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标准下中学体育课程改革的调查研究

2018-03-07 10:49姚海龙诸暨市浣江初中浙江诸暨311800
文体用品与科技 2018年24期
关键词:课程标准体育课教学内容

□ 姚海龙(诸暨市浣江初中 浙江 诸暨 311800)

1、前言

1999年6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提出:“健康体魄是青少年为祖国和人民服务的基本前提,是中华民族旺盛生命力的体现,学校教育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切实加强体育工作。”新课程标准正是在这一思想的指导下制定的。它强调“以人为本”,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重视激发和保持学生的运动兴趣,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需求,注重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在新课程标准下,中学体育与健康课程应如何突破传统,使改革取得成效,本文就相关问题进行了探讨。

1.1、对体育课程标准的理解

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是以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促进学生健康成长;激发运动兴趣,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以学生发展为中心,始终把学生主动发展放在主体地位;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与不同需求,确保每一个学生受益为理念的。

基于我国“教学大纲”的种种弊端以及这次课程改革所倡导的基本理念及改革目标,这次课程改革中以“课程标准”代替目前的“教学大纲”,这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词语置换,至少应包括以下四方面的理解和考虑:(1)课程价值趋向从精英教育转向大众教育;(2)课程目标着眼于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3)从只关注教师教学转向关注课程实施过程;(4)课程管理从刚性转向弹性,国家课程标准对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实施、评价及教材编写做出了一些指导和建议。与教学大纲相比,这种影响是间接的、指导性的、弹性的,给教学与评价的选择余地和灵活空间都很大。同时,这次课程改革把实施三级管理政策作为重要目标,给地方和学校创造性地执行国家课程提供了政策保障。

1.2、课程标准指导下的教学改革

(1)教学内容丰富多彩,更贴近学生生活。

传统的学校体育教学内容,主要以竞技体育项目为主,动作技术难度大,学生觉得枯燥无味,以致学生心不在焉地进行练习,致使学生的个性和积极性受到压抑,使个别体育基础差的学生在心理上受到无形的伤害。被调查中学体育教学内容在保留原有锻炼学习内容的基础上,从单一的体育知识、技能的传授,向体育学科与相关学科融合方向转变,让体育舞蹈、形体、健美操、户外涉足、游戏、民族传统文化活动走进课堂,融音乐、美术、自然、社会学科知识于教学中,最终使传统式体育向愉快式体育转变。真正做到了“淡化竞技,培养兴趣”的教学理念。

根据调查数据可知,体育与健康课程改革前,学生对体育课教学内容表示喜欢的人数占全班的62%;对教学模式表示喜欢的人数占全班的52%;对教学评价表示喜欢的人数占全班的69%。体育与健康课程改革后,学生对体育课教学内容表示喜欢的人数占全班的79%;对教学模式表示喜欢的人数占全班的76%;对教学评价表示喜欢的人数占全班的91%。学生对课程改革前后的体育教学内容的兴趣上升了17个百分点。

(2)教学形式、手段多样,更符合学生实际。

被调查中学的体育课程改革在教学形式上,逐渐淘汰传统单一的教师讲解示范、学生机械模仿的形式,建立起以学生为主体,创编和组织参与课堂、校园、社会体育活动及体育知识、体育竞赛、体育游戏等全新的形式,要求教师要不断地探索,不断地进取,创造出不同形式的教学形式,做到百家争鸣,百花齐放,从而完成从单纯锻炼身体、增强体质,向学生个体人格健全发展的方向转化。例如有的教师在教学中创设一个情境引趣模式,针对低年级的学生,借助情境教育并结合游戏,将学生引入一个有情有境有趣的特定学习环境中,使学生生动活跃地参与运动,再进一步地有意识的引入教学内容,这样不但满足学生的玩的心态,也使学生的身心得以锻炼。如在上立定跳远时,教师将学习环境创设为一个在水池里小青蛙跳荷叶的情境,进行练习。

(3)教学评价更科学、合理,体现针对性。

传统的体育评价方法形式只是采用单一的标准去评价学生,不能反映出学生的学习过程的变化,不能对学生的学习过程给予及时的反馈,对学校同年级中年龄有所差异和先天性有所差异的学生无疑是不适用的。被调查中学的体育教师在体育课中经常以鼓励性评价为主,重视多重评价。例如教师改变过去只重视结果的评价体系,而是十分注重过程性评价,在练习快速跑的摆臂练习中,分小组练习后,让个别学生出来“表演”,再让他按教师要求的几点动作要领进行自评,并以提问的形式,让同学对他进行评价,最后教师作评价总结。还可以进行两人小组互评,并按动作要领相互纠正,从而使学生发现自己的不足之处,进一步改进学习。在教学实践中,教师还经常采用鼓励性的评价,特别对于先天性优势差的学生,发现有所进步,多给予鼓励,能使其体验成功的喜悦,从而促进其学习的积极性。调查中学生反映:“我们希望上课时老师和我们一起参与、一起参加比赛、看老师的表演”;“喜欢老师表扬、赞美我们”。有的体育教师说:“没想到和学生一起参与教学的效果会这么好”;“和学生一起活动,师生间的距离变得更近。因此教学实践中,作者认为采用多重的评价体系对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有很大的好处,也更能确切反映学生的学习状态。

1.3、课程标准指导下课程改革的成效

(1)学生学习兴趣的提高。

由调查数据可知,体育课在进行课程改革后,有93%的学生认为与老师的关系得到了提高,师生间的交流多了;有95%的学生认为在课堂上自己成为了课堂的主角,参与的程度有了提高;有94%的学生认为自己的学习兴趣比以前提高了。

经过体育课程标准改革后的教学,学生主要在学习兴趣、参与程度、师生关系这三方面有很大的提高。在学习兴趣方面,94%学生表示,对体育课比以前有兴趣了,对体育课教学内容的学习更加主动了。95%的学生在体育课中的参与程度提高了,真正体会到作为教学主体的快乐。另外课程改革后教师在教学中突出了情景教学,创造机会使学生一起活动,能够学生在练习中经常与他人合作,通过与教师的交流,学生在学会如何进行配合的同时,也培养了学生团结协作、敢于拼搏、勇于进取的团队精神,因此有93%的学生认为与教师的关系比以前平等了、融洽了。作者通过听课与交流、调查与访谈,可以感受到学生变得爱学习,爱上体育课了。这些都说明通过课程改革,课程标准内容的生活化、学习方式的多样化、学习评价的激励性等让学生变得更爱上体育课了。

(2)教师教学理念的转变。

在体育课程标准改革中,教师首先在教学理念上有了很大转变,始终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改变过去只强调竞技的教学理念。在教学方面,针对课堂教学过程存在的问题,坚持学生中心,改变采用单一的老师在上面主讲、学生在下面主听,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方式。教师和学生关系更加融洽,课堂上相互提高,气氛活跃。教师还经常开展教研活动,观摩优秀教师的课,加强自己的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

(3)恰当、及时的进行评价。

体育课程课堂评价的一个显著特点是:教师的微笑多了,对学生的表扬、鼓励多了。这是好事,体育教师对学生的课堂反应情况应该“以鼓励、表扬等积极的评价为主,采用激励性的评语,尽量从正面加以引导”。问题是,微笑、表扬、鼓励并不是多多益善,尤其是对学生明显错误的动作应予以否定,对于学生似是而非的答案应作一分为二的评价,不能动辄表扬,要值得表扬才表扬,同时要让学生知道体育教师所表扬的是什么。体育新课程理念下的评价应是能够促进学生发展的评价,虽然廉价的表扬、鼓励比批评、训斥要好得多,但如果过分地、铺天盖地地表扬,这就失去了它应有的价值了。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把握好表扬的度是很关键的,即不能泛滥,也不能吝啬,使表扬真正起到它应有的作用。

2、结论

绍兴市被调查中学的体育课程改革使体育课的教学效果有了明显的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参与程度明显增加,师生关系更加融洽。改革后的体育课使每个学生的潜力、个性特长得以尽情发挥,体会到运动的乐趣,同时培养了全体学生奋发向上、积极乐观、顽强拼搏的心理品质:绍兴市被调查中学教师普遍认为通过课程改革的实践,对体育课程标准改革的理念有了进一步的认识;自身的业务素质有了明显提升;自身的教学水平有了明显的提高。

3、建议

3.1、课程必须层次清晰,衔接适当

中学教材是小学与大学体育的链接点,而不是孤立的一个层面。传统体育在很大程度上没考虑到教材的连贯性,导致衔接不当、层次不清晰。要么重复开课,要么难度不宜使学生不感兴趣。加强中、小、大学课程之间的衔接,使三者成为一个联系的整体,对体育教学目标的实现有重大意义。

3.2、建立课内外一体化模式

学生体质要增强,运动能力要提高,仅靠课堂来解决是远远不够的,必须充分利用课外时间,把家庭、社会体育充分结合起来,达到课内外体育一体化,使学生在体育能力提高的同时,又促进了身心全面发展。

3.3、加强选修课教学

选修课教学是学校体育教学最能体现素质教育的部分。教师可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选择适当的内容进行教学,调动学生积极参与,发挥学生的主动性。选修课要突出一个“宽”字。让学生凭着一种兴趣与爱好而进行选择性的学习和锻炼。充分培养学生的拓展性和扬长性。内容的制定应根据学生的意见并结合本校实际情况选择若干项作为选修课内容。通过学生对体育常识、体育锻炼方法、保健知识的学习,使他们在头脑中对体育有较清晰的认识,再接合必修课,严格要求学生,对体育的技术技能进行学习,掌握一定的技能与方法,在此基础上培养学生多方面的兴趣与爱好,充分发挥他们的创造思维能力。

3.4、强化民族传统体育和地方特色体育的内容

在中学体育教材内容中增加民族传统体育中的养生知识、格斗技术、太极拳、散打、摔跤等有特色的运动项目,结合地域情况开展有特色的体育项目,如南方易普及旅游,北方适于滑冰,少数民族开展丰富多彩的体育项目,这既能提高学生的兴趣,又能增强学生的体质。

3.5、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改革的关键在教师,如果没有一支知识结构丰富、实践能力强、专业扎实、事业心强的师资队伍,改革就会成为一句空话。这就要求体育教师必须不断地充电,努力使自己跟上时代的发展,以适应课程改革的新变化。

猜你喜欢
课程标准体育课教学内容
落实《义务教育艺术课程标准(2022年版)》的实践反思
立足《课程标准》优化一轮复习
稳中求进,不断替身
——依托《课程标准》的二轮复习策略
体育课
关于高职课程标准建设的若干思考
“启蒙运动”一课教学内容分析
上好期末三节体育课
“清末新政”也可作为重要的教学内容
"三个结合“上好室内体育课
一堂遗憾的体育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