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课堂导入之六法

2018-03-03 15:50湖北省武汉市第十五中学吴晓琴
卫星电视与宽带多媒体 2018年5期
关键词:矛盾课堂教师

湖北省武汉市第十五中学 吴晓琴

著名特级教师于漪曾说过:“课的第一锤要敲在学生的心灵上,要激发起他们思维的火花,或像磁石一样把学生牢牢地吸引住。”教师上课开始的几句话如果能紧紧抓住学生的心,就能使课堂富有吸引力,从而生动、顺利地进行下去,成为高效课堂。

一、导入应遵循的几个原则

1.防止“超限效应”,导入言简意赅,坚持信息刺激的适度性原则

一般说,导入是为学习新知识奠定基础的。如果对学生某一点的刺激过多过强,当进入新课教学时,学生已有了逆反心理,对学习表现出不耐烦,不仅失去了学习兴趣,而且白白浪费了时间,影响了教学任务的完成。

2.遵循“边际效应”,调动学生积极性,坚持学生的主体性原则

在教学中,教师要摆正位置,让学生由传统的接受式学习变为自主式学习。导入得好,就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学生便能自主学习、自主探究。

3.克服“马太效应”,面向全体学生,坚持素质性教育的全面性原则

中小学的素质教育就是要全面提高全体受教育者的基础素质,课堂导入要面向全体学生,学生的积极性才能调动起来,才能真正落实让每位学生都得到发展的目的。

二、导入的几种方法

1.不露痕迹的出错导入,可增添政治课堂的民主力

有教师在讲授《生活与哲学》“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时,教师提出了一个问题:“人们通常只看到白纸上的黑点而忽视黑点外的一大片空白体现了辩证法的什么哲理?”有同学认为这是形而上学的一点论,是孤立地看问题。教师不动声色地微笑着说:“其实根本没必要问大家这样简单的问题,因为很明显,白纸不是一个矛盾统一体,而是一个复杂事物,白纸上面的黑点是次要矛盾,一大片空白是主要矛盾。”话音刚落,教室顿时骚动起来,立即有学生反驳教师:“白纸是个矛盾统一体,黑点是矛盾的次要方面,一大片空白是矛盾的主要方面,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事物的性质,一大片空白是主流。” 教师不露痕迹地故意出错,使学生急于驳斥错误观点,大家争先恐后地发言反驳老师,区分主次矛盾和矛盾的主次方面这一易错概念水到渠成地巧妙解决了。

2.富有活力的实践导入,可增强政治课堂的吸引力

在讲高一《经济常识》“价值规律的作用”时,我利用学校周边有许多小餐馆有的赚钱有的亏本,同一餐馆有时赚钱有时亏本这一素材,让学生对餐馆老板、服务员及顾客进行调查,然后让学生在课堂上交流调查材料,引导学生分小组讨论导入新课:结合价值规律知识,分析有的餐馆为什么在竞争中取胜?假如你以后也办一个经济实体,打算怎么做?这时学生的积极性被充分调动起来,思维火花被点燃了,拓宽了思路,训练了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更好地发挥了他们主体作用。

3.贴进学生生活的导入,可增强政治课堂的活力

教学时选取学生关心的生活热点切入课堂,学生才能产生真实的情感体验,才能迸发学习热情,探索激情。

在讲高二《生活与哲学》“整体和部分关系”时,恰逢学校举行秋季运动会。我所教的高三(10)班是个文科快班,男生只有12人,按常规在运动会中不会获得好成绩。但他们精心排兵布阵,根据每个同学的专长分配任务。有运动员组、宣传组、生活组、联络组等,各组明确分工,全力配合,最后获得年级第二名。消息传来,群情振奋。我利用这一时机,在导入这一框内容时,先向同学们表示祝贺,然后话锋一转:“我们班获得胜利,与各个组的同学付出分不开,更是各个组之间协作配合换来的。从辨证法角度看,体现了什么哲理?”同学们很快答出“整体和部分的关系”

4.扣人心弦的故事导入,可增添政治课堂的驱动力

在导入高二《生活与哲学》“办事情要善于抓住重点”时,我用了这样一个例子:落水者被救起,救人者发现他有以下情况急需解决:喝了不少水,肚子鼓胀;腿部被严重划伤,流血不止;衣着非常单薄,急需保暖;已不能自主呼吸。对于这四种情况,救人者首先应解决哪个问题?若救人者没有相应的急救知识,从解决前三个问题着手去救人,结果会怎样?这样引导学生逆向思维,很快抓住学生心理,通过讨论将知识层层展开,最后懂得“眉毛胡子一把抓”的危害性,得出“办事情要善于抓重点”的结论。

5.充满情趣的艺术导入,可注入政治课堂的魅力

有老师在讲高二《生活与哲学》“同一事物的矛盾在不同发展阶段各有不同特点”时,运用了音乐这一艺术手法。在悠扬的《渔舟唱晚》音乐声中,屏幕上依次展示不同季节荷花的景色,并配上古诗里的相关描绘:南宋诗人杨万里的“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描写的是初夏的荷;同样是他的“接天连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描述的是盛夏时荷的风貌;而范成大的“西风初入小溪帆,旋织波纹绉浅蓝。行到闹荷无水面,红莲沉醉白莲酣”,描绘的是秋风初起时荷花的娇酣。学生沉醉于诗情画意时,也领略着哲学的无穷韵味。

6.点击时事的热点导入,可彰显政治课堂的感召力

教师在导入上进行热点引领能让学生激动,更能彰显政治课的时代感召力,真正做到教书育人。

笔者在教学《生活与哲学》“实现人生价值”时,选用了当时网络热点“小悦悦事件”作为情景材料。上课伊始播放“小悦悦事件”的视频,并探究3个问题:1、在这一事件中谁实现了人生价值?为什么?2、有网民认为阿婆救人是炒作自己,或者小悦悦的父母不露面,阿婆不得不垫付巨额医药费。你是否依然觉得阿婆的做法是值得的呢?3、为什么18名路人甘心接受道德和良心的谴责而不去施救呢?由于问题具有开放性和探讨性,学生发表了很多自己的见解,课堂气氛非常活跃。在讨论交流、不同观点地碰撞中,学生自己悟出了:人生价值包括社会价值和自我价值;人的真正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社会提供的客观条件是实现人生价值的基础。

总之,创新的导入方式能让课堂一下子活跃起来,充分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从而提高政治课的有效性。让我们一起共同努力,为学生营造出和谐、宽松的政治课氛围吧!

猜你喜欢
矛盾课堂教师
几类树的无矛盾点连通数
甜蜜的烘焙课堂
最美教师
美在课堂花开
再婚后出现矛盾,我该怎么办?
矛盾的我
对矛盾说不
教师如何说课
翻转课堂的作用及实践应用
未来教师的当下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