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导睡眠检测仪的临床应用及护理干预方法探究

2018-03-01 12:49颜文静杨带兰吴娟娟
关键词:失眠症电极障碍

颜文静,罗 隽,杨带兰,吴娟娟

(南宁市第五人民医院,广西南宁 530001)

失眠症是一种以失眠为主的睡眠质量下降,包括难以入睡,睡眠不深、易醒,多梦、早醒、醒后不易入睡,疲乏或白天困倦。失眠可引起患者焦虑、抑郁或恐惧心理,导致精神活动下降,妨碍社会功能。是最常见的睡眠障碍。对患者正常工作和生活均带来严重影响,尤其是部分患者伴有焦虑症,常会加重失眠病情,也会对临床护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多导睡眠检测仪(PSG)是检测睡眠障碍疾病的“金标准”,为临床治疗方案的选择和疗效评估提供指导性依据,但在PSG监测过程中,常易发生监测结果失真或监测失败,继而影响PSG合理诊断[1]。对此,本文将对近年我院睡眠障碍病区收治的50例非器质性失眠症伴焦虑状态患者在PSG监测中开展优质护理管理,并取得满意的护理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4年1月~2016年12月我院睡眠障碍病区收治的非器质性失眠症伴焦虑状态患者50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29例,女21例;年龄28~65岁,平均(47.6±2.4)岁;病程6个月~8年,平均(4.2±1.8)年。所有患者均符合《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第3版)》(CCMD-3)原发性失眠症的诊断标准[2],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7分,焦虑自评量表(SAS)均≥50分;排除器质性失眠症、伴有其他严重精神疾病、既往有脑部手术及癫痫病史、意识障碍、言语交流障碍。采用随机数字量表法将其平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5例,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1.2.1 PSG仪监测应用

所有患者均行PSG监测,采用北京怡和嘉业公司生产的YH-2000A多导睡眠监测仪,连续记录7~9 h,监测内容包括脑电图、眼动图、下颌肌电图、口鼻气流、胸腹式呼吸运动、血氧饱和度、心率、鼾声等,将监测数据上传至计算机,采用监测系统配套软件进行数据分析,并采用《睡眠图描记与分期国际标准》对睡眠图描记和各睡眠期划分进行判读。

1.2.2 护理方法

对照组予以常规监测护理干预,如监测前排查监测对象;监测中将PSG仪与身体各相关部位相连接,并注意患者在PSG监测下的实时情况;监测后,采集相关监测指标,并进行具体分析。

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开展优质护理干预,具体操作如下:(1)健康教育。对患者讲解应用PSG监测的目的和意义,以提高患者对睡眠障碍监测的主观能动性;详细告知PSG监测的各项注意事项,如睡前不宜过饱、过饥,晚餐少饮水;告知若有起夜小便,需在起床和卧床时保持动作缓慢,必要时可呼叫护士帮助。(2)心理护理。多数患者由于受到失眠疾病的影响,容易产生焦虑等不良情绪,对治疗和护理容易产生怀疑,进而影响检测的依从性。护理人员应主动与患者进行沟通,了解患者心理状态,并予以必要的心理疏导,以解除患者焦虑状态,并告知PSG监测全程是无痛、无风险的,以消除患者不安焦虑的心理,使患者积极配合监测;同时,对高龄或女性患者,可允许专人陪伴,以减轻患者因孤独产生的焦虑情绪。(3)舒适护理。满足患者睡眠习惯和睡前正当要求,如睡前看书、听音乐,为患者调整枕头的高矮、床垫软硬、被褥薄厚等;为患者提供一个舒适的睡眠环境,确保监测室隔音、遮光,以利于促进患者入眠,从而提高监测的准确性。(4)监测中护理。为避免脑电信号丢失,需清洁局部头皮区油脂和角化层,并在放置电极前,将导电膏涂抹在粘贴头皮区周围的头发,以免头发引起阻抗干扰;为避免口鼻气流信号丢失,需在口鼻气流导联时观察是否充分地与气流接触,并用医用胶布将近鼻部导管固定在脸颊,将鼻导管勾在患者耳朵上,以充分固定;为避免眼电和下颌肌电信号丢失,需将电极线都充分固定在头部,再将电极导线收拢在身体一侧,并在头部将电极线保留足够长度,以免夜间体位变动时,参考电极发生脱落;为避免胸、腹带信号丢失,要求胸、腹带系紧,过松的腹带易导致滑脱,并将腹带系于呼吸胸腹运动最高膨隆处;为避免SpO2信号丢失,需将传感器的发光部分中心、吸光部分中心及指甲中心,三者呈一条直线,并将SpO2探头的引导线固定在腕部。

1.3 观察指标

(1)观察对比两组监测失败原因;(2)记录两组护理前后心理状态。

1.4 疗效评定标准

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定焦虑状态[3],共20个项目,采用4级评分标准进行评分,将20个项目的各个得分相加得粗分,粗分乘以1.25得标准分,SAS标准分的分界值为50分,得分越高,焦虑状态越严重。

1.5 统计学方法析

采用SPSS 19.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计数资料以百分数(%)表示,采用x2检验;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两组监测失败原因比较

观察组PSG监测失败率为8.2%,低于对照组的30.6%,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护理前后焦虑状态比较

观察组护理干预后的SAS评分低于干预前(P<0.05);对照组干预前后S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两组干预后的SAS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1 两组监测失败原因比较[n(%)]

表2 两组护理干预前后SAS评分比较(±s,分)

表2 两组护理干预前后SAS评分比较(±s,分)

注:与干预前比较,*P<0.05;与对照组比较,△P<0.05。

组别n干预前干预后观察组25 62.52±4.81 36.48±3.07*△对照组25 61.04±4.34 57.39±3.83

3 讨 论

失眠症伴焦虑状态是临床最常见的睡眠障碍,且呈逐年上升趋势,影响患者的工作和生活质量。PSG是当今睡眠障碍研究的基本手段,有助于失眠程度的客观评价及失眠症的鉴别诊断。应用PSG可详细准确地记录患者睡眠状态下的生理信号,并经微电脑对有关讯号进行收集、整理和分析,评估患者失眠症的类型、严重程度,为临床诊断提供有价值的信息[4]。然而,患者在监测过程中因电极导电不良、体位多变等因素影响,常导致监测结果失真或监测失败,此外,此类患者常伴有焦虑状态,这就对PSG临床护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本研究中,对失眠症伴焦虑状态患者PSG监测时开展优质护理干预,通过对患者开展健康教育,告知患者PSG监测的目的、意义及注意事项,以提高患者PSG监测的依从性,对伴有焦虑状态的患者,针对患者的心理问题开展心理疏导,以缓解焦虑状态,同时,还需根据患者睡眠习惯,满足患者正当需求,以此改善患者心理状态[5];此外,还需严格按照仪器操作说明,正确安装电极,预防各生理信号丢失,保证PSG监测质量[6]。

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PSG监测失败率为8.2%,低于对照组的30.6%(P<0.05);且观察组干预后的SA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结果提示,优质护理干预有助于进一步提高PSG监测质量,并可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

综上所述,对失眠症伴焦虑状态患者开展PSG监测,能真实地反应患者的睡眠情况。有助于评价睡眠障碍,且在此期间开展优质护理,有助于提高监测成功率,并可改善患者焦虑状态,值得临床应用和推广。

猜你喜欢
失眠症电极障碍
神门、三阴交配伍对失眠症睡眠质量和血清GABA、5-HT的影响
全陶瓷电极可用于锂离子电池
电极反应式的书写方法
针对电极事故的控制系统方案应用
跟踪导练(四)2
内向并不是一种障碍
跨越障碍
浅谈蒙医诊治失眠症
蒙药结合艾灸治疗失眠症疗效观察
蒙医药治疗失眠症30例临床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