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学中运用信息技术提高学生探究能力浅议

2018-02-26 12:52赵眉
新教师 2018年12期
关键词:手段习惯信息技术

赵眉

在语文教学中,存在教师重主导轻主体,重灌输轻交流,重知识轻能力,重结果轻过程,导致学生自主学习、主动探究能力较差的现象。在信息技术高度发达的今天,互联网所带来的巨大的信息量和强大的共享资源,给课堂教学提供了一切可能实现的手段,也突破了教育在时空上的局限,为学生学习的个性化、自主性,学习方式的多样性,学习习惯的养成提供了有力的保障。现代信息技术与语文深度融合,一改过去单调抽象的教学模式,开阔了学生的视野,改变了学生的学习方式,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让学生的探究能力得到提升。

一、运用信息技术手段,提高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

众所周知,课前预习和课后复习对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有很大的作用,可以减少学生对教师的依赖,增强学生学习的独立性,改变学生被动学习的局面。运用信息技术手段,可以使学生从枯燥预习、应付复习变为自主探究学习。

1. 搭建网络学习平台,养成探究习惯。

教师搭建全班共享的网络学习空间,利用家校通、人人通平台、班级微信平台等,向学生提供学习的素材。根据学生差异性,分层提出预习以及复习的要求。从通过查阅工具书了解字词,到根据预习提示完成思考练习,再到拓展提高练习。学生根据自己的能力,自主选择预习要求,这样就能较好地完成学习任务,体验成功的喜悦。学生在预习中碰到困难,可以查找答案或寻求帮助。对于预习和复习的作业,学生可以运用网络答题、语音输入传送、拍照上传等方式,随时随地完成,方便快捷。学生还可以根据教师提供的教学微课,进行翻转课堂学习。学生在家先以手机观看教学微课,消化教材,并做完相应的测试题目,然后在网上互评讨论,养成提前预习和复习的习惯。教师也可随时查阅批改学生预习作业,进行有针对性的辅导。学生还可以根据教师课后上传的上课笔记或上课时电子白板批注转化成的文件,进行及时的复习巩固,养成复习的习惯。网络学习的时间、空间更灵活,随时有来自教师、网络同伴的答疑解惑,学生提高了学习效率,增强了学习自信心与自觉性。

2. 建立班级网络空间,展示探究成果。

除了搭建网络学习平台,还可以建立班级网络空间。在班级网络空间上,学生可以自由地发表意见和看法,对上传的优秀作业、优秀习作、语音视频借鉴学习,并互动点评。平日不善于面对面交流的学生也可以利用班级空间上传的资料,如小故事、小笑话、智力游戏等,丰富学习内容,提高学习兴趣,并养成与人分享、与人交往的好习惯。当然,网络方便学生学习之余,也容易让他们沉迷于网络,因此,班级网络空间应让家长也参与进来,家校共同引导、监督,合理安排学生上网时间。除此之外,还要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展示学生探究成果,满足学生展示自我的需要,增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二、运用信息技术手段,提高学生合作探究的能力

传统的语文教学往往多是教师讲解,学生被动接受,学生容易丧失学习兴趣,学习的自主性难以充分发挥。现代教育技术的运用,对培养学生认真听讲、主动参与、深入探究的学习习惯起到了非常大的帮助。作为语文教师,应该学会寻求多种信息技术手段来与语文学科相融合,从而处理好教和学的关系,让信息技术手段为学生的学习出一份力。

1. 运用信息技术交互式功能,让学生学会倾听。

现代信息技术运用丰富多彩的声光电技术,这让本来就喜欢形象的东西以及感官刺激的小学生更能以愉快的心态、浓厚的兴趣去研究探索。同时,交互式电子白板的书写、绘画功能让学生边想象边思考边动手;过程回放功能让学困生能重温学习过程,理清学习脉络;拖放组合功能有助于学生了解文章内容或知识的内在联系。这些都能促进学生养成边倾听边思考的习惯。

在以往课堂上,只知道教师教了什么,而学生学会了什么,学生是否掌握了知识与技能就不是很清楚了。而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则可以改变原来以教师为中心的授课模式,进行分层次的教学,让不同学生有不同的任务要求。每个学生都要拍照上传,及时反馈。每个学生都要按动选择器选择,甚至连小组活动中的“一言堂”都变成随机抽取反馈。教师运用反馈器,及时收集信息,汇总数据,了解每个学生的学习效果。这使得每个学生都成为了课堂主人,每个学生都没有懈怠的机会,都必须进行思考,与他人分享经验,比较异同。这样,学生认真倾听,深入探究的能力就会增强。

2. 打造信息技术下的智慧课堂,让学生主动参与。

利用信息技术形成的智慧课堂是以任务为驱动,倡导的是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逼着学生必须要养成主动参与学习的习惯。在课堂上,人机对话,交互性很强;分层次教学,练习、测评等都是由学生自己独立完成,做到了因材施教。智慧课堂提倡小组合作学习,一改以往由学习好的学生唱主角的状态,变成人人都能参与,人人都能总结。小组讨论中,利用电子白板拍照上传的功能,让每个学生将想法写在便利贴上,然后贴在小组展示板上,通过拍图上传。视频展台方便对照和比较,学生互相都能看到彼此的思维成果。学生的自尊心和好胜心促使他们不允许自己懈怠,于是更积极、更主动地去学习、去分享。同时,智慧课堂中的及时反馈、适时评价、小组比赛,也给学生主动学习提供了很好的助力。因为小组合作讲求的就是合作探究,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任务,每一个人都有可能被随机抽选到,每一个人都有可能去汇报成果。为了让自己的小组赢,学生会更用心地自学,相互沟通,相互帮助,达成共识。这样,就有助于学生改变学习方式,养成主动参与合作探究的习惯。

三、运用信息技术手段,推进学生延伸探究的能力

无缝学习是信息技术给教学和学习带来的最大帮助,它打破了时间和空间转换、隔离的限制,使学习不再有课前课中课后之分,可以连贯持续地学习。运用信息技术手段虽然能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使学生养成主动探究的习惯,但这习惯的养成还需要教师做到信息化教学的常态化,即教师在课堂上不仅要熟练掌握各种信息化的教学设备,而且要经常使用这些设备,而不能只是上公开课的时候才用。只有这样,学生才能随时随地都能感受到信息技术手段在日常学习中的运用,从而养成自主学习、自主探究的习惯。

总之,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进行语文学习,学生真正成了学习的主人,教师要适时予以引导、组织,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从而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

(作者单位:福建省福州市龙津小学)

猜你喜欢
手段习惯信息技术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创新执法手段,提升执法能力
限行不是手段 立法才是根本
逻辑接续及其表达手段
临机的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