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河县黑龙镇西刘冲汉画像石墓

2018-03-06 04:29南阳市文物考古研究所
关键词:墓道前室门楣

□南阳市文物考古研究所

2002年5月,唐河县黑龙镇赵朗庄村西刘冲村民小组在修建道路时发现一座画像石墓,南阳市文物考古研究所立即派人会同唐河县文物管理部门前往该村进行实地调查,并对该墓进行了抢救性发掘和清理。现将发掘情况简报于下:

一、墓葬形制

该墓位于唐河县黑龙镇赵朗庄村西刘冲组西头的一座小山脚下,周围地势西高东低,北高南低。(图一)该墓在以前曾被盗掘,此次修路又使墓葬严重毁坏,墓葬上部及墓门被破坏,靠近墓道的墓门处有两块门楣石和两块门柱石被推倒放置于路边。

该墓坐西朝东,方向119°。平面呈长方形,由两墓道、双重墓门、横列前室和两后室几部分组成。墓葬为砖石混合结构,用27块石材和大量的长方形青砖和楔形砖混筑而成。长方形砖规格为(35~36)厘米×16 厘米×6 厘米,楔形砖规格为(35~36)厘米×16 厘米×(4~6)厘米。墓室东西长516厘米,南北宽356厘米。(图二)墓内填土为黄褐色五花土,因被盗扰严重,填土中还夹杂有墓砖、石块和少量碎陶片等。

图一 唐河县黑龙镇西刘冲汉画像石墓位置示意图

1.墓道 位于前室墓门正前方。中间有一生土隔子,将墓道分成南北双墓道,并分别对应南北两个墓门。两墓道平面均呈梯形,底为斜坡状,近墓门处较宽。南墓道宽124厘米,北墓道宽136厘米。墓道上部遭到破坏,因此长度仅清理240厘米。

2.前室墓门 由内外双墓门组成,均有两块门楣、三块门柱石构成南北并列的两部分主体门框。其中内侧墓门下有两块门槛石,南门框高118厘米、宽122厘米,北门框高118厘米、宽110厘米。每个门框的外侧内沿均刻有凹槽,门楣石下凿有门枢窝,用于安装门扉,而发掘时门扉已无存。另外在墓门两主体门框的外侧(东侧)再设一重辅助门框,构成外侧门框,也由南北两部分组成,由三根门柱、两块门楣和三块门柱垫石筑成,无槛石,亦不见门扉。由于人为破坏,它们被清理出来时,构筑外侧两门框的石材已脱离原来位置,只有外侧南门柱仍保持原来位置。在墓门外侧未见有封门砖(图三)。

3.前室 为横前室,呈南北长方形,南北宽324厘米、进深116厘米,底低于后室底20厘米。南北两壁均用长方形小条砖砌筑,自下而上为平砖错缝平铺垒砌,中间夹两层立砖;西壁为后室门外壁,东壁为墓门内壁。前室无铺地砖。另外,前室墓顶破坏不存,用砖拱形起券或用石盖顶券法不明。

4.后室墓门 由南北并列的两部分组成,两后室各对应一门。由两块门楣、三根门柱、两块门槛石构成南北后室门框,南后室门框高110厘米、宽104厘米,北后室门框高110厘米、宽96厘米。(图四)

图二 画像石墓平、剖面图

图三 前室墓门

图四 后室墓门正视图

5.后室 中间一道留门隔墙把墓室分为南宽北窄的两个并列后室,进深314厘米,南后室宽172厘米,北后室宽104厘米。后室南、北两壁及后壁均为单顺砖错缝平砌而成,隔墙由两根过梁、三根立柱、两块垫石构成。两室底部近平,北后室无铺地砖,南后室有铺地砖,为人字形平铺。南室墓顶已塌陷,但仍能看出为弧形拱券顶,北室墓顶保存较好,用楔形砖错缝券筑成弧形拱券顶,高174厘米,从残存痕迹看,南室顶部高出北室顶部约40厘米。

墓室内因盗扰破坏,葬具和骨架已腐朽无存,葬式不明。

二、随葬器物

该墓由于早年被盗掘,随葬器物被盗一空,未出完整器物,仅剩余部分陶器残片。从陶片看,均为泥质灰陶,可辨器型主要有瓮、壶、罐、仓等。

三、画像位置与内容

该墓葬现存石材27块,主要用于前室墓门、后室墓门和隔墙等位置,其中有画面的6块,主要在前室墓门处,共雕刻画像8幅,而构筑后室墓门和隔墙的石料上则无画像。画像雕刻技法为剔地浅浮雕,在空间处用斜线纹衬底。现根据画像石位置及画面内容,分别介绍于后。

1.二龙穿璧 2幅。刻于前室墓门两门楣正面,南门楣石规格为190厘米×42厘米×28厘米,北门楣石规格为174厘米×42厘米×28厘米。画面上各刻有两条龙,曲颈回首,屈身、交尾、穿璧,周饰有云气。(图五)

2.菱形套环 2幅。刻于前室墓门两门楣背面。南门楣石规格为190厘米×42厘米×28厘米,北门楣石规格为174厘米×42厘米×28厘米。画面上刻有一组连续菱形纹,在菱形纹相交处各套连一环。(图六)

3.菱形连环纹 1幅。刻于外侧辅助墓门北门楣石背面,规格为174厘米×42厘米×28厘米。画面上刻有一组连续菱形纹,在菱形纹相接处分别连一小圆环,整幅画似一张渔网。(图七)

图五 二龙穿璧画像拓本

图六 菱形套环画像拓本

图七 菱形连环纹

4.人物图 刻于前室墓门南、北门柱背面,规格分别为114厘米×38厘米×28厘米、114厘米×30厘米×28厘米。似为两门吏,画面漫漶,拓片无法拓出。

5.伏羲、女娲 刻于前室墓门中门柱背面,规格为114厘米×36厘米×28厘米。可辨出两人相对而立,为人首蛇躯的伏羲、女娲形象。画面漫漶,拓片无法拓出。

四、墓葬年代

根据西刘冲画像石墓的墓葬形制、随葬陶器残片以及雕刻技法等加以分析研究,来确定该墓的相对年代。

1.从墓葬形制和结构上看,墓葬为砖石混合结构,平面呈长方形,由两墓道、二墓门、前室和两后室几部分组成,且前后室等宽。它与南阳英庄画像石墓[1]布局接近。该墓南北后室由隔墙相隔,中间由门洞相通,墓顶为拱形券顶,这种布局,在南阳发现的西汉晚期到东汉早期画像石墓同类墓葬中是常见的。

2.随葬陶器残片均为灰陶,可辨器型主要有瓮、壶、罐、仓等,为西汉晚期前后常见的随葬器物,具有比较明显的时代特征。

3.在平面布局、画像题材、雕刻技法等方面,西刘冲画像石墓与东汉早期的南阳辛店熊营画像石墓[2]、南阳英庄画像石墓等有相似之处,这几座是汉画像石成熟时期的典型墓葬,为汉代画像石墓的第三期。就早期的汉画像石墓的画像布局及内容来看,画像主要分布在墓门的门楣、门柱、门扉上,墓室内雕刻画像很少甚至不雕刻画像。西刘冲画像石墓墓内画像石较少,画像简单,均刻于构筑前室墓门的石材上,后室墓门和隔墙的石料上仅凿出底纹,并未雕刻画像。画像题材单调,仅有几何纹、人物以及“升仙”类画像,具有较早期画像石墓特征。该墓雕刻技法为带斜纹衬底的剔地浅浮雕,而在南阳县(现南阳市)赵寨砖瓦厂发现的汉画像石墓[3]皆为凹面阴线刻,故我们认为西刘冲画像石墓在时代上略晚于赵寨画像石墓,不晚于南阳英庄画像石墓。

综上所述,唐河县黑龙镇西刘冲画像石墓时代应为西汉晚期,不晚于新莽时期。

发掘:杨俊峰 陈海全等

拓片:魏晓东

绘图:杨俊峰 韩斝

执笔:李学军 陈海全 杨俊峰

[1]南阳市博物馆.河南南阳英庄汉画像石墓[J].中原文物,1983(3):103-107.

[2]南阳市文物研究所.河南省南阳县辛店乡熊营画像石墓[J].中原文物,1996(3):9-16.

[3]南阳市博物馆.南阳县赵寨砖瓦厂汉画像石墓[J].中原文物,1982(1):5-8.

猜你喜欢
墓道前室门楣
光耀门楣的“门楣”在哪里?
吟翁述怀(新韵)
《王文治论书绝句三十首之十二》
模糊生死界线:东汉墓内祭奠活动的考古学观察
内蒙古辽代契丹贵族墓葬门道初步研究
消防电梯的设置及防火要求研究
馨香纪
浅谈暖通消防设计施工要点
高层建筑消防配套加压送风防烟系统设计研究
简评《墓道》中的宋若虚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