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揣教育理想的非理想主义者

2018-02-27 05:56
新课程教学(电子版) 2018年12期
关键词:理想主义者闯红灯草坪

杨 霖

美好庄严的开学典礼之后,一群可爱自由的小朋友有的冲进教室,有的活跃在校园里,那会是怎样的一番情景呢?此时,我更愿意把二年级的孩子比喻成小天使,而一年级的孩子就像一个个可爱的捣蛋鬼,让人又好气又好笑,校园的每一个角落都成了他们肆意生长的沃土。走廊里急速奔跑,大喊大叫;草坪成了他们捷径穿越和追逐打闹的有利地形;钢琴上挤满了无数双手,胡乱按出极难听的噪声;校园书架上的漂亮绘本被扔了一地;还有许多哭着不进教室的孩子等着安慰……这就是小学开学的真实场景。

我们需要教育的力量,需要规则的培养。一个可爱的小女孩被我第三次叫她排队弹琴时,她气呼呼地骂我是坏老师;一个踩草坪的小男孩被我大声喊出来时很不服气地问我“你是老师吗?”还有家长反映说孩子不喜欢学校,因为,老师太严了,要求太多,所以孩子哭着不上学……我想对家长们说,班有班规,校有校纪,慢慢孩子会适应的,也需要孩子去适应这样的要求和校园生活。也许,孩子在上小学之前所在的幼儿园秉承了尊重儿童自由发展的理念,提倡放养教育,让孩子更自由生长等。这些理念我都认同,可也许我们许多家长只了解到一些幼儿园教育的局部现象,甚至只是择其所好有所取舍地理解并接受。

在现实教育中,尤其是在家庭教育中,我们往往会对一些问题的判断本末倒置。我们把闯红灯、逃车票、撒谎和逃避责任等看作是小事——“没关系,小孩子嘛……”有的家长反而还会允许并示意孩子可以这样去做(“不就是占点小便宜吗?”)。试想,如果闯红灯这样事关生命安全的交通规则都要去违反,那么孩子还会有什么不敢去违反的呢?也许你认为的区区小事却正是被社会公信体系所认为的严重大事,它们其实也是做人做事的基本准则和道德底线。

不要简单地把规则培养理解为约束教育,也不要狭隘地把社会交往能力的训练理解为驯化,更不要错误地把集体生活和学习的公共要求理解为不给予自由。没有高度的自制,哪来高度的自由。尊重、遵守规则是一个社会人的基本素养,也是孩子成长的价值体现,更是社会文明程度的标志。我们教育工作者虽然时时怀揣教育理想,但我们也是非理想主义者,在问题丛生的现实世界里,我们不能总是抬头仰望理想的星空,还要辨清是非对错,务实笃行,陪伴孩子成长。

猜你喜欢
理想主义者闯红灯草坪
理想主义者的宝贵
打 车
避免跟车闯红灯的地面车道线
草坪理发
“我不再闯红灯”
曝光闯红灯行人值得借鉴
理想主义者是世界上的盐
我们都爱大草坪
理想主义者=爵式音乐=爵式人生
爱护草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