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施肥量对夏玉米植株和产量性状影响的试验

2018-03-07 06:11李艳荣
天津农林科技 2018年1期
关键词:出苗率施肥量生育

李艳荣

(天津市武清区农业良种繁殖站,天津 301700)

1 材料和方法

1.1 试验材料

供试玉米品种为京农科728,肥料为总含量45%(N∶P∶K=27∶10∶8)的缓控释肥。

1.2 试验设计

设4个施肥量处理:(1)CK(空白);(2)30 kg·667 m-2;(3)40 kg·667 m-2;(4)50 kg·667 m-2,进行自然对比。

1.3 试验概况

试验在武清区大碱厂镇大碱厂村进行,壤土,中上等地力。2016年6月22日机械免耕播种,行距60 cm,株距27 cm,肥料按设计施用。播后每667 m2用42%甲草·异丙草·莠悬浮剂(绿野苞收)150~200 g,兑水20~25 kg喷洒地面封闭除草。6月27日查苗补苗,7月2日按要求定苗,密度4 100 株·667 m-2,8月13日除草,9月28日逐小区数穗称重取样测产。

1.4 调查内容

调查玉米出苗率、生育时期,考察植株性状、穗部性状及产量性状等。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施肥量对玉米出苗率及生育进程的影响

调查表明,不同施肥处理对玉米出苗率及生育进程没有影响。

2.2 不同施肥量对玉米植株形状的影响

由表1看出,随施肥量增加,玉米株高、穗位略有增加,空杆率显著降低。施肥量为50 kg·667 m-2的玉米比对照空杆率降低4.2%,降低53.8%,说明随施肥量增加,植株养分供应充足,相应促进了玉米结实。

表1 不同施肥量对玉米植株及产量性状的影响

2.3 不同施肥量对玉米穗部性状及产量性状的影响

试验表明,穗长随施肥量的增加而逐步增长,最长17 cm,为50 kg·667 m-2施肥处理,比对照增加1.8 cm;穗粗也随施肥量的增加而增粗,但不明显;秃尖随施肥量的增加逐步缩短,最短为0.8 cm,也是50 kg·667 m-2的施肥处理,比对照缩短0.65 cm。

产量结构方面,有效穗数随施肥量的增加而增加,最高达到3 928 穗·667 m-2,为50 kg·667 m-2施肥处理,比对照增加132 穗·667 m-2;穗粒数和千粒重也随施肥量的增加而增加,穗粒数最高为479.7 粒,比对照增加117.9 粒,千粒重最高为367.6 g,比对照增加8.9 g,二者均为50 kg·667 m-2施肥处理。

试验表明,产量与产量结构类似,随施肥量的增加而显著提高,最高达588.8 kg·667 m-2,为50 kg·667 m-2施肥处理,比对照增产170.1 kg·667 m-2,增产40.6%;其次是40 kg·667 m-2施肥处理,比对照增产 122.6 kg·667 m-2,增产29.3%;30 kg·667 m-2施肥处理,单产为474.8 kg·667 m-2,比对照增产56.1 kg·667 m-2,增产13.4%。

3 讨 论

3.1 试验表明,在4 100 株·667 m-2试验密度下,施肥量增加,玉米株高和穗位相应增高,空杆率降低。但在高密种植条件下,施肥增加,群体的郁闭性可能随之增加,存在一定的倒伏风险。因此,应根据种植密度确定合理的施肥量。

3.2 随施肥量增加,有效穗数、穗粒数、千粒重、产量均有所增加,以50 kg·667 m-2的施肥处理效果最好,单产达到588.8 kg·667 m-2,比对照增产170.1 kg·667 m-2,增产40.6%。其次是40 kg·667 m-2的施肥处理,单产为541.3 kg·667 m-2,比对照增产122.6 kg·667 m-2,增产29.3%。

3.3 试验说明,在不追肥的前提下,应尽可能采取一次性底施玉米缓控释肥或复合肥50 kg·667 m-2,至少也要施40 kg·667 m-2,才能获得较好的产量。

[1]李锋,刘晓娟,刘世梅,等.不同施肥量对玉米生育特性及产量的影响[J].吉林农业科学,2006,31(3):53-54.

[2]任建德.不同玉米施肥量试验[J].山西农业科学,2008,36(8):47-48.

猜你喜欢
出苗率施肥量生育
蔬菜施肥量控制技术指南
褐煤基有机肥对土壤肥力和沙葱产量的影响
早播条件下不同高油酸花生品种与种衣剂处理对花生出苗的影响
光照条件、施肥量和播种时期等对几种野生芹菜生长及产量的影响
弥补人类生育“缺陷”的幸福路径
水稻侧深施肥技术试验总结
产后抑郁——生育性别偏好惹的祸
决不允许虐待不能生育的妇女
提高玉米密植品种出苗率技术要点
淹水对萌发状态杂交稻出苗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