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体育核心素养下的几大因素

2018-03-03 15:50天津市滨海新区汉沽教育中心徐福梅
卫星电视与宽带多媒体 2018年5期
关键词:软式垒球课间

天津市滨海新区汉沽教育中心 徐福梅

体育核心素养是学生在积极主动的体育教学中建构起来并在真实的健身运用中表现出来的个体经验和体育品质。是基于正确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审美情趣和文化感受能力的综合体现。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只有在课堂教学的具体实践中加以有效落实,才能体现这一理论的导向引领作用,是核心素养落地有声。体育教学如何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就此有以下几点看法。

一、上好理论课,发展学生体育文化素养

有的老师认为,体育课仅仅就是教会学生各种运动技能、运动方法,理论课可有可无。其实不然,学生接受不到全面系统的体育理论知识的学习,没有对体育正确深刻全面的认识,就没有体育参与的动机和愿望。毛泽东同志在体育之研究中深刻指出“要促使其自觉,非动主观不可”,从发展学生核心素养来说,理论课的有效学习有助于发展学生体育文化基础。我在教研过程中,一再强调老师们在上课过程中一定要重视室内课,利用风雨天气。我们汉沽一中的刘建老师在这方面做得就比较好,他在上室内课时除了教授教材上的内容外,借助风雨天气室内课的机会,拓展学生体育知识。

二、转变体育教学的理念,加强体育素养的培养

健康行为是体育学科的核心素养,从学生当前发展和终身发展的视角,健康行为素养是学生终身受益的,从学科本质观的视角,教育针对的是人的整体生命,不是生命的某一个方面,教育导致的应该是有价值的人的发展,生命健康素养是学生发展其他核心素养的内核。离开生命健康,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将无从谈起,从一切为了学生发展的视角,良好的锻炼习惯和生活习惯,基本的健康技能和健康管理能力,调节和把控心理的能力,适应自然环境的能力等健康行为素养是学生一生保持健康,珍爱生命,热爱生活,提高生活和生存能力的核心所在。基于这几点要使我们的学生能够达到终身体育得意识,我们作为一线老师的重任是必不可少的。首先,要让学生对体育课产生兴趣。个人竞技在教学中也是必不可少的,与团队竞技不同,个人竞技重在让学生突破自我,让部分学生在团队中出类拔萃,让学生敢于争光,能够争先的前提是能够战胜自己,顽强拼搏。比如:在耐久跑的教学中,采取个人竞技的方法,并采取多次比赛的方式,鼓励同学们敢于挑战强者,敢于接受强者的挑战。每次比赛自我总结成功或者失败的经验和教训。通过课下请教教师或者同学或者自我训练迎接下一次的挑战。从而,培养学生勇敢顽强,永不服输的精神。在期待每一次比赛的同时对体育课产生期待也产生浓厚兴趣。

三、体育社团活动的开展

通过学生社团活动培养学生学会自我管理的能力和进一步拓展运动技能水平的提升。课标中明确提出运动参与的目标:运动参与是指学生参与体育学习和锻炼的态度及行为表现,是学生习得体育知识、技能和方法,锻炼身体和提高健康水平,形成积极的体育行为和乐观开朗人生态度的实践要求和重要途径。课程强调通过丰富多彩的内容、形式多样的方法,在小学阶段注重引导学生体验运动乐趣,激发、培养学生的运动兴趣和参与意识,在初中阶段引导学生逐步形成体育锻炼的意识和习惯。例如:8字长绳的合作,融合了摇绳的知识和技能,整合了同学之间相互配合过程中的情感态度,共同解决了带有挑战性的问题,学生在完成跳绳动作过程中表现出来的综合品质和能力,就是核心素养的表现。沟通与合作素质的具体行为表现是,意识到同伴的意图,在适当时机做出有效的动作(贡献),掌握跳绳需要的动作结构和程序,理解只有协作配合才能做得更好。8字跳长绳需要2个摇绳的同学彼此了解对方的想法,及时建设性的调节动作,密切配合跑入绳的同学,要知道摇绳同学的想法,要发现跳绳摇摆的规律协调和管理好自己与摇绳同学的关系,摇绳的2个同学要知道跳绳同学的需求,探索发现摇绳的力度、时机、合理的调节自己的动作结构,集团成员在反复的共同构建中做出贡献。

四、体育大课间的质量提升

运动参与是指学生参与体育学习和锻炼的态度及行为表现,是学生习得体育知识、技能和方法,锻炼身体和提高健康水平,形成积极的体育行为和乐观开朗人生态度的实践要求和重要途径。 通过大课间的集合、解散规范学生的行为和培养学生的时间观念,通过“协作式”跑操提高学生体能,培养学生集体荣誉感和团队协作意识,以及提升个人的专注力,不断提升其跑操质量,在音乐的指挥下,真正达到无人看管,做到无需评价,班班一个样,充实活动内容,提升学生各方面能力。

体育大课间要关注弱势学生,好的大课间不仅仅是大部分身体素质好的学生掌握大课间的学习技能,而是要让所有的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都能有所提高,教师在活动中更应该关注弱势群体,因为弱势的学生自身条件有限,那么在做动作时就有些不自信。如果完成不了动作就慢慢丧失了学习信心,久而久之也会逃避学习,对体育课产生厌恶心理,所以,在教学活动中,教师更应该关注弱势学生,对他们可以降低要求,慢慢增强学生信心。例如:郑州市郑东新区软式棒垒球实验基地的活动,真让我大开眼界,他们的软式棒垒球的活动让我有点感到新奇,从开幕式大型团体操还是亲子活动,都没有离开棒垒和棒垒球,孩子和家长在操场上对于棒垒球都是那么的轻松快乐,而且给我的感觉还很漂亮。郑州市郑东新区对大课间有一个严格的要求,他们首先做到“三个到位,强化保障”,确保校园软式棒垒球扎实到位,确保领导、制度落实到位,为更加深入地推广软式棒垒球特色项目,郑东新区教文体体委专门成立了以局长为组长的校园软式棒垒球工作领导小组,组建了郑东新区软式棒垒球校级联盟,实现了局长亲自抓特色项目建设,体卫艺部门负责指导,推进和监督,坚持“小垒球,大教育”的发展理念,将软式棒垒球运动作为“阳光体育,快乐成长”的一个重要工作目标,最终实现,人人会玩球,班班有赛事,校校有特色的发展格局。为此,郑东新区教体委不断加强制度化管理,从整体规划,保障机构,过程措施,文化环境,特色效果等方面制定了详尽的管理制度和评价标准。

猜你喜欢
软式垒球课间
运动飞扬,逐梦童年
——石家庄市保利启新小学软式棒垒球侧记
《原地侧向投掷垒球》教学设计
我国高校慢速垒球教学方法改革略谈
课间10分钟
课间10分钟
我国软式网球运动发展现状研究*
快乐课间
课间10分钟
甘肃省西北师范大学第二附中软式排球的开展现状与调查研究
扔垒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