生面前做一名深情的“朗读者”,一次次感染和打动了师生,发挥了领航作用,影响着教师专业能力的可持续发展。

(二)家校层面:传播先进教育思想,扩大社会影响

家校教育一体化。教育不仅是学校和教师的事情,更是社会与家庭所应共同承担的责任。2011年经合组织发布的报告称:学生的家庭社会经济背景正强烈地影响着其教育成功。一方面,笔者不仅要求班主任加强与家长的联系,联合家长及社会力量参与支持配合学生的教育工作,而且自己也持之以恒地以书信的形式,在给学生写《致学子们的第×封信》的同时,也给家长写了一封又一封《致家长们的第×封信》,与家长坦诚交流学生的教育问题,向社会传递先进的教育理念,以引起社会对教育事业的共同关注和大力支持。另一方面,在接待家长的过程中,通过自身的言行举止,传递文明文化意识,树立一所学校的形象、一名校长的形象。例如,无论家长身份地位如何,当需要接待面见某些家长时,笔者必定到校门迎接,亲自把家长送出大门。有一位到访家长过后与他人感慨,说本校是有情怀的学校,说笔者是一位有血有肉的值得尊敬的校长。

(三)校际层面:打造校际联盟,发挥资源优势,引领协同发展

1.帮教帮学一体化。作为广西名校长领航工程的一员,校长不应该仅是一校之长,更应该站在全局的高度,担当起搭建不同学校之间相互合作、协同发展的桥梁的职责,发挥自身各方面的资源优势,促进地区教育教学的发展。作为本地区重点高级中学的校长及数学特级教师,笔者联合来宾高级中学、来宾市第二中学、来宾市第四中学、来宾市第八中学等高中学校,通过面向全地区的数学教学示范课、主题班会示范课以及教育教学研讨活动和个别教师的指导活动,实现帮教帮学一体化。

2.平台建设与应用一体化。科技的发展与技术的进步推动了教育教学的深刻变革,教育教学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显得尤为重要,建立一体化的信息平台也成为一个重要的趋势,它影响着一个地区的教育教学发展。笔者作为本地区同类学校校长中的“长者”,联合其他多所学校的校长,向上级部门争取到了不同程度的资金支持,用以改造学校的电教系统、阅卷系统和教学信息平台,并互通有无,实行资源共享,共同开发利用平台资源。

3.阶段教育一体化。教育具有一贯性。小学、初中阶段的教育直接影响着高中阶段教育的生源质量。而学生的学习习惯、学习品质、思维习惯、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又直接影响着他们的未来成长。因此,提高高中阶段的教育教学质量,应从小学教育甚至是幼儿教育抓起。为此,笔者在加强本校建设的同时,关注并支持本地区的小学、初中阶段的教育教学工作,先后应邀走进了来宾市兴宾区实验小学、兴宾区第三小学、兴宾区蒙村乡中学、兴宾区第二中学、兴宾区第四中学、兴宾区第六中学,对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机等方面进行引领,向教师宣传先进的教育思想,为学生的健康成长铺路,为小学、初中阶段的义务教育导航。

四、名校长领航地方教育所应具备的思想意识、核心素养和综合能力

名校长在教育集团这个“航母群”中作为“领航舰”,要成功地组织搭建“地方一体化教育平台”,领航地方教育发展,必须具备一定的思想意识、核心素养和综合能力。下面笔者对名校长应有的三种意识、四种核心素养、三种必备综合能力分别加以阐释。

(一)名校长应有的三种意识

1.品牌意识。陶行知先生说过:“要评价一所学校,先评价它的校长。”从某种意义上说,一个好校长就是一个好品牌、一所好学校。校长是学校品牌形象的代言人和设计师。树立品牌意识,名校长就要内外兼修,着力打造品牌、经营品牌、维护品牌,用品牌的尺度考量学校的一切工作,用自身的成功品牌去影响带动更多教育品牌的诞生。

2.开放意识。在当今开放、多元、可持續发展的时代,名校长不应把目光局限于本校,还要胸怀宽广,放眼本地、放眼全国、放眼世界,有现代化、国际化的战略眼光。只有这样,才不会思想保守,目光短浅,封闭办学,学校的发展才能提升到更高层次,也只有这样,名校长才能真正发挥引领的作用,带动其他更多的学校协同创新,共同发展。

3.前瞻意识。名校长在地方教育集团这个“航母群”中作为“领航舰”,就应该高瞻远瞩,能敏锐、有预见性地把握未来教育发展趋势,能顺应时代的发展要求,走在时代的最前端,关注和研究当前教育发展面临的最核心、最根本的问题。要做到这一点,名校长就要有终生学习的理念,胸怀国家,放眼世界,放眼未来,密切关注世界格局的风云变化,了解国家教育政策法规,追踪学习国内外最新的教育思想和教育成果,确保思想的先进性,确保能顺应当前教育改革的新背景,确保可以抓住体现学生、学校、区域诉求的真实问题,确保问题的研究和解决可能带领别的学校一起去探索,从而实现从个人提升到改善学校、影响带动他人的效果。

(二)名校长应具备的四种核心素养

1.责任担当。高度的责任心是干好事情、成就事业的前提,是一名校长应具备的最基本的素养。当前,在教育的理想与教育的实现之间还存在着很大的差距,坚守教育理想,培养合格人才,着眼于为每一名学生的未来成长奠定基础的教育,是国家和人民赋予我们的崇高使命。面对名校长领航的期许,我们应站在教育改革的潮头,勇于担当历史的使命,接受时代的检验和挑战,以高度的责任感和紧迫感聚精会神抓教育,一心一意育英才,竭尽所能促发展,以饱满的热情,全力以赴带好一支队伍,做强一所学校,育一批人才,兴一方教育,旺一方文化。

2.人文底蕴。校长是学校文化的精神引领者,一个名校长应该是知识型、专家型和学者型的校长。名校长应该有着根植于内心的深厚的文化底蕴,彰显一所名校的审美情趣和人文情怀。名校长应既通晓“道法自然,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又具备“自强不息,刚健有为”的道德修养;既通晓“仁者爱人,尚中贵和”的治理之道,明了“经世致用,知行合一”的实践之理,又能够运用中华民族特有的文化基因和价值理念去影响和提升一所学校、万千师生、一个地方的文化层次。

3.实践创新。有人说,评定名校长的标准不再是看写了多少篇论文,出了多少本专著,而是看他如何将实践与理论知识运用于教育,培养出了怎样的学生。《中国学生核心素养》中规定了“实践创新”这一内容,只有具有实践创新素养的校长,才能打造出有着创新品牌的学校,才能培养出具有实践创新能力的学生。一位名校长应该是实践创新的榜样与典范。名校长的实践创新主要是引领办学模式的创新、课程设置的创新、教育教学的创新。创造适合每一名学生、每一所学校的教育,是创新时代名校长的使命和职责。

4.科学精神。教育发展需要变革,教育变革不能仅凭热情和情怀,更需要科学的精神作为指导,以客观的态度对待教育教学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运用科学的方法开展科研活动,以严谨求实的作风落实具体工作。“不唯上,不唯书,只唯实”,唯有如此,我们的教育教学工作的高能效、高质量才有所保障,我们的“名校长工程”才能真正发挥其效能。

(三)名校长领航地方教育应具备的综合能力

1.卓越的组织协调沟通能力。领航工程的目标是,培养造就名校长的示范引领作用,在基础教育事业的发展中,为地方教育发展架桥、铺路和领航。这一目标的实现,一定程度上取决于所培养对象是否具备架桥、铺路、领航所应有的组织协调和沟通能力。卓越的组织协调沟通能力,可以迅速在校内外建立起上下级、兄弟学校之间真诚相待、相互尊重、互相帮扶的深厚情谊,为成功搭建“一体化教育平台”、领航地方教育提供可能。实践证明,这种卓越的组织协调沟通能力形成的关键是“敬”。当我们校长能够放下架子、放下面子,做一个正能量、热心肠的温暖的人,尊敬你所接触的下属、同辈、上级及长辈,贺有喜,吊有悲,急人难,以诚信换诚信,你将获得最真情的回馈和最广泛的支持。

2.迅速激发群体热情活力的能力。我们教育事业的生命之树能否长青,我们的学校能否取得长足进步,我们的学生能否焕发青春的智慧,还在于校长这一学校的灵魂人物能否成功激发本校师生群体、“一体化”校际联盟积极参与的热情和活力。笔者原为来宾高级中学副校长,受上级委派到来宾市第一中学担任校长一职,到任之后,以热情激发热情,以勤奋激励勤奋,以创新激起创新,以恒心鼓励恒心,通过短短几个月,迅速扭转了这所学校的低迷状态。现在的来宾市第一中学,在教室的课堂教学中,在“国旗下的讲话”等集会上,在培优主题班会上,处处焕发生机活力。有这么一个细节:在高考百日誓师大会进行到学生分班列队奔跑穿越“成功门”这一环节时,有学生不小心弄翻了红地毯,那一刻,有男老师,有女老师,有青年教师,有中老年教师,他们不约而同伸手前往意欲理平地毯。这一幕,被摄影记录成为永久美好的记忆。这是学校老师上下同心、同心同德的表现,群体的凝聚力、热情与活力可见一斑。

3.发现及发挥人才优势的能力。一个人的能力是有限的。一个优秀的领袖不会凡事亲力亲为,而是统领大局、统筹管理,善于挖掘个人长处,使人尽其能、人尽其才,最大程度地调动各方面的力量,使众人心朝一处想,力往一处使,使群体形成强大的合力。

综合考虑本研究的目的、方案、实践过程及效果,所得结论如下:(1)搭建“地方教育一体化平台”,不失为名校长优质工程,是一个整合优势资源,真正发挥名校长示范、引领作用的有效方案;(2)三个层面九个方面“地方教育一体化平台”的搭建方案的提出,厘清了各种“一体化教育”方法之间的关系,进一步丰富了此概念的内涵,也是它在又一新领域(名校长工程)创造性的运用;(3)实现搭建“一体化”平台、领航地方教育目标的名校长应该具有的思想意识、核心素养和综合能力的观点,既与他人的观点有吻合之处,也有自己独立的思考,源于实践经验的总结;(4)实践与研究尚在初始阶段,虽有成果呈现,但需要进一步学习、实践和探究。

(责编 秦越霞)

猜你喜欢
校长学校发展
迈上十四五发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牌”
砥砺奋进 共享发展
校长的圣诞节这花是你的吗?(一)
改性沥青的应用与发展
学校推介
论校长的修养
“会”与“展”引导再制造发展
好校长是怎么炼就的?
校长给力“九个一”
I’m not going back to school!我不回学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