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物质文化遗产视角下月山八极拳的传承价值

2018-03-07 10:49张丰龙潘聪柳州职业技术学院广西柳州545000
文体用品与科技 2018年24期
关键词:传统武术武术文化遗产

□ 张丰龙 潘聪(柳州职业技术学院 广西 柳州 545000)

随着经济的全球化和社会的现代化发展进程的加快,许多非物质文化形态正在随着时代的快速发展面临着失传的危机,非物质文化遗产视角下的月山八极拳目前也存在面临失传的现状。因此本研究在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理论指导下,对河南月山八极拳的历史起源和世系传承进行调研,阐述月山八极拳存在的历史意义和独特的文化特性;对河南月山八极拳的现状进行一个客观的分析与评价,深刻分析制约月山八极拳发展的各个因素;根据现阶段时代发展的要求,挖掘月山八极拳的各项价值并探求相应的发展保护对策。

1、相关概念界定

1.1、非物质文化遗产

非物质文化遗产,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视角来看,民族传统体育具有杰出的民间传统文化表现形式或文化空间、具有见证现存文化传统的独特价值、具有鲜明独特的民族和群体或地方特征、具有促进民族文化认同或社区文化传承的作用、具有精粹的技术性;具有影响人们思想情感的精神价值。因此,有关在以武术为中心点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研究也逐渐增多,从非物质文化的视角下探讨对其进行保护和传承。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颁布的《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中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概念进行了描述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指被各群体、团体、有时为个人视为其文化遗产的各种实践、表演、表现形式、知识和技能及其有关的工具、实物、工艺品和文化场所,在本约中,只考虑符合现有的国际人权文件,各群体、团体和个人之间相互尊重的需要和顺应可持续发展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范秀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开发》中建议到“增加宣传范围,提高宣传力度、提高文化自觉和利用发展文化旅游的形式”。

朱荣荣的 《法律视角下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发展》中“传承主体事关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存续和发展,要合理确定传承主体并明确其权利和义务”。

综上可知,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发展是国家所重视的,并对其保护发布了相关法律保护,但是它的传承与发展离不开各个方面的支持与研究对策,国家政策、宣传力度、传承形式以及传承后继人才等等都有着重大的作用。

1.2、传统武术非物质文化遗产

中国传统武术,是修习一门制止侵袭的高度自保技术,它在切实解决安全问题的基础上,使我们的头脑得到应变能力的训练,简便易行、能够轻松提升人的精神和身体素质,防卫健身,精进卓越,快乐通融。传统教育在于言传、身教。文在言传,武在身教。身体力行是教、身正法明是教、以身作则是教、上行下效(敩)是教。武化,是身体力行的教化过程。

康戈武的《武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研究现状》中提到“随着全球化和现代化进程的加快,传统武术文化“生境”发生了巨大变化,生存根基受到严重冲击”。

朱清华的 《非物质文化遗产视野下对传统武术传承的思考》“传统武术口诀、秘籍的传承不仅可在民间传承,也可在专业化的武术团体中传承,也可在教育和科研部门中进行探讨和传承”。

杨守民等的《传统武术非物质文化核心传承力》中总结到“将传统武术文化的时代性功能转化,并融入到现代新文化体系之中,才能从根本上实现对传统武术文化的真正、有效的传承和发展”。

程大力的《传统武术:我们最大宗最珍贵的濒危非物质文化遗产》中指到“没有丝毫的夸大和夸张,传统武术是我们民族最大宗也最珍贵的濒危非物质文化遗产,使传统武术得到真正复苏和真正保护,是中国武术史和中国体育史上里程碑式的工作,是标志性的功德无量名彪竹素的工作,时代在等待和呼唤有胆识的改革家和决策者”。

综上可知,传统武术是中国文化中的重要部分,同时其也是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瑰宝,传统武术的永久传承对中国文化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传承人在整个传承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因此,传统武术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发展是时代发展必须的,亦是必不可少的。

1.3、月山八极拳

马德行等的《月山八极拳的传承与保护》中提到“月山八极拳,意为发劲可达四面八方极远之处,其动作朴实简介,刚猛脆裂,多震脚发劲动作,起源于焦作市博爱县月山寺,距今已有800多年的传承历史”。

从八极拳祖师苍公开始,八极拳历代掌门人全为月山寺僧,到民国二十六年(1937年)共历二十四代。民国二十七年,月山寺毁于战火,僧人弃离,八极拳自此有俗家弟子马连升传承,至今已有三代。2006年11月被河南省人民政府公布为 “首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2007年8月申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2008年10月月山八极拳正式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唐存山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视角下传统武术的保护》中指出关于传统武术的传承,主要是讲传承主体,是传统武术的重要的传播者也是重要的延续者,以月山八极拳为例,它既是中国的传统武术在当代武术中的延续,又是中西方文化传统的碰撞,这种传承不仅仅局限于月山八极拳的内部,而是随着社会环境的变化而变化。

月山八极拳作为中国传统武术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其历史悠久,可据史料考证,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亦是时代发展的需要,对其进行传承与保护是对中国传统武术文化的尊重与要求。

1.4、弘扬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需要

近年来,在新时代的背景下,对文化特别是传统文化的需求已是各个国家都会追求的目标,因此非物质文化遗产已经得到我国政府的极大关注,己经开始着手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立法,建立和完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体制。2004年中国政府即批准加入《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从加入至2011年,我国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共计己有1219项,其中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占70项。在现代构建中国和谐社会的背景下,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对于中国社会文化有着重大的意义,因此弘扬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时代所需。

1.5、发展民族传统武术的需要

武术在我国历史悠久,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更加追崇的是竞技武术而非传统武术,竞技武术随着时代的发展迎合着时代的需要,变得日益强盛,而传统武术依然保持着原有的内涵技艺,没有追赶上随着时代的更新,便日渐被淡忘,传统武术是我国优秀民族传统文化的一部分,体现着中华民族独有的民族品质和民族特色,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占据着重要的组成部分。它蕴含着中华民族特有的精神价值、思维方式和想象力,体现着中华民族的生命力和创造性,是炎黄子孙智慧的结晶,也是全人类文明的瑰宝。

1.6、保护和传承月山八极拳的需要

月山八极拳2006年11月被河南省人民政府公布为 “首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2007年8月申报 “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2008年10月月山八极拳正式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现代的和谐社会,是追求各方面的和谐,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文明屹立世界文化之林的特殊民族特色,但是在对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整理时发现,有些仅仅只有这外表,而无真正的内涵和内容,这些例子并不是简简单单的一个两个,而是很多,若这些宝贵的文化遗产丢失了,那我们将会失去更大文化宝贵财富,同样月山八极拳的传承与发展也面临着濒临失传,在文化保护现状不利的情况下,月山八极拳有着更加要铤而走险,坚持自己的特色,继续传承和保护下去的需要。月山八极拳作为中国传统武术,源远流长,文化底蕴深厚,内容丰富多样,在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占据重要作用。月山八极拳体现着月山文化人所特有的创造力和文化底蕴。月山八级拳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更加说明其价值是值得肯定的,但现在更为重要的是这一非物质文化正面临着各方面的发展阻力。所以研究月山八极拳的传承和发展,留住历史精髓,传承和弘扬中华传统文化,是本文研究的意义所在。由于我国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重视,也给月山八极拳的传承和发展带来了希望和开拓了新途径。目前人们对月山八极拳的认知程度较低,并且认为被评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就可以不用再关注,这种想法是错误的,因此有必要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以及月山八极拳的详细内容进行详解,以利于对月山八极拳进行更好的传承,让人们更加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同时为月山八极拳传承中的诸多困难提出更加科学合理和有效的策略,让其得到更长远的发展。

猜你喜欢
传统武术武术文化遗产
与文化遗产相遇
中华武术
近十年武术产业的回顾与瞻望
酌古参今——颐和园文化遗产之美
基于养生视域论传统武术的现代传承与发展
云南彝族传统武术溯源
传统武术在高等教育中发展研究
活态文化
《文化遗产》2016总目录
武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