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续刚构桥贝雷梁与碗扣件组合支架法施工技术

2018-03-01 01:20李海涛
建筑机械 2018年1期
关键词:刚构方木贝雷梁

李海涛

(中铁十八局集团北京中铁大都工程有限公司,北京 102600)

在一些跨越障碍物的现浇箱梁的施工中,满堂支架无法应用,本文结合某桥的现场施工情况来介绍贝雷梁+碗扣支架这种混合支架应用时的情况。

1 工程概况

京承高速公路三期工程第14合同段横城子桥长92m,中心里程为K122+925.00,设计为16+2×24+16m连续刚构桥。该桥跨越下覆岩溶区段和地表软土、松软土、弃填土区域。

该桥连续刚构梁体采用支架法施工,支架采用贝雷梁支架,支架设3个支墩。支墩基础开挖至粉质黏土层后,分层回填石碴,每层均用冲击夯夯实处理或用振动压路机压实,上铺4块6m×1.5m×15cm的钢质路基板作为支墩基础,支墩上设落架砂箱。刚构梁梗肋段在承台上放置贝雷片,上搭设钢管支架,钢管支架顶设顶托,顶托上铺10cm×15cm的横向方木,横向方木上铺间距20cm、10cm×10cm的纵向方木,上铺竹胶板,刚构梁1.35m高正常梁段贝雷梁上铺间距30cm、10cm×10cm的横向方木,上铺竹胶板,侧模采用竹胶板后背间距30cm的竖向方木,其后沿高度方向设置2道对拉杆,支架详细结构见图1。

图1 支架平面示意图

2 施工工艺

支架法施工工艺流程见图2。

图2 支架法施工工艺流程图

3 支架搭设

3.1 底板横肋

贝雷梁顶横向分配梁(横肋)采用I18,横梁及箱室变化处间距60cm,正常段间距90cm,单根方木长度9.0m,I18与贝雷片顶以铁丝绑扎连接牢固。之后采用1~6cm厚、10cm宽木板根据梁底横坡调节横肋顶面标高,经测量复核无误后安装纵肋。

两侧翼板底横肋各采用单根10cm×10cm方木,间距90cm。

3.2 底板纵肋

横肋顶铺设10cm×10cm方木作纵肋,底板两侧倒角100cm范围及腹板纵肋间距20cm,其余部位40cm。纵肋与横肋之间采用铁钉固定牢固。

3.3 外模

底模采用中间宽1.22m、两侧各2.44m宽、18mm厚竹胶板拼装,板缝之间采用107胶水粘结,竹胶板与纵肋采用射钉连接牢固。预压完成后调节底板面标高,重新固定后画出与阴角模板之间的连接线,裁去多余竹胶板。

腹板采用1.22m宽、2.44m高、18mm厚竹胶板拼装,模板外侧水平肋板采用10cm×10cm方木,间距30cm,靠底板阴角模板处间距适当加强。竖肋采用两根φ48×3.5无缝钢管并排布置,采用蝴蝶卡连无缝钢管作斜撑,每0.9m布设一道,每断面设3~4道斜撑。

3.4 翼板底碗口架施工

立杆采用1.6m长LG-180型,顶杆采用0.9m和0.6m长两种规格,横杆采用0.6m和0.9m两种规格。

立杆横桥向间距0.6m,纵桥向间距0.9m,横向及纵向横杆步距0.9m。

碗口支架为定型支架,安装时需确定起始安装位置,根据现场测量数据计算出立杆底面标高,利用可调底托将立杆底面标高调平,避免局部不平导致立杆不平悬空或受力不均。

横向剪刀撑每隔2.7m设置一道,左右侧对称布置;纵向剪刀撑设2列,即靠近腹板处和靠近外侧贝雷梁处。

4 荷载计算

作用在模板、方木、贝雷梁支架上的竖向荷载主要有:现浇砼、钢筋、模板、方木,翼缘板及墩顶梗肋段钢管支架自重,施工人员,施工料具运输、堆放荷载,倾倒混凝土时产生的冲击荷载,振捣混凝土时产生的荷载[1]。

每平方刚构梗肋段梁体重:q1′=26kN/m3×2.05m=53.3kN/m2;

每平方正常段梁体重:q2′=26kN/m3×1.35m=35.1kN/m2;

每平方翼缘板重:q3=26kN/m3×0.3m=7.8kN/m2;

每平方施工人员、施工料具运输、堆放荷载:q4=2.5kN/m2;

每平方泵送,振捣混凝土时产生的荷载:q5=3.5kN/m2;

每平方竹胶板荷载:q6=1×1×0.015×8.5=0.128kN/m2。

荷载分顶系数见表1。

表1 荷载分顶系数

5 模板计算

梗肋段底板荷载组合:q=1.2×(53.3+0.128)+1.4×(2.5+3.5)=72.5kN/m2;

正常段底板荷载组合:q=1.2×(35.1+0.128)+1.4×(2.5+3.5)=50.7kN/m2;

翼板荷载组合:q=1.2×(7.8+0.128)+1.4×(2.5+3.5)=17.9kN/m2;

侧模侧压力组合:q=1.2×1.35×25+1.4×3.5=45.4kN/m2。

5.1 竹胶板验算

5.1.1 梗肋段

梗肋段底板竹胶板下方木间距0.2m,竹胶板净跨径l=0.1m,考虑竹胶板的连续性,取1.0m的板条作跨径l=0.1m的连续梁计算[1]。

梗肋段底板均布荷载为q=72.5kN/m2×1.0m=72.5kN/m

强度计算:

跨中弯矩

M=0.1ql2=0.1×72.5×0.12=0.073kN·m

弯曲应力

5.1.2 正常梁段

正常梁段底板竹胶板下横向方木间距0.3m,竹胶板净跨径l=0.2m,考虑竹胶板的连续性,取1.0m的板条作跨径l=0.2m的连续梁计算。

正常梁段底板均布荷载为q=50.7kN/m2×1.0m=50.7kN/m

强度计算:

跨中弯矩M=0.1ql2=0.1×50.7×0.22=0.2kN·m

弯曲应力

挠度计算:

5.2 方木验算

5.2.1 竹胶板下10cm×10cm方木验算

根据梁体重力分布,方木受力在梗肋段底板部位,q=72.5×0.2=14.5kN/m,在正常梁段底板部位,q=50.7×0.3=15.21kN/m,则方木在正常梁段底板受力最大,按跨径l=0.9m的连续梁计算[3]。

5.2.2 梗肋处横向10cm×15cm方木验算

方木为10cm×15cm,跨径l=0.6m,作连续梁计算。

6 支架计算

6.1 钢管支架计算

支架钢管采用φ48×3.5mm,截面积A=4.89×102mm2,惯性矩I=1.215×105mm5,抵抗矩W=5.078×103mm3,回转半径i=15.78mm。

梗肋处钢管支架横向间距60cm,纵向间距90cm,则单根钢管最大受力为P=72.5×0.6×0.9=39.15kN。

抗压强度计算

σ=P/A=39.15×103/4.89×102=80MPa<[σ]=215MPa。

横杆步距为0.6m,长细比λ=l/i=38<100,则立杆稳定性满足要求。

6.2 贝雷梁支架计算

根据刚构梁的截面特点,刚构梁荷载主要集中在底板10m宽范围,据前荷载计算,q=1.2×(35.1+0.128)=42.3kN/m2,12片贝雷片自重q=10.8kN/m,考虑为均布荷载q=1.2×(35.1+0.128)×10+1.2×10.8=435.7kN/m。

见支架图,贝雷梁计算跨径按l=9 m作简支梁计算:Mmax=1/8ql2=4411.5kN·m,Qmax=1/2ql=1960.7kN。

查《装配式公路钢桥多用途使用手册(第一版)》P59,表3-6,人民交通出版社,黄绍金,刘陌生编著,单层单排贝雷桥,允许弯矩为[M]=788.2kN·m,允许剪力为[Q]=245.2kN,单片贝雷片:W=3578.5cm3,I=250497.2cm4,则按弯矩控制:需贝雷梁片数=Mmax/[M]=5.6。按剪力控制:需贝雷梁片数=Qmax/[Q]=8。

可以看出,剪力为控制贝雷片数量的主要因素,实际在刚构梁底板部位贝雷梁布置了12片贝雷片,足以满足使用要求。

挠度验算f=5ql4/(384EI)=5×448.92×110004/(384×2.06×105×12×250497.2×104)=13.8mm<11000/400=27.5mm,满足客运专线铁路施工规范要求。

6.3 贝雷梁支架基础承载力计算

贝雷梁支架中间支墩受力最大,根据贝雷梁受力计算,承受上部贝雷梁传递的压力N=2Qmax=2×1960.7=3921.4kN。

则地基承载力

查改桥地质资料,粉质黏土层承载力σ0=0.18MPa=180kPa,支墩基础开挖至粉质黏土层承载力满足要求。

7 结束语

采用贝雷梁与碗扣件组合支架法施工现浇梁体,有效提高了支架搭设速度,减少了支架空隙产生的变形,且有效控制了量体显形。

[1] 董方超. 空心板梁局部无损顶升方法研究[J]. 中国市政工程. 2017,(04):34-36.

[2] 梁怀柱. 斜拉桥副支座同步顶升施工技术[J]. 建筑施工. 2016,(08):67-69.

[3] 吴毅彬,许丽华. 城市互通立交桥大吨位同步顶升施工与控制技术[J]. 施工技术. 2017,(20):44-46.

猜你喜欢
刚构方木贝雷梁
活尸之死
贝雷梁在道路下穿铁路站场工程中的应用
桥梁工程中连续刚构挂篮悬浇段的施工技术
贝雷梁支架结构计算
解析连续刚构弯桥特殊构造细节设计
GOR.1号大桥预应力混凝土连续刚构抗震设计优化
一块方木里的自由
《心理罪》:悬疑文学的电影改编
贝雷梁悬吊模板支撑体系在现浇混凝土工程中的应用
论V型刚构墩身的施工要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