乒乓球运动损伤类型和预防策略

2018-03-07 10:49肖汝翔范晶晶武汉体育学院运动训练学院湖北武汉430079武汉体育学院健康科学学院湖北武汉430079
文体用品与科技 2018年24期
关键词:手腕肩部腰部

□ 肖汝翔范晶晶(.武汉体育学院运动训练学院 湖北 武汉 430079;.武汉体育学院健康科学学院 湖北 武汉 430079)

乒乓球运动作为一项隔网对抗性体育运动项目,深受各个年龄段的人们欢迎,而在开展这项活动的过程中易伴有运动损伤,专业运动员尤为常见。运动损伤是指在运动过程中对关节或肌肉发生不易恢复的伤害,其发生受多重因素的影响,其中包括急性、慢性、劳损和陈旧性损伤,而劳伤则是因为细微损伤的长期积累。一旦运动损伤发生,不仅会对运动员造成身体极易疲劳、心理逃避、精神涣散等方面影响,甚至还会影响到运动员的职业生涯。随着乒乓球的大小从40mm改成40+mm后,球速变慢,旋转减弱,对于运动员身体素质有更高一层要求,运动损伤风险也随之增加,因此对乒乓球运动损伤的预防和恢复需要从最基本的“训练方法”中解决。

1、乒乓球运动损伤的致因分析

1.1、我国乒乓球运动员的运动损伤概况

乒乓球作为我国开展全民健身活动中最受欢迎的项目之一,已形成了先进的打法技术和深厚的基础,然而对于相关运动损伤却鲜有报道。据调查表明高达98%的乒乓球运动员存在程度不等的运动损伤,增加了运动员受伤几率,甚至影响到比赛结果。

运动损伤常由以下四种引起:一是运动员对自身安全防范意识不够。二是运动负荷过大:大强度训练会使乳酸堆积,同时会导致运动员协调性,灵活性一定程度上的减弱,如果运动训练负荷超出自身承受范围往往就会伴随着运动损伤的发生。三是技术运作不规范:乒乓球是一项攻防转换运作非常复杂的运动,如果没有稳定而规范的运作技术,就会给运动损伤可乘之机。四是身体素质较差:没有良好的身体素质,训练比赛时极易出现疲惫状态,此时便容易发生运动损伤。

乒乓球对运动员的灵活性、技巧性、协调性、反应力和爆发力都具有很高的要求,同时运动员在击球时主要依靠“核心力量”,其强弱决定了运动员击球质量的高低,除了可以稳定击球时的重心,还可以将身体力量聚集,在一定程度上减少损伤的产生。然而不同的乒乓球打法易受伤的位置也不相同,本文将着重研究乒乓球打法中的快攻型、削球型、弧圈型及相应的运动损伤。

(1)快攻型选手运动损伤。

快攻型运动损伤发生多分布于上肢,其中肩部与手腕部最为常见。其打法以“快”和“狠”为主要得分手段,在击球时以“核心肌肉群”为发力起点,随后以肩为轴快速收前臂和送手腕,肩部、前臂、手腕所承受力量最大。手腕的活动范围较小,在击打球时手腕要以最大的韧劲和最快的速度击球,如力量不足或者灵活性较差就极易发生运动损伤。

(2)削球型选手运动损伤。

削球型运动损伤常发生于下肢与躯干部,其中腰和膝关节损伤最为常见。削球型打法以防守为主,站位于中远台。运动员需要具备灵活、移动迅速的下肢和较长的臂展,击球时屈膝弯腰、重心前倾,且经常做急停转体动作,对膝关节和踝关节易产生较大的负荷。

(3)弧圈型选手运动损伤。

弧圈型运动损伤常发生于上肢和躯干部,其中腰部、肩部最为常见。此类型是当今乒乓球界最为主流的打法,典型技术动作有正反手拉、撕、台内拧拉、快带和中远台对拉等,这些都需要充分利用腰、手腕和小臂的力量,以肩为核心点发动,所以肩部具有很大的负荷。运动员拉弧圈球的质量高低主要取决于“蹬地转腰”,即将重心压至持拍手同侧腿上,利用蹬地和腰部快速转体来产生更大的击球质量,同时以肩部为轴,大臂带动小臂做向心收缩。球击出后不稍加控制肌肉的拉伸程度可造成肩部运动损伤,此外腰部是全身最大的压力承受部位,如果没有强大的肌群分担压力,长时间运动就极易出现劳损。

1.2、不同打法损伤总结

乒乓球运动中,不同的打法类型将会产生不同部位的运动损伤。其中快攻型多发生于上肢(如肘关节内外侧软组织损伤、三角纤维软骨盘损伤等)、削球型多发生于下肢和躯干部(如髌骨劳损、踝关节扭伤等)、弧圈型多发生于上肢和躯干部(如腰肌劳损、肩关节损伤等)。损伤对于运动员是在所难免的,但将运动损伤扼杀于萌芽状态或者进行很好的预防康复,不对运动员职业生涯构成威胁才是重中之重。

2、乒乓球运动损伤的预防策略

2.1、一般策略

(1)合理安排训练量:根据运动员身体承受能力安排合适训练量以保障持续的进步;(2)充分进行训练比赛前的热身:准备热身直接影响到运动损伤发生的概率,减少肌肉粘滞性,加强伸展性;(3)加强身体素质的练习:运动员的身体素质是保障技战术水平得以发挥的重要条件;(4)训练比赛后的放松与拉伸:在训练比赛时肌肉处于紧绷状态,可以通过结束后或休息间隙用不同方式进行放松与拉伸(如整理活动、睡眠、温水浴、按摩等),加快血液和淋巴循环,降低运动酸痛。此外还要增加安全防范意识,损伤后加强心理治疗和义务跟踪的监督。

Gary曾于1990年提出“动力链”的运动才是肌肉的功能,而肌肉功能最基本的体现就是肌力大小,进行力量素质需要注意以下四点:练习的速度由快到慢;遵循由大到小的负荷;练习全身肌群,均衡发展;练习方式多元化,协调发展。此外科学合理的专项力量训练也显得尤为重要:(1)力量训练与速度训练的有机结合。力量训练主要是增大肌肉承受程度,发展肌肉的绝对力量,而速度训练则是增加运动员快肌纤维功能从而提高反应速度,两者的有机结合能够高效提升运动员竞技能力;(2)力量训练和专项技战术相结合。在速度训练和力量训练中要深度结合专项技战术,敢练、敢用,使两者相辅相成;(3)重视训练核心力量结合。乒乓球界中有句俗话叫做:“力从腰腿起”,拥有强大的核心肌群可以更好的增加运动员的相对力量和爆发力,“蹬地转腰带手”集腿和腰的力量为一体全部将其作用于手臂,这样才会更好的提高击球质量。

2.2、快攻型选手运动损伤预防策略

对于快攻型选手在训练比赛前除了基本身体肌肉热身外,在训练比赛时要对肩部肌肉、手腕肌肉群、手臂肌肉进行合理且有限度的使用。同时必须结合标准技术运作,包括基本进攻技术如攻球、挑打、快带、扣杀和防守技术如推挡等。拉伸时重点放松手腕、肩、手臂等肌肉群,减轻局部的负担。

2.3、削球型选手运动损伤预防策略

削球型选手着重于赛前膝关节和腰部的舒展按压,比赛时进行有限度的移动和转腰引手,结合技术运作如远台削球、伺机反攻,更像以柔克刚。赛后主要针对腿部进行拉伸,对腰部进行按压、按摩和拉伸。由于削球型以远台为主,跑动范围大,盲目练习也是造成运动损伤最主要的因素。日常训练应注重加强腿部爆发力练习,增加腰部核心肌群的控制力以免造成用力过度或控制不当造成的运动损伤。

2.4、弧圈型选手运动损伤预防策略

弧圈型选手赛前需要重点对肩部、腰部进行充分拉伸,以减轻肌肉的粘滞性,赛后针对肩部、腰部进行放松,可采取轻轻按压放松和伸展的方式,尤其要注意放松处于最大压力承受点的腰部,减少和避免过度劳累而形成的积劳成损。针对弧圈型运动员身体素质训练需以上肢为主,增加前臂、肩部肌肉的爆发力和持久力,增加腰部肌群的快速转重心的能力。

3、结语

作为我国“国球”以及可持续发展的运动项目,乒乓球的运动损伤要引起运动员和教练员的足够重视,在损伤前将伤病所带来的风险“扼杀”于根部,而并非更多的去注重解决已经出现的运动损伤。在预防和恢复运动损伤的过程中要从最根本的训练方法中解决,事实证明科学训练才是最好的“疗法”。

猜你喜欢
手腕肩部腰部
现在,为手腕减点负
带孩子过马路,牵手还是抓手腕
扳手腕
四个小窍门轻松缓解肩部疲劳
四个小窍门轻松缓解肩部疲劳
老年人锻炼腰部仰卧屈膝挺髋
腰部的自我保健按摩
儿童乒乓球启蒙训练中肩部损伤与预防
肩部巨大包块同时伴毛鞘癌及鳞癌1例
腰部“回”字形针刺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10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