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学案在生物教学中的有效实施

2018-03-03 15:50云南省镇雄县泼机中学
卫星电视与宽带多媒体 2018年5期
关键词:学案环节生物

云南省镇雄县泼机中学 朱 绪

一、三五五课堂教学模式中的导学案

导学案是用来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的教案,也是变化了的教学设计,他与原来的教案有所区别。传统的教案是教师在教学活动开始之前就已经设计好的方案。其中方案上要把课堂教学中的一言一行,学生的反应和回答内容都写进去。这样的课堂是死板的,没有创新性,体现不了学生学习的自主性。而导学案是为了更好地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的学案。

二、导学案在生物教学中的实施

1.导学案之预习案

设置这一环节的目的是构建学生良好的知识准备、方法准备和心理准备,组织开展学习热身运动,使学生获得学习新知识所必须具备的预备性、基础性和相关性的知识与技能。教师依据学生易学易懂的知识课堂上不教的原则,将这一部分内容编制成基本检测题,通过学生预习时自学完成。再根据教材及学生学习的具体情况,提供学习材料,创设问题情境、认知矛盾,提出仅依靠已有知识或方法无法解决的问题,让学生在《导学案》的引导下“先行一步”,做到“我要学”,并深入钻研教材使之后产生解决问题的冲动,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

2.导学案之精讲案

精讲是三五五模式中的重要部分,导学案中的精讲主要是讲课本上学生通过自学、对学、群学难以弄懂的知识点、图像、流程、解题方法、本节重点难点等。这个步骤的导学一般要设计课件辅助,实施同时要有一定数量的题目让学生带着问题去思考去听课。例如:在讲七年级上册生物的基本特征时,我这样设计:

重点、难点和能力目标:

(1)重点是理解生物的基本特征。

(2)难点是“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生物能进行呼吸”的理解。

(3)能力:记住生物的基本特征、说出每一个特征的意义、掌握生物和非生物的区别方法。

(4)举例说出生物具有应激性。

(5)能区别生长和繁殖的概念,说出病毒是生物的理由。

通过精讲,学生能按照导学案上引导的内容认真听讲,检测导学案上的题目是否已经懂了。精讲部分的学案也可以以问题的形式设计。精讲过后,课堂环节进行到下一环节。这样,学生在学案的引导下能主动的去思考,去学习。

3.导学案之合作展示案

三五五模式中的合作展示指的是学生群学、对学等小组交流合作学习过程。教育教学环节中,这个环节才是真正体现解放课堂,体现学生自主学习的过程。本过程的导学案以问题形式呈现,学生带着导学案上的题目 ,分工合作,完成任务后由一个学生汇报学习结果。本阶段意在检测学生对精讲的内容是否理解和解题方法是否掌握。例如:细胞分化这一节的设计 如下:

合作展示题(小组讨论完成):

(1)说出细胞分裂和细胞分化的结果。

(2)细胞分裂和细胞分化有什么区别?

(3)细胞分化有什么特点?

(4)分化的意义是什么?

(5)说出植物细胞和动物细胞全能性的区别。

(6)为什么相同的细胞会分化成不同的组织?

这一部分是课内向课外的延伸,是知识向能力的转变,是从学会走到学会用。课内外衔接和拓展,既可以检验课内学习的效果,也可以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学生将课堂上获得的学习方法运用到解决课外的实际问题中去,在这个过程,知识转变成了能力,自主意识增强了,解决问题的能力、与人合作相处的能力也得到了锻炼。

4.导学案之评价案

在学生的合作交流学习时,教师要对小组交流所表现出来的问题及时纠正和评价,给予正确的鼓励和提示。此时,教师要备好可能出现的问题和情况,正确引导学生去思考。也可以由学生去评价,尽量把课堂交给学生,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学生通过相互评价,不断的强化和理解本节所学的知识,达到高效课堂的要求。如在教学显微镜的操作时,让学生亲手操作后,教师可以观其操作,或者边演示边操作。总之,这一部分的学案要根据课堂内容来进行设计,不能一个模式设计。

5.导学案之归纳案

归纳是一堂课必不可少的环节。我们的课堂如果没有归纳,就如做事有头无尾。有些学生在学了一节课后,都不知道学了些什么。在归纳时,教师要在学案上注明要求:用什么方式归纳,如用表格、用流程图、用表解、用语言表达等。还可以让两个小组各用不同的方式归纳,最后比较,看那种方式归纳最好。这样一来,学生的展示能力加强,自主性和学习兴趣增强。更重要的是,学生通过课堂的几个环节后对本节课的内容记忆会更深。最终达到高效课堂的目的。

三、导学案实施的有效性

1.教师自身的的因素

用导学案上课,首先,教师必需要转变自己的思想,接受课堂改革,因为这是接受和理解导学案的内驱力,也是用导学案的前提。到目前为止,农村学校的大部分教师都很难接受。其次,导学案的设计优劣,与教师自身的学习力、理解导学案的能力及教学经验有关。我们教育的最终目的是要学生学得好,学得快乐,培养出最多的优生,如果教师自身都不知道要讲些什么,那他设计的导学案又有多少质量?导学案的质量决定了课堂是否高效。最后,教师设计好导学案要用到实处,操作得当,应付式的学案没有效果。

2.环境因素

学校因素:资金不足,不能满足每个老师每节课都用导学案,那将会影响教师对导学案的使用。领导的支持程度和导向也影响了导学案的使用。

人文因素:一个学校,大部分人都接受课堂改革,用导学案就会得心应手,做的人不怕各种压力,会潜心的去研究。如果是少数人用,众口铄金,那就寸步难行。这些都是导学案使用的影响因素。

猜你喜欢
学案环节生物
生物多样性
生物多样性
上上生物
必要的环节要写清
乡愁导学案
第12话 完美生物
在农民需求迫切的环节上『深耕』
“比例尺(一)”导学案
现代学徒制管理模式及其顶岗实习环节
导学案不能沦落为“习题单”:以“中位数和众数”的导学案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