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小学“留守儿童”教育管理初探

2018-03-03 15:50广西百色市田东县朔良镇元色村小学
卫星电视与宽带多媒体 2018年5期
关键词:留守儿童亲情心态

广西百色市田东县朔良镇元色村小学 梁 云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城镇一体化进程的加快,每年春节、鬼节刚过,为了生活所迫,大批农村民工背井离乡外出务工。由于他们本身文化水平低,技能差,收入较低承担不起小孩的学费、工作时间长,没时间照顾孩子,或是工作场所不定,他们不得不将孩子留在户籍所在地就学,由其祖辈、年迈的父母亲友或远房亲戚代管。一年到头忙于打工挣钱,没有时间与精力过问孩子,因父母长期缺位使其子女在身体发育、性格形成、观念形成等方面得不到正常的呵护与心理的缺憾。如何教育好这些农村“留守儿童”,使他们健康成长,已成为一个不容忽视的社会问题。

我校是一所寄宿制学校,现有一至六年级小学生209名,寄宿生165名,其中父母外出务工或父母单方外出务工的“留守儿童”有83名。据调查,部分“留守儿童”在身体发育、智力水平、学习表现、思想品质和心理素质等方面的综合表现,明显差于其他儿童。要教育、管理好这类学生问题,就要研究这类学生发展态势,了解其心态、究其成因,对症下药。本文针对我校农村“留守儿童”现状的教育、管理做法,做一些探究。

一、农村“留守儿童”学生普遍存在的心态

1.自卑型

这部分学生因父母逢年过节长期不在或夫妻离婚又没有定期探望孩子,使他们得不到父爱、母爱,自感没有别的同学条件优越,而普遍存在自愧不如别人的心理,总认为别人看不起自己,学习上不主动,活动不积极、精神犹豫无精打采,缺乏一般学生应有的正常心态。

2.攻击型

由于这类学生由其祖辈、亲友或远房亲戚代管,受到的家庭教育是隔亲的,家庭教育简单、“放长线”“鞭长莫及”,甚至放任自流,这样的教育方式使其疏于管理,故这类学生在与同学活动中如果发生一些小矛盾,就会对同学拳脚相加,而不顾后果。

3.逆反型

这类学生父母长期不在,小孩全由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看管。由于他们对小孩溺爱,不敢管,小孩往往容易放纵自己,思想观念淡薄,存在慵懒、冷漠、不思进取的心态;听不近老师的教育,学习目的不明确,学习缺乏主动性和积极性,态度消极,意志薄弱,感情脆弱,耐挫力差,自我意识强,易形成逆反心理,轻者横眉冷对,重者出言相撞,甚至出逃。

4.孤独型

这类学生大多是父母离异,单方管理,由于得到的父爱和母爱极少,在学校表现为师生关系紧张,人际关系不协调,性格孤独苦闷,往往独来独往,极少与同学们沟通。但这类学生在学习上较为努力,也有好的成绩,但因常处于委屈、苦闷之中,他们渴望得到同学们的友爱、老师的帮助。

二、农村“留守儿童”学生心态形成原因及弊端

1.情感缺乏沟通,导致思想道德滑坡

有些父母他们有的即使有心,但限于各种条件,也很少给孩子打电话或不能经常回家看孩子,孩子得不到正确教育,得不到很好的监护,造成“留守儿童”道德教育的真空。有些孩子因此变得自私、任性或性格孤僻。

2.监护权的缺失,导致“留守儿童”生活中存在着许多安全隐患

由于父母疏于照顾,祖父母等临时监护人因年老体弱等多种原因,无法认真行使对“留守儿童”的监护,安全保护意识不强,导致“留守儿童”患病不能及时就医,受到意外伤害不能及时处理,孩子受到的一些冷落没有地方述说。

3.过分溺爱、放纵、放任自流,导致学习观念淡薄,学习成绩低下

孩子在远离父母的日子里,由于“留守儿童”的临时监护人大多仅局限于让“留守儿童”吃饱穿暖之类的层次上,无法尽到对孩子的教育责任,出现学习观念淡薄,故“留守儿童”的学习成绩大都不好,厌学、逃学,甚至出现辍学的现象。

针对以上的情况结合我校的工作实践谈谈我们的一些做法。

一、走进“留守儿童”的心灵,让他们感受胜似亲情的温暖

“留守儿童”最迫切需要的亲情,他们渴望能像别的孩子一样,平时也能感受到父母的爱。因此,学校设立留守儿童“亲情屋”,每周星期二、四让他们与远方的父母视频聊天,营造出“家”的氛围,让孩子感受到离开了父母并没有离开“爱”。用爱心抚慰“留守儿童”的心灵创伤,弥补其因缺乏父母关爱所造成的情感真空。

二、关注“留守儿童”的心理,做他们心灵的领路人

“留守儿童”的心理、性格通常较孤僻。我校在每个学生宿舍都安装有“一千零一夜”亲情广播,每晚睡前让孩子们倾听亲情故事,让他们感受到父母就在身边的感觉;班主任在班级里,经常开展一些充满人文关怀的集体活动,从情感上打动他们,激起他们心中情感的涟漪;开展“献爱心”活动,借助各种美育教育,陶冶他们的性情,使他们的心胸开阔起来。从而,以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对待生活,克服生活中遇到的各种困难。

三、关注“留守儿童”的生活,做他们生活的贴心人

父母长期在外,给“留守儿童”的生活上带来一定的困难,虽然有其他亲戚的照顾,但也有不周到之处,所以,我校安排一些老师在生活上要关心帮助“留守儿童”,特别是低年级学生,指导他们生活起居、洗漱、饮食,培养他们自立能力;指导组织他们与其他同学一起参加娱乐、文体活动,摆脱孤独苦闷、孤僻心里,消除其它思想杂念,解除他们的后顾之忧,全心地投入到学习、生活中来。

四、关注“留守儿童”的思想,解开心灵的“疙瘩”

缺少了父母的关爱,得到了爷爷奶奶过分的溺爱,“留守儿童”最容易放纵自己,思想观念淡薄。班主任时刻要关注“留守儿童”的思想动态,帮助他们与父母沟通交流,让孩子接受父母的祝福或向父母倾诉心中的委屈;或利用主题班会,开设心理健康课,举办心理健康讲座,帮助“留守儿童”解决无人倾诉无处倾诉的问题,帮他们解开心灵的“疙瘩”。班主任以集体精神鼓舞“留守儿童”的斗志,培养他们积极向上的心态,向自己的目标奋勇前进。

关心、爱护每一位“留守儿童”,是我们每一位老师应尽的责任和义务,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爱学生是教师必须具备的美德。能得到老师的关爱,是每一位学生最起码的心理要求。

当然,“弄催留守儿童”的教育工作可不是一蹴而就的,它是一个系统的工程,需要全社会都来关注其健康成长。作为一所普通农村小学的管理者,我们愿为农村“留守儿童”学生的教育工作贡献毕生的精力。

猜你喜欢
留守儿童亲情心态
有轻松的心态 才能克服困难
只要心态好,我就是班里最靓的仔
做谦逊的人
伪亲情何以大行其道
体育舞蹈对留守儿童心理健康干预效应的实验研究
学生的个性发展与教育
增进亲情的项目推荐
亲情故事两篇
亲情互动 潜移默化
论心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