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知语言学与历史词汇学研究的融合创新
——《认知语言学与词汇演变》述评

2018-03-06 14:57河南大学
外文研究 2018年1期
关键词:拉丁语语言学隐喻

河南大学 张 珂

一、引言

《认知语言学与词汇演变:以拉丁语运动动词到罗曼语运动动词演变为例》(CognitiveLinguisticsandLexicalChange:MotionVerbsfromLatintoRomance)一书是Stolova(2015)运用认知语言学理论解释运动动词从拉丁语到罗曼语历史演变的一个有益尝试。作者从历史语言学和认知语言学相结合的角度,探讨了从拉丁语运动动词到罗曼语运动动词的演变及其动因,认为先前的研究虽然对运动动词的历史演变提供了有益的视角,但是却存在诸多不足,比如部分研究对象涵盖范围过窄,只关注词汇变化在词汇命名学层面或语义学层面上所发生的变化,缺乏融合两个视角的综合性研究。为了弥补这一缺憾,作者在历史认知语言学的理论框架内,突破先前研究仅从词汇命名学层面或语义层面来探讨词汇演变的局限,试图用统一两个层面的视角来探讨运动动词从拉丁语到罗曼语演变的过程,尤其是演变过程中词汇变化的延续以及创新机制。

二、内容简介

全书共十章,可以分为四个部分。

第一部分是第一章。第一章为引言,说明写作目的和关键概念。作者对整部书的结构进行了简要介绍,并对运动动词进行了概念界定。综合考虑各种具有代表性的观点,作者认为运动动词应该指称“主体发生位置变换,即移位,并且自行完成的动作”(self-propelled motion of the subject which involves a change of place, i.e., translocation)(Stolova 2015: 4)。作者把研究对象中的动词界定在表达运动概念的10种动词以内,认为每一种运动概念都可以被词汇化为许多种动词,这样就可以把该书需要仔细探讨的动词限定在200多种以内,既可以充分识别词汇演变的类型,又便于研究者高效地实现研究目标。作者进一步表明要结合词汇命名学(onomasiology)和语义学(semasio-logy)两个层面,对运动动词词汇演变进行分析,并引入了一种新的研究框架,即历史认知语言学(histrorical cognitive linguistics)框架,把历史研究和认知语言学研究相结合,在探讨词汇演变的同时,分析词汇演变背后的认知动因。

第二部分是认知词汇命名学的认知类型学基础,包括第二、三、四、八章的内容。第二章为认知词汇命名学和运动编码的认知类型。该章是第二部分的总括性章节。作者介绍了认知词汇命名学(cognitive onomasiology)的含义,提出了认知词汇命名学的三维分析网,用来分析词汇变化的三重动因,即认知维度(cognitive dimension)、形式维度(formal dimension)和层级维度(stratification dimension)。作者梳理了运动编码的认知类型学研究历程,并提出了自己的分析思路和理论框架,探讨了本研究的理论价值。作者认为,众多学者只是从共时角度参照Talmy(1985, 2000)的类型学研究模式来研究罗曼语的变体,并未提及Talmy类型学研究模式应用于历时研究的意义何在,而与此相关的历史语言学研究则过多地关注某种特定的语言或特定的语言现象,无法提炼出具有普遍性的规律。因此,作者提出了不同于前人的研究策略,即以Talmy(1985, 2000)对运动动词的分类类型学研究为基点,以认知语言学理论为依据,追踪和阐释运动动词编码从主要以卫星框架为主导的拉丁语到主要以动词框架为主导的罗曼语的演变过程,并探究其背后的驱动因素。

第三章为拉丁语和罗曼语动词族谱。该章分为四小节。第一节讲述了拉丁语和罗曼语各语言变体中的一般意义运动(generic motion)动词。第二节讲述了拉丁语和罗曼语各语言变体中表示特定方向运动(direction-specific motion)动词。这一节又分为六个部分, 分别介绍了拉丁语和罗曼语各语言变体中表达朝向和/或到达特定地点的运动动词、表达离开某一特定地点的运动动词、表达朝内方向的运动动词、表达朝外方向的运动动词、表达朝上方向的运动动词以及表达朝下方向的运动动词。第三节介绍了拉丁语和罗曼语各语言变体中表示特定方式的动作。这一节又分为四个部分,分别介绍了拉丁语和罗曼语各语言变体表达“走”“跑”和“跳”等动作的动词。第四节是该章小结,作者认为词汇化的历史演变具有传承与创新并存的特征。另外,在从拉丁语到罗曼语的词汇演变过程中,尽管词汇形态发生了变化,但其意义却保持了相对稳定。

第四章阐述了从拉丁语到罗曼语演变中命名学模式的延续和变化。这一章分为三小节。第一节介绍了从拉丁语到罗曼语演变中的词汇延续和词汇消失。作者分析了从拉丁语到罗曼语词汇演变中延续与变化的各类现象,探讨了现象背后的动因。第二节主要介绍了罗曼语词汇创新的方式。作者观察到并非所有拉丁语卫星框架型运动动词都转化成了罗曼语动词框架型运动动词,罗曼语还保留了相当一部分卫星框架型运动动词。但是同为卫星框架型动词,两者并不相同,而是各有特点。第三节介绍了构式中的拉丁语和罗曼语运动动词。作者希望以本研究为起点,整合共时的构式形态学研究和历时的词汇语法构式研究两条思路,建立一个更有效、更综合的分析框架,并以此为基础来探讨构式类型的演变过程。

第八章为本研究对运动编码和认知类型学的启示。该章是第二部分的总结性章节,分为两小节。第一节介绍了跨语言间运动编码认知类型分类的改进。作者阐述了Talmy(1985, 2000)对语言类型的两分法及其他以两分法为基础的分类方法。第二节介绍了对运动编码认知类型的全方位研究。作者认为以往对罗曼语类型学的研究只关注从拉丁语到罗曼语的演变中所发生的变化,但是历史罗曼语言学对该演变过程的研究不应该局限于变化本身,而应该关注到不变的情况及其成因。最后,作者指出在拉丁语到罗曼语的演变过程中,演变方式的多样性并不是个例。汉语发展过程中的演变方式也呈现出多样化状态,因此运动编码的认知类型学研究必须和历史语言学相结合,两种方案从不同维度切入,深入探索,才会得出更为细致和精准的结论。

第三部分是概念隐喻理论在运动动词词汇语义演变中的作用,包括第五、六、七、九章的内容。第五章为认知语义学和概念隐喻理论。本章分为两小节。第一节论述了概念隐喻和运动始源域。作者认为,由运动动词来表达的移动一般都是在空间当中完成的移动,而各种语言中隐喻的始源域都来自于空间,并且概念隐喻中大量隐喻的始源域都是运动以及与运动相关的概念(比如方位、方向、目的地、路径和距离)。第二节阐释了概念隐喻和罗曼语演变之间的关系。隐喻是语法化建构和实现的途径之一,并且从概念隐喻的角度能给运动词汇语义的演变提供一个统一而稳定的理论视角,避免单纯对比带来的种种问题。

第六章为从拉丁语到罗曼语演变中的语义延续与消失。该章分为两小节,第一节包含25个部分,分别探讨了25种拉丁语和罗曼语共享的运动动词之间的隐喻映射。第二节在更为宏观的语言语境下,分析了运动动词的语义延续与消失。作者指出,拉丁语中绝大多数隐喻类型在表达这一隐喻意义的运动动词消失以后,仍然在罗曼语中得以延续,也有很多拉丁语运动动词的隐喻意义在罗曼语中找不到对应的动词来表达,通常会被转用为专业的技术类语义,可见延续是词汇语义发展的主流。作者认为,这种运动动词词汇语义的延续是由于人们对运动概念认知的稳定性造成的,而隐喻是人们认知世界的一种重要方式,所以,概念隐喻理论可以很好地解释从拉丁语到罗曼语演变中的语义延续与消失问题。

第七章为罗曼语新的语义进展。该章分为五小节。第一节介绍了罗曼语运动动词的语义创新。作者认为,除了受到人们身体体验认知的影响外,罗曼语的语义创新还和科技进步等文化因素相关。第二节介绍了个别罗曼语语言变体中的运动动词的语义创新,并对这些在单个罗曼语语言变体中出现的语义新发展进行了阐释。第三节介绍了通过借用产生的语义创新。作者列举了意大利语、卡塔兰语、奥克西坦语以及罗马尼亚语借用法语而产生的新的词汇语义,还有西班语借用阿拉伯语而产生的新的词汇语义等典型案例。第四节介绍了罗曼语语义新进展的书面证据和语言隐性状态。隐性状态指语言在口语中的使用状态。隐性状态概念的提出,对罗曼语语义新进展的书面证据提供了有力支持。第五节分析了在罗曼语之外的更为宏观的语言语境之下,运动动词的语义演变创新。研究发现,运动动词隐喻意义的传播与传承除了存在于罗曼语各语言变体之外,还广泛地存在于其他一些大的语言族群,如日耳曼语族。

第九章为本研究对概念隐喻研究的启示。该章是第三部分的总结性章节,分为两小节。第一节探讨了跨语族的概念隐喻。这一部分主要论述了概念隐喻理论研究方法的转变。作者对过去35年数量繁多的概念隐喻研究理论进行了系统梳理,发现理论研究的重点不应该仅仅局限于测试概念隐喻理论的普适性,而应该更多地关注测试隐喻普适性开展的方法和机制。第二节以拉丁语和罗曼语为测试基础,介绍了普适的概念隐喻和语言特有的概念隐喻。作者肯定了对某个特定的语言家族进行历时研究的意义,可以让我们更清楚地看到演变过程中层次丰富的演变脉络。

第四部分为结语,即第十章的内容。作者对前面各个章节的研究发现做了简要总结,认为把认知语言学和历史罗曼语言学结合起来研究拉丁语到罗曼语的演变历程,既方便探讨演变历程中运动动词语义延续和创新背后的认知机制,也有利于找到认知语言学和历史罗曼语言学在哪些方面是互补的。认知语言学和历史罗曼语言学相结合的研究方案还可以应用于音韵学、形态学、句法学和社会语言学等课题研究中,并且取得新的突破。然而,截至目前,罗曼语丰富的历史语料在历史认知语言学视角研究下取得的成果还非常有限,作者希望今后有更多以认知为基础的研究能够关注到拉丁语到罗曼语演变的过程。

三、简评

基于Talmy(1985, 2000)的认知语义类型学研究和Lakoff & Johnson(1980)的认知隐喻理论,针对已有研究的不足,作者以拉丁语运动动词的演变为例,从自己擅长的历史语言学角度出发,采用概念隐喻理论,通过认知框架的应用,探讨了从拉丁语到罗曼语词汇化演变过程中词汇形态和语义的延续与创新,分析了词汇形态和语义的延续与创新在不同的罗曼语变体之间产生的不同演变方式、特征及其背后的认知动因。综合来看,作者的贡献在于:

第一,将认知语言学研究和历史语言学研究相结合。以历史罗曼语言学研究为基础,通过分析经罗曼语历史语料证实的大部分词汇化类型,探讨类型延续和消失的认知原因。作者发现,在拉丁语到罗曼语的演变过程中,拉丁语中的简单运动动词比复合运动动词更容易在罗曼语族中得以延续,而复合运动动词并不一定都会在演变过程中消失,这是因为这些复合运动动词在经典拉丁语阶段或后拉丁语阶段被视为简单运动动词的缘故。而延续和消失则可以归因于人类运动认知范畴中对方向和路径的认知集中(centrality),并逐渐凸显出路径在运动事件图式(motion event schema)中的重要性。

第二,将概念隐喻理论引入历史语言学的研究之中。作者发现,在拉丁语到罗曼语的演变过程之中,变化最大的是词汇形态上的变化,词汇语义则保持相对稳定。概念隐喻的引入,尤其是对原始隐喻和复合隐喻的有效区分,能够清晰地解释这种语义的延续与消失;除此之外,作者还关注到了之前人们忽视的科学技术发展等方面的文化因素,探讨词汇语义延续与消失背后的深层原因,从而避免了单纯的历时语料对比研究所带来的讨论范围狭窄等方面的局限,为运动动词词汇语义的演变提供了更为统一和稳定的理论视角。

第三,将类型学研究和历史语言学研究相结合。众所周知,词汇化的发展过程传承与创新并存,从拉丁语到罗曼语的演变过程也并不是单一的从卫星框架语言到动词框架语言的转变,而是多层次、多样化的复杂转变。从拉丁语卫星框架型语言向罗曼语动词框架型语言的转变只是词汇变化诸多层面的一个向度,这一点可以从罗曼语族语言分支中都有不同于主体框架语言的运动动词范例来证明。作者的研究工作突破了这一限制,有机地结合两个视角,使得我们对于罗曼语词汇化发展过程问题的认识更加深刻细致。

尽管该书的文字叙述略显冗赘,部分观点还有待进一步推敲和商榷,但作者把类型学和认知语言学融入历史语言学研究的努力确实值得赞赏,值得同行的关注、跟进。

参考文献

Lakoff, G. & M. Johnson. 1980.MetaphorsWeLiveBy[M]. 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Stolova, I. N. 2015.CognitiveLinguisticsandLexicalChange:MotionVerbsfromLatintoRomance[M]. Amsterdam/Philadelphia: John Benjamins Publishing Company.

Talmy, L. 1985. Lexicalization patterns: Semantic structure in lexical forms [C] // T. Shopened (ed.).LanguageTypologyandSyntacticDescription,Vol.III:GrammaticalCategoriesandtheLexicon.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57-149.

Talmy, L. 2000.TowardaCognitiveSemantics[M]. Cambridge: The MIT Press.

猜你喜欢
拉丁语语言学隐喻
体认社会语言学刍议
拉丁语在东罗马帝国消退缘于实际使用需求的减少
《复制性研究在应用语言学中的实践》评介
成长是主动选择并负责:《摆渡人》中的隐喻给我们的启示
《活的隐喻》
《神经语言学和心理语言学视角下的二语习得》述评
以意大利传教士为例浅谈孔子思想在欧洲的传播
对《象的失踪》中隐喻的解读
德里达论隐喻与摹拟
社会语言学名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