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英语阅读教学的问题及建议

2018-03-03 15:50福建柘荣一中陆乃平
卫星电视与宽带多媒体 2018年5期
关键词:阅读课课程标准德育

福建柘荣一中 陆乃平

一、引言

阅读教学是高中英语教学活动的重要形式之一,但如何有效地进行阅读教学,最大限度地提高教学效果,是每个教师追求的目标,同时也是《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以下称《课程标准》)对英语教学的要求。《课程标准》指出,“英语课程的学习,既是学生通过英语学习和实践活动,逐步掌握英语知识和技能,提高语言实际运用能力的过程;又是他们磨砺意志、陶冶情操、拓展视野、丰富生活经历、开发思维能力、发展个性和提高人文素养的过程。”而阅读课正是实现这一目标的主阵地。

笔者作为新教师,为了提高执教水平,近几年来,所听阅读教学课节数达到100多节,其中包括阅读教学的随堂课、公开课、示范课等。因此,在听课中学习到了其他教师的优秀教学方法,提升了自己的课堂驾驭能力,也提高了阅读教学水平。但同时,也发现了一些教师在阅读教学中存在的普遍问题。下文就例举几个存在的普遍问题并提出自己的几点建议。

二、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德育渗透不足,为阅读而阅读

2.阅读策略指导不足,解题技巧涉及甚少

3.课堂预设不足,“拿来主义”盛行

4.课后作业布置缺乏科学性与实用性

三、对高中英语阅读课教学的几点建议

(一)注重情感渗透,寓德育教育于阅读教学中

课程标准对德育渗透提出了明确要求,因此,教师在英语教学中应充分挖掘和利用阅读课文中的德育素材,并根据教材特点与学生实际,找准语言知识教学与德育渗透的“结合点”,将二者有机结合起来。

寓德育教育于英语阅读教学中时,教师应适时渗透德育。可以尝试在课文导入、背景介绍、情景创设或者小组讨论等环节中渗透。在设计阅读课时,教师要意识到好的导入既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能在无形中感染学生,把德育教育渗透其中,以实现情感教育的目的。

简单来说,教师在英语阅读课教学中,要注意德育的有机渗透,要注重激励学生的情感意志,培养学生的品德,塑造学生的健全人格,从而提高学生的道德素质,达到真正的“教书育人”的目的。

(二)加强阅读策略指导,提高学生阅读技能

《课程标准》指出,阅读课的教学目标是:“培养阅读策略;培养语感;特别强调培养学生在阅读过程中获取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可见,教师要认真研究高考命题思路,学习考试说明,并将它真正落实到平时的每一节阅读教学中。纵观近几年的高考试题,不难发现,高考的阅读理解主要有以下特点:一是较高能力的语篇分析、推断、文章概括的题越来越多;二是选项干扰性越来越大。这就要求学生不但对词句而且对语篇的理解都必须准确到位。因此,加强阅读策略指导,提高学生阅读技能,是提高学生的语言水平及应试能力的关键。

加强对学生阅读策略指导: 首先,要重视培养学生的正确的阅读方法。笔者认为教师平时英语阅读课上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去指导学生做好阅读理解:1.快速跳读,即抓住文章的大意、主旨和要点。2.匀速阅读,解题回头。3.细节复读,达到深层理解。4.带题速读,省时省力。其次,要重视培养整体把握的阅读能力。在整体理解文章的基础上进行篇章分析,按照结构将文章分解成几部分,然后分别阅读各个部分,可以强化阅读教学的效果。同时,教师还应根据阅读内容的特点决定阅读的侧重点。

总之,教师要根据阅读内容的特点以及高考阅读的考查方向,并了解学生的阅读薄弱环节,然后有目的、有计划地加强阅读策略指导,提高学生阅读的速度和理解的准确性,进而提高阅读技能。

(三)有效整合资源,精心设计教学内容

教师在使用教材时,可根据需要对教材内容进行适当补充或删减,以使教材内容更贴近学生实际,符合学生需要。但在对教材进行补充或删减时,要注意保持教材的完整性和系统性。

也就是说,在具体的阅读教学中,教师可根据实际需要,对教材中不太合适的内容大胆进行替换,删减或补充。例如,教师在设计必修1 Unit 4 Earthquake—A night the earth didn’t sleep的阅读教学时,就可联系实际,补充更多关于其他自然灾害的知识并教他们一些预防和逃生知识。同时,教师还可以把汶川地震的画面再现在学生面前,让学生铭记自然灾害给人类带来的巨大损失与伤痛,进而树立防范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

由于不同类校学生的基础不同,同一学校不同班级的学生也存在差异,因此,面对教材中提供的教学方法和网络上琳琅满目的教学课件,教师应该根据学生实际,有效整合资源,精心设计教学内容,因材施教。只有这样,阅读教学才能达到预期效果,从真正意义上提高学生的阅读水平。

(四)科学设计课后作业,提高学生语用能力

针对当前英语阅读课课后作业设计中存在的弊端,笔者认为教师应该予以重视,科学设计课后作业,提高作业的有效性和实用性。有效的作业必须要与课文内容相关,符合学生实际,能促进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去解决具体问题,并达到巩固知识与发展语言运用能力的目的。此外,课后作业的设计还应该有“承上启下”的作用,学生通过做作业,既能巩固本节课内容,又能发现自己存在的一些具体问题,使得在新授课堂中做到有的放矢,提高听课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教师在设计课后作业时,应努力做到作业内容与形式的辩证统一,知识与能力的同步提升,自主与合作的统筹兼顾,兴趣与习惯的综合培养,只有这样才能发挥作业的应有功效,使之远离形式主义和应试思想之弊。也只有这样,才能提高学生的学以致用能力,达到作业布置的目的。

总之,阅读教学时英语教学的重中之重,也是高考考查的重点内容。英语教师们应该在授课前认真备好教材,备好自己,备好学生,扎实研究阅读课的教学方法与技巧,精心进行教学设计,避免“形式主义”的走过场教学,着力培养学生的阅读技能,并根据具体内容适当渗透德育教育,让阅读课更有实效性,针对性和科学性,也同时为学生的终身学习英语打好坚实的基础。只有这样,英语阅读教学才能充分体现它的意义和价值,才能真正实现新课标的的最终目的。

猜你喜欢
阅读课课程标准德育
落实《义务教育艺术课程标准(2022年版)》的实践反思
德育要在“善”处留白
《中国德育》
交互式教学在英语专业阅读课改中的应用研究
基于主题意义的“生本”高中英语阅读课
用问题点燃孩子思维的火花——一堂组文阅读课的感悟
立足《课程标准》优化一轮复习
稳中求进,不断替身
——依托《课程标准》的二轮复习策略
德育提效:必要的叙事转向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