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教育思想下语文教学的“和而不同”

2018-03-03 05:29沈静静
语文天地·初中版 2018年1期
关键词:和而不同教者骗子

沈静静

孔子说:“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好的语文教学应该运用“和而不同”的思想营造和谐阳光、民主愉悦、生动活泼的课堂范围,充分张扬每个学生的个性,发挥他们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挖掘他们最大的学习潜能。陶行知的创造教育思想也认为,教育应该是使学生的“特殊才能得以发展而不致枯萎”。从这一角度看,我们也非常有必要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有效地落实“和而不同”的教育思想,充分解放语文课堂教学,为新时代锻造创新思维人才,彰显积极效能。

一、鼓励学生发出不同的声音

“和而不同”,首先要注意的就是教者要让自己成为学生进行学习活动的“合作伙伴”。因此,我们在课堂教学中,要果断地将学习的权利让给学生,甚至连讲台也要在必要的展示活动中让给学生。课堂教学中如果只存在老师的一种权威式聲音,那就是“曲高和寡”“同而不和”。只有充分激励学生在对知识的自主探求中充分提出自己的见解,形成对问题的多角度、多层次、多方向的声音,才能在“不同”的条件下形成分析问题的“和”。

如,在苏教版九年级上册莫泊桑的小说《我的叔叔于勒》一文的教学过程中,有学生提出“菲利普夫妇的行为十恶不赦”,有不少同学表示赞同,但也有学生提出了他们的行为“情有可原”。此时,我们不应全盘否定学生的见解,而是要引导学生结合当时的时代背景理解文章中“菲利普夫妇”的言行。学生经过再次讨论,最后清晰地达成共识:是当时金钱至上的整体社会观念促使菲利普夫妇成为淡泊亲情的势利小人,他们的言行虽然情有可原,但我们对这种言行还是要强烈鄙视。这种处理问题的方式我们倾听了众多学生的不同声音,并基于创新教育思想,通过开展有效的教学活动从不同声音中归纳出一个共同的结论,充分体现了“和而不同”的教学观。学生既掌握了必要的文学知识,也活跃了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创新思维,充分享受了语文学习的乐趣。

二、尊重保护学生的自主精神

随着心智能力的逐渐成长,初中生具备了一定的学科思维和学习能力,他们愿意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充分发表自己的意见,与他人共享自己的智慧成果。这种情况下,我们应充分认识到学生的质疑和主动表达是自主精神成长的表现,也是我们践行“和而不同”教学策略的重要契机。

如,在教学统编版八年级上册教材中朱自清的《背影》一文时,我们正在引导学生解读“父亲”送“我”时买橘子的场景时,有学生提出:“父亲已年老体迈,还为已是成年人的作者爬月台买橘子,这是现在社会不少父母溺爱孩子的真实写照。”我们首先肯定了这位学生勤于思考、勇于发言的优点,充分保护了学生自主思考、敢于质疑的精神。然后引导学生从本文的写作背景、作者对父亲买橘子后的言行举止和心理活动等方面认识本文所表现的父子间挚爱真情的主旨,将学生发表的“不同”观点巧妙地拉回到“和”的方向,有效地抓住了由于学生自主思考而形成的“和而不同”的教育契机。

三、着力完善学生的思维品质

上文已强调过,现在的初中生具有普遍的好奇心和表现欲,喜欢发表自己对事物的不同见解与看法,以表现自己的独树一帜。但由于心智发展还未全面成熟,初中生的思维又存在脱离整体断章取义、脱离文本主观想象、脱离多元片面单一等各种缺陷。此时,作为教者来说,

要巧妙地将学生的各种“不同”思考作为完善“思维品质”的重要手段,最终有效地达到“和”的境界。

如,我们在进行统编版七年级上册教材《皇帝的新装》一文的教学时,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两个骗子为什么能够多次成功欺骗皇帝呢?”结果学生回答五花八门,有的学生回答说:“因为骗子掌握了皇帝穿漂亮衣服的爱好。”有的学生说:“骗子利用了他们会做衣服的特性,因而做衣服的动作模仿起来很像。”有的学生说:“两个骗子满足了皇帝爱慕虚荣的心理。”还有的学生说“迎合了皇帝自私、多疑的个性”,等等。教者将学生回答的 “掌握、利用、满足、迎合”等几个关键词要点写在黑板上,最后做一适当总结:“刚才几位同学回答的内容综合起来就是骗子成功欺骗皇帝的原因,我们要从多方面思考问题,同时要注意汲取皇帝受骗上当的教训哦。”这样,将学生的各种不同的意见有效地融合为一个问题的完整答案,巧妙地达到了“和”的境界。

总之,“和而不同”教育思想作为教育革新研究的一个尝试,它丰富了教育研究的内容,为教育探索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这一教育思想的灯塔已经在夜空中闪烁光芒,理论的高地已然形成,我们在语文课堂教学阵地上,应本着这一思想,努力探寻生本之间深层对话的协调发展及在此基础上个性化多元思维训练策略,追寻差异性的统一,实现教育教学行为的措施科学化、方法最优化、效益最大化,让每个个体在新时代中得以彰显生命的精彩。

本文系南通市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课题《初中语文“和而不同”教育策略的研究》研究成果(XZ2016008) 。

作者单位:江苏省如皋市如皋实验初中(226500)endprint

猜你喜欢
和而不同教者骗子
骗子?
骗子鸟
“和而不同”的美好婚姻
中华文化中的全球治理之道
谈判要追求“和而不同”
谈判要追求“和而不同”
音乐表演技能培养之我见
诚实的骗子
受教者主体性视角下推进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骗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