擦亮家校合作新名片,打造有温度的教育共同体

2018-02-26 12:52林彩英
新教师 2018年12期
关键词:共育家校家长

林彩英

苏霍姆林斯基说:“教育的效果取决于学校和家庭影响的一致性。”家庭是孩子温暖的港湾,是孩子成长的最后一道防线。为帮助家长认清现状,唤醒家庭教育的意识,我们树立家校“共生教育”理念:“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这是自然的和谐;“德行智趣共生,生师家校共荣”,这是家校的和谐。本文结合福建省平潭流水镇中心小学实际情况,探讨打造有温度的教育共同体的方法与策略。

一、家校合作共生——激活教育细胞

曾几何时,家校之間筑起了一道无形的墙。2015年9月,我们对全校1800多名家长进行了问卷调查,发现家庭教育状况良莠不齐,家长构成多元化、差异化,教育经常遭遇“5+2=0”的难题。家长与教师之间相互推卸教育责任,共育意识不强。更有家长对某些教师授课、处事方法不满意,直接到学校请愿,要求学校更换教师。凡此种种,不一而足。家长对学校、教师缺乏信任,教育生态存在“水土流失严重”的问题。教育责任和界限不清,学校教育被“神化”,家庭教育被“弱化”,社会教育被“异化”,教育成了“跛脚”教育。因此,构建良好的家校沟通,是有效合作的前提和基础。

1. 从方法上把传统的家访与现代教育理念、现代信息技术结合起来,通过线上与线下相结合,实现基于“互联网+大数据”的家访。通过家校互通平台、微信、班班通等现代化工具,积极开展家校互动,让家访没有距离、没有边界。

2. 从内容上改变传统的送成绩单式、告状式家访,现代家访不仅要送爱心、送温暖、送喜报到家,更要送理念、送政策给家长。

3. 从形式上改变集中式家访模式,采用因事因生开展个性化家访,不仅仅教师进家入户,也邀请家长进校入班,建立互访机制,发挥家长委员会作用,构建家校互联互通的交流渠道。

二、家校合作共育——激活教育磁场

1. 经验型家长论坛。通过调查访谈和班主任的力荐,我们邀请在家庭教育中有经验的家长在年级家长会、班级家长会、学校各级各类现场活动进行互动和交流,还让家长给家长上课。“书香家庭”的创建沙龙,把创建的经验与老师和家长们分享;“我的育儿经验”是我们每届的家长学员学习后的作业;“学生成长手册”“家教家规”的实施,是我校在综合评价方面的又一项探索。通过一个阶段的实施,我们再请来家长,悉心指导孩子制作,并请感悟较深的家长进行现场指导和经验分享。

2. 专长型家长课堂。专长型家长课堂,其蕴涵的课程资源和师资力量可以说是有潜力、具生机、涵丰富的教育资源,这是传统的教科书所无法替代的。如学校因地制宜利用每周二、四下午组织家长开展读书沙龙讲座活动,取名为《相约幸福书苑——寻根,做一名智慧家长》。为了使家长课堂顺利进行,学校安排家庭教育指导师,维持教学秩序,协助工作开展。再如学校教导处根据实际,制订了“相约星期五拓展性课程方案”,每次活动精心组织,注重过程监测和活动反馈,并边实施,边调整,边提高。目前,学校还开设了亲子诵读、书法班、古筝班、舞蹈班等亲子课程,受到了师生们的欢迎和社会的好评。

3. 义工型家长服务。随着学校办学规模的不断扩大,学校安全管理日益繁重。于是,一支由各年级家长代表组成的“护校志愿队”,开始了每天放学后维持秩序和交通安全护送路队的任务。“护校志愿队”每天佩戴绶带,俨然成为校园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学校还成立了师生成长社团,如家庭教育讲师团、文明家园志愿者、超市管理、教育促进会等,形成家校四级联动,无缝对接。

家校合作共育的优势,在于实现了资源的开放、共享、互补。学校的图书馆、学习吧为家长免费开放,为他们的终身学习提供便利;家庭、父母向学校敞开,经常与学校协商、沟通,让学校指导家长学习掌握科学的教育方法,营造有利于子女健康成长的家庭环境。我们通过一体两翼,联动共育,谋求多元主体的互联共育,为学生成长提供更加宽广的空间和可能,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发展。

三、家校合作共情——让教育服务千家万户

1. 家长开放日,助力“幸福校园”建设。每年“五一”返校后这一周,我们开展了家长开放日活动。活动中,让家长走进课堂,与孩子共读一本书、共上一节课,了解孩子的课堂情况。同时还开展了家校互动,共话校园文化建设。在课堂开放活动后,带家长参观校园,在感受孩子们快乐成长的同时,也让家长提一提“我的校园文化建设意见”,为学校的校园文化建设出谋划策,助力学校“美丽校园”建设。我校家校合作日趋常态化、制度化、规范化。如今家长的核心素养有所提升,关爱缺位有所改善。学校大型活动都能见到家长的身影,如“六一”文艺汇演,家长老师学生同台起舞,表达对孩子的关怀与希冀;行风监督中,家长参政议政,成为学校的第三只眼。

2. 亲子活动,助力学校“感恩教育”。我校以构建“有温度”的家校育人共同体为目标,用“五个一”工程手把手带动家长成长:一学期听一次家庭教育讲座,读一本家庭教育专著,上交一份家长课堂笔记,分享一次家长读书沙龙活动,每周至少一次与孩子进行真心沟通交流。期末时全部完成的可以参与学校的“智慧家长”评选活动,选上智慧家长的在“六一”进行表彰,父母和孩子携手走上领奖台。

学校通过创设全员、全面、全程育人的良好环境,形成了家校合作的新机制,让多元化、科学化、规划化家庭教育走进社区服务千家万户,推动家长参与教育的行为由被动到主动,学有良校,家有良教,提升了家长的核心素养。行为上——形成了讲文明、敢担当、行民主、严律己良好品行;爱好上——养成了乐学习、善创新、爱阅读、喜运动的良好习惯;方法上——运用了讲原则、能放手、会宽容、懂激励的良好策略。从而改善家庭关系,助力家长成长,构建教育共生体,促进家校和谐发展。

家如清晨旭日,予孩子温暖和陪伴;校如雨露养料,滋润孩子美好的内心世界。唯家校携手合作,方能让孩子在四方天地中自由呼吸。家校合作——打开校门做教育。借外力冲击,在平稳中创造沧海之变。让教育从自我封闭的孤独堡垒,变成千帆竞发的澎湃海港……这并非痴人说梦,而是已经成为千百万新教育人每天的行动。

(作者单位:福建省平潭流水镇中心小学 责任编辑:朱蕴茝)

猜你喜欢
共育家校家长
家园共育·优秀幼儿园亲子活动展
家校社共育,推动“双减”有效落地
Home-school Cooperation Makes Our Party Branch Activity Colorful 家校共建为党庆生
家园共育·优秀幼儿园亲子活动展
家长日常行为规范
我心中的好家长
家园共育·优秀幼儿园亲子活动展
家长请吃药Ⅱ
家访是家校联系的"润滑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