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财务风险管理与内部控制问题探究

2018-03-01 00:25姚文波
经济研究导刊 2018年36期
关键词:财务风险内部控制管理

姚文波

摘 要:随着职业院校的持续发展和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高职院校财务活动更加频繁和复杂,财务风险也随之呈现出多样化趋势,给高职院校的生存和发展带来一定的压力,如何面临财务风险、进行内部控制是当前高职院校亟待解决的问题。分析财务风险的基本类型,并根据不同类型提出针对性防范措施,有利于强化内部控制,提升财务管理水平,增强应对风险的能力,促进高职院校健康、有序的发展。

关键词:财务风险;管理;内部控制

中图分类号:G71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8)36-0088-02

近年来,国家对职业教育关注度不断提高,高职院校在服务地方经济,为社会培养复合型、应用型人才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但随着高职院校的发展和扩张,财务管理呈现复杂趋势,增加了高职院校出现财务风险的概率,阻碍了高职院校的发展。因此,发挥财务风险管理,加强高职院校内部控制显得尤为重要。

一、高职院校主要财务风险分析

以下所有数据均来源于A职业学院,仅以该学院为对象进行分析。

1.资金运作风险。A职业学院201×年收入总额为114 079 801.29元,支出总额为115 286 561.26元,支出大于收入1 206 759.97元。究其原因,主要有:一是学院生均成本大于生均学费收入;二是年终结转资金较大,项目资金执行进度缓慢。学院必须重视资金运作和使用效率风险,加强资金的监管力度(见表1)。

2.筹资风险。A职业学院的筹资渠道主要通过向银行贷款,且负债主要由长期借款和应付账款构成。201×年学院负债总计150 076 228.29元,其中:长期借款134 000 000元,占负债的89.29%,应付账款10 341 626.1元,占负债的6.89%。通过对A职业学院长期借款和应付账款与负债的比例关系看,A职业学院筹资渠道单一,偿债能力较弱,虽然负债水平较上年有所下降,但仍占负债的80%以上。故学院应加强举债资金的管理,避免产生资金短缺的风险,影响学院日常教育活动的开展(见下页表2)。

3.预算风险。高职院校的资金主要来源于财政资金,预算的编制只是作为财政拨款的依据,并没有完全与学院内部的部门预算和学院的整体预算契合,缺乏科学性和合理性,预算的计划性和控制性得不到体现,导致资金支付用途随意调整,容易造成学院入不敷出,产生财务风险。且项目立项没有进行充分的可行性分析,存在盲目性,导致项目预算资金的执行进度缓慢,资金的投入也缺乏绩效评价,致使资金的投入目的性不强,产出效益不高。

4.财务管理风险。内部审计是贯彻内部控制监督和评价的有效手段。从当前高职院校内部审计的现状来看,多数都没有设置独立的审计部门,只制定了相应的规章制度,没有重视落实和执行。有些高职院校审计形式就账查账,审计报告利用价值不高,审计效果不佳,没有发挥内部审计在财务的作用。且高职院校配备财务人员理论水平不高,专业性不强,风险意识淡薄,在日常的財务活动中造成财务管理风险。

二、高职院校财务内部控制措施

1.建立、健全内部控制制度。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是高职院校财务风险管理有效进行的保障。学院应重视财务内部控制工作,建立风险评估体系,完善内部控制制度。如:制定严格的资金的收支管理、审批及报销流程;加强内部审计力度,制定内部审计制度;建立财务监督制度,发挥财务的监督职能;建立内部会计牵制制度,分离不相容工作;建立预算资金控制制度、绩效考核制度等。通过建立健全一系列内部控制制度,最大限度地降低财务风险,逐步形成制度管事、制度管人的内控机制,使财务内部控制逐步走上制度化、规范化。

2.加强财务收支管理,防控运作风险。随着学院办学规模的扩大和办学理念的转变,教学手段与方法不断在变化,教学投入大量增加,教育成本不断提高,学院资金压力大,出现了赤字预算与负债经营,有可能出现收支不抵,周转不灵的状况。首先,加强资金的收入管理。高职院校的收入除了财政拨款外,主要是事业收入,学院应根据招生政策的变化对招生计划进行相应的调整,以增加新生报到率,减少学费收入不确定性的风险。另外,一般财务部门对于票据、印章的管理比较松散,收费过程中不相容岗位没有进行分离,学院应加强票据的保管,强化内部监督,避免收入资金的流失。其次,加强支出业务的管理。高职学院要根据本单位的实际情况,在不相容岗位相互分离和内部授权审批控制的前提下,加强日常资金的管理,建立日常管理制度和定期清查机制。加强支出管理和报销流程的审核,严格审核支出事项,严格审核报销单据。加强超预算计划经费支出的审核,优化支出结构,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最后,对往来款项要定期清查、结算。

3.重视负债管理,拓宽筹资渠道。首先,加强举债资金的管理。高职学院在进行举债时应确定合理的贷款控制规模,制订可行的还贷计划,制定科学、合理的资金使用方案,通过优化贷款资金的结构,降低贷款成本,减少财务风险。要树立贷款风险意识,建立健全贷款机制,重视贷款事后管理和监督。另外,要经常与贷款银行进行沟通,根据金融环境的变化,对贷款资金的约定事项进行相应的调整,防止现金性财务风险的发生。其次,拓宽筹措经费的方式,多方位筹资。高职院校要办出高职教育教学特色,积极争取政府资金,吸引社会资金的投入教育,开拓投资多元化和办学新模式,以解决资金的困难。

4.加强预算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合理的预算,严格的执行和控制,可以使高职院校资金发挥最大效用。首先,要科学、合理编制预算。高职院校要建立沟通协调机制,使部门预算及时有效。要严格审议年度预算方案,及时调整、规范预算编制,使预算更加公平化、合理化、透明化。其次,严格预算执行,加强预算控制。要严格控制资金的流向,严格落实各项收支任务,严禁随意改变资金的使用用途。要建立预算控制制度,对预算计划及执行进行实时监控,发挥财务控制能力。最后,项目预算进行绩效评价。项目预算普遍存在“重资金申请,轻预算执行”的现象,项目立项没有进行充分的可行性论证,资金投入没有进行绩效评价,造成已投入财政资金使用效率不高,新增财政资金不知如何投入的局面。因此,学院应重视对重点项目预算的管理,进行项目可行性论证,细化项目预算编制,建立项目绩效评价机制,转变“重分配,轻管理,重支出,轻绩效”的思想,对项目追踪问效,强化支出责任,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5.优化财务管理队伍,加大内部审计力度。财务人员的素质和业务能力,可以降低财务风险的发生。高职院校应制定财务人员培养长期规划,优化财务队伍结构,提高财务人员理论水平和业务能力,增强风险管理意识,推进财务工作从传统的核算型向全面参与学校管理的决策型转移,从事后算账向事前预测、事中控制、事后分析评价转移,培养一支高素质、业务能力强、稳定的财务管理队伍。高职院校要设立独立的内部审计机构,配备专业人员,加大内部审计力度,切实开展内部审计工作,有效防范财务管理风险。如,可以把内部财务控制作为一个专题审计项目,定期或不定期检查内部管理制度和机制的建设和执行情况,及时发现内部财务控制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改进建议,形成评价报告,上报学院主要领导,促进内控机制良好地运行。

高职院校财务风险管理的内部控制对于高职院校的建设和发展发挥着重要作用,因此,高职院校要完善内部控制制度,加强财务风险管理,提升财务内部控制水平,采取有效措施,扎实推进高职院校财务内部控制工作。

参考文献:

[1]  李亚丽.高职院校财务风险管理的内部控制问题研究[J].管理科学,2015,(9).

[2]  邱茜.吴洁.高职院校加强财务内部控制建设研究[J].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16,(2).

[3]  夏连虎.高职高专院校财务风险管理及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13,(5).

[4]  何玉梅.职业院校财务风险管理应用研究[J].现代营销,2013,(11).

猜你喜欢
财务风险内部控制管理
财务风险预警研究综述
我国物流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问题及建议
房地产开发企业内部控制的认识
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存在问题及对策
保险公司财务风险管理及控制研究
制造企业销售与收款业务的内部控制分析
采用C—NCAP 2006年版管理规则
营销管理
“这下管理创新了!等7则
管理的另一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