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2018-03-03 15:50广西贵港市港南区瓦塘镇福新小学梁翠莲
卫星电视与宽带多媒体 2018年5期
关键词:交流课文阅读教学

广西贵港市港南区瓦塘镇福新小学 梁翠莲

一、让课堂充满朗朗的读书声

学生和文本的对话无疑是阅读活动的主体,课堂首先要保证学生独立、充分、深入地与文本对话。这种对话需建立在学生正确通读课文的基础上。因此,教师在课堂上要给学生充分阅读的时间,一次次形式要不一样,每一次都要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使学生灵活地、多角度地体悟其中动态的,有灵性的东西,与作者、作品中的人物进行心灵交汇,情感交流,体察它们的境遇,感受他们的思想。因此,让学生多层次地读课文,深思知其义,进而将文章内涵、生活经验乃至人生意义融为一体,产生独特而富有创造的感悟,让书真正“活”起来。

二、以图片实物再现情景

在阅读教学中,适时展示图片和实物,显得直观、形象、具体。学生可见可摸,就会集中注意力,投入学习佳境,诠释疑难,化抽象为形象,变模糊为清晰,化简单为具体,理解了深奥的语言文字,领会原文旨意。在学文中展示实物和图片,使学生心中有景、心中有图。图片和实物是教学的工具,是学生思考的载体,是想象的翅膀,借助图片和实物再现情境,在特定的情境中,学生有了思维依托才能展开想象的翅膀,拓宽思维的空间,促进阅读理解。

在教学中充分利用课文中的插图,激发阅读兴趣。低年级学生思维以直观思维为主,对抽象思维的理解,需要以直观形象来加以辅助,而语文教材中插图丰富,画面形象、鲜明,在阅读教学中,根据学生形象思维特点,巧用这些插图,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三、在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在阅读这种课堂教学模式中学生的课堂交流是个十分重要的环节。学生在与同伴交流中交换意见,获得发展。交流时,鼓励学生达到尝试,允许学生独树一帜,允许学生出错。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人格,尊重学生受教育的权力,激励他们求知的欲望,使每一节课都成为学生施展才华的舞台、展示才能的天地。新课程标准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教师应为学生合作学习交流的平台。那么,如何在合作学习的基础之上为学生创造大胆交流、自由发言的小天地呢?教师请学生交流汇报时,应善于利用激励性的语言。回答问题、讨论交流无论正确与否,只要学生积极地参与讨论交流,真实地展现自己的学情,才有机会促进自己的个性发展,才能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四、加强阅读训练、奠定写作基础

1.引导自读,做好预习

读是学生获得知识的最主要的途径,同时也是初步感知内容,在头脑中形成自己独特见解的过程。所以在教学中要让学生通过自读做好预习,读是学生获得知识的最主要的途径,同时也是初步感知内容,在头脑中形成自己独特见解的过程。所以在教学中要让学生通过自读做好预习。这样能了解学生读书情况,摸到学生的思路趋势,因势利导。

2.读书方法的指导

在学生对阅读已有所爱好的基础上,要加强朗读的指导和训练。朗读的形式应多样化,如范读、领读、个别读、分组读、分角色读等多种形式。对于一篇文章也应采取多种形式朗读,不应拘泥于一种方法,如果读书的形式过于单一,不仅会抑制孩子们的创造力,也会抹杀孩子们的表现力,当然,不是每一篇文章的朗读形式越多越好,教师教学时既要根据学生的实际,还要根据文章的内容选择学生感兴趣、易接受的形式进行阅读教学,以提高学生在阅读中的朗读能力。在教学过程中还要教给学生阅读的技巧,学生掌握了技巧,读起文章才富有表现力和感染力,才能读出感情,从而加深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达到阅读训练的目的。也就是说在采用形式多样的朗读时,还需要注意要求学生们做到心到、眼到、口到,而不能有口无心地读,这就需要培养学生养成边读边想的习惯。要培养学生边读边想的习惯,教师就要善于质疑,鼓励学生探究,如果学生在学习中有疑问,就会引起学生的求知欲。设置问题可以诱发学生的思维,把学生的思维活动和言语活动吸引到问题情境中,使学生集中精神,思考问题。开始训练时,可由老师提问,让学生带着问题有目的、有意识地读,学生明白了读课文时思考什么,思维就有了明确的目的性,老师所提的问题要难易适度,要有层次性,对接受能力不同的学生要让他们回答不同的问题。

在阅读教学中要求学生做到“一思、二记、三理解”。一思,要做到读第一遍时思考文章的主要内容;二记,要记住文章的故事情节,为理解文章主要内容做好准备;三理解,如果前两项你都做到了,那么文章的中心就把握住了,各种练习题做起来就会得心应手。久而久之学生的阅读能力就大大提高。

3.以语言为媒介,理解内容,学习表达方法

在阅读教学中,学生首先必须理解课文的言语文字,才能理解课文内容,才能认识他所反映的具体事物,学生理解了内容,受到了教育,在此基础上进而了解作者是怎样运用文字表达的,从而学习运用语言。只有经过这两个环节,阅读教学才是完整的。就如张志公先生所形象比喻的,教师要领着学生到课文里走一个来回。

4.课堂教学与课外阅读相结合

如果说课堂教学主要是指导精读的话,课外阅读就是博览。精读和博览相结合,对扩大学生的知识面,提高阅读能力,提高写作能力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教师要有目的地向学生推荐好书。首先依照学生学段的不同推荐书籍。据有关方面调查,因学生年龄、学段、性别、性格、心理特点等方面的差异,其阅读兴趣也随之不同,一般来讲:小学低中年级以童话、神话、寓言、民间故事为主,而高年级学生除故事外还对传记、传奇、惊险小说等感兴趣,可以说进入了文学期。女生一般喜欢看有故事情节的书,而男孩则对史地、体育、科学等方面感兴趣。所以教师可以对学生的爱好进行了解,到介绍时就有的放矢了。

语文教学应注重语言的感悟、积累和运用,从整体上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语感是人们对语言文字正确、灵敏、丰富的感受,是积累把握语言文字的一种能力。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转变教学理念,更新阅读教学方法,往往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尤其是在教学中要善于激活学生的主动思维能力,增加阅读兴趣。从而有效的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猜你喜欢
交流课文阅读教学
如此交流,太暖!
细读课文,让思路清晰起来
加强交流沟通 相互学习借鉴
周樱 两岸交流需要更多“对画”
背课文的小偷
“认知-迁移”教学模式在高年级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背课文
谈高中研究性阅读教学
如何进行初中英语阅读教学
“交流”等5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