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教学中古典诗词的审美鉴赏研究

2018-03-05 21:25唐芸巧
课外语文·下 2018年12期
关键词:审美鉴赏古典诗词高中语文教学

唐芸巧

【摘要】古典诗词作为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代表,学生在对古典诗词进行学习和鉴赏的过程中,往往能够更好地了解我国民族的文化和特性,确保传统文化得以有效地继承和发扬。因此,新课改对高中语文教学中古典诗词的审美鉴赏做出了具体的要求。作为任课老师,如何让学生在鉴赏古典诗词的过程中明白人生哲理,提高审美能力和自身修养,成了当前高中语文教学活动的重中之重。

【关键词】高中语文教学;古典诗词;审美鉴赏

【中图分类号】G633 【文献标识码】A

从现实需求来看,近些年古典诗词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地位得以提高。这既得益于古典诗词在高考中逐渐成为热点内容,所占的分值越来越多,又得益于素质教育理念的兴起,以期通过古典诗词的教学和鉴赏来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让学生能够深刻体会到国学的博大精深,并且陶冶学生的情操,使其能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一、高中语文教学中古典诗词的审美鉴赏方法

(一)授人以鱼,不如晓之以理

古典诗词往往具有深厚的历史背景和文化内涵,要想对其进行深度的分析,往往需要多方查找资料,明白当时作者的写作思路和思想情感。但毕竟课堂中的教学时间非常有限,与其老师提前准备资料,帮助学生针对具体的古典诗词做出分析,不如引导学生掌握基本的赏析方法,老师只需要通过赏析思路的提及,让学生课后根据自身的时间和爱好来自行查阅资料。这样不仅不会影响到高中语文教学的进度,而且能够省下来许多的课堂时间,让学生学会自主学习的同时,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其具体的古典诗词鉴赏方法可以分为以下两个方面:

1.帮助学生准确抓住古典诗词的“诗眼”和“题眼”。“诗眼”和“题眼”是一首诗词的精华所在,抓住了“诗眼”和“题眼”便可以对整首诗词进行由点到面的全面赏析。例如王维的《使至塞上》这首诗,这首边塞诗的“诗眼”为“直”和“圆”,大漠一望无垠,寥寥烽烟直上青天。黄河奔流不息,余晖缓缓落下。“直”和“圆”仅这两字便将边塞的景色鲜活地展现到读者的眼前,除了对大漠的景色进行渲染外,通过查阅资料和细心地赏析可以发现,“孤烟”其实指的是大漠中用于传递军情的“狼烟”。然后再回过头细细品味,可以很快明白作者从最先的孤寂、悲伤之情升华到对国家的关心和对边关战事的慷慨悲壮之情。由此可见,要想很好地鉴赏古典诗词,如何有效抓住“诗眼”和“题眼”,并对其进行有效的分析成为关键。

2.正确体会古典诗词中的修辞手法。许多古典诗词都会通过修辞手法的应用来抒发情感和创造意境,比喻、夸张、拟人、排比和反复等修辞手法较为常见,其在许多的古典诗词中均有所体现。例如李白的《将进酒》,写这首诗的时候李白在颍阳山,距离黄河不远,登高纵目,所以借黄河来起兴。黄河源远流长,落差极大,如从天而降,一泻千里,东走大海。景象之壮阔,并不是肉眼可见,所以,此情此景是李白幻想的,言语中带有夸张。通过对这种夸张手法的赏析,可以体会到作者当时失望、自信、悲伤和豪放等情感的交織。又如李清照的《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中的“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这句词便是利用了反复的修辞手法,两句“知否”与其看作对侍女的询问,不如说自言自语,充分体现出了伤春悲秋的闺中人的复杂神态和情感。因此,想要在赏析古典诗词时正确理解和把握诗词的深刻内涵,必须弄清修辞手法及其所指的具体形象。

(二)多读多看多练,领略诗词的意境之美

如果说遣词、造句和修辞是古典诗词的外在体现,那么意境便是古典诗词的灵魂。例如王昌龄的《从军行》,作者通过青海、长云、雪山和玉门关等环境的描写体现出了整个西北边陲的景象,然后通过穿金甲、破楼兰和终不还等体现了作者不打败敌人誓不还的毅力和决心。又如孟郊的《登科后》中的春风、得意、马蹄疾、长安花等意象,充分体现了作者多次科举考试失利后,终于及第登科、苦尽甘来的得意之情。因此,老师想要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感受古典诗词的内涵,准确把握住作者营造的意境,以充分体会作者的思想情感,就需要做到多读多看多练。

1.多读。所谓“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在高中语文的教学过程中,学生审美鉴赏能力的提高离不开多读这一环节。单纯地分析只能帮助学生理解古典诗词的内容和作者的思想情感,而语言能力的提高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学生只有多读,才能达到“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的境界。

2.多看。多看则是开阔学生眼界和见识的重要途径,大千世界无奇不有,学生只有抱有发展的眼光来认识古典诗词,才能学会以辩证的眼光来认识客观事物,摒弃以往墨守成规、闭门造车的思想观念。

3.多练。老师可以鼓励学生将阅读古典诗词后的所思所想批注在旁边。许多想法或许只是灵光乍现,如果不及时记录下来,学生可能便会很快遗忘,并且一看到批注,便能及时回想起来,这对学生思维的训练和鉴赏能力的提高都是大有裨益的。

二、结语

每首诗词都有独一无二的思想之美,这种美源于作者内心。想要切身感受到作者写诗时的所思所想,就需要老师对学生进行及时的引导,帮助学生准确把握诗词的内涵和意蕴,鼓励学生驰骋想象,用心体会,把握不一样的意境美。这样才能真正接近作者的心灵,体会古典诗词的思想之美,最终提高学生的思想和心境。

参考文献

[1]陈会勇.寓审美教育于古典诗词教学之中[J].文学教育(上),2017(2).

附    注

本文系重庆市普通高中教育教学改革研究课题资助成果(课题名称:新高考下语文核心素养的培养策略研究;课题编号:2017CQJWGZ3071)

(编辑:马梦杰)

猜你喜欢
审美鉴赏古典诗词高中语文教学
高中作文“真写作”与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
艺术鉴赏的经验性论纲
关于新课程理念下高中语文教学有效性的解析与研究
古典诗词在广告文案写作中的运用探讨
趣从诗中来
“赞赏发现”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文言文教学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实践研究
高中语文诗歌教学中的审美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