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初中科学课堂使用教材插图的有效性

2018-03-07 11:13黄有梅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18年7期
关键词:科学知识科学教材

黄有梅

(缙云县实验中学,浙江丽水 321400)

教材插图是指插附在教材文字描述之间,是呈现教材知识内容、传递教学信息、说明文字内容的图画。在科学教材中,几乎每个章节都配有插图,这些插图形象具体地展现了科学实验或变化过程,从整体上看形象生动、直观全面的展现了科学的内涵,蕴含着浓郁的人文性、艺术性、趣味性和科学性,是科学教学过程中的重要教学资源。因此,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擅于充分有效挖掘这些插图的内涵,合理使用插图,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科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1 教材插图的意义和类型

插图是对文字的附加辅助说明,这些图片或描述了一个实验过程、或探究了一个复杂的变化过程、或进行了一段数据处理,从而让学生能够更加直观的了解科学知识,形成科学的思维方式,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深化对科学内涵的了解、提高科学课堂教学效果有着重要意义。根据统计结果显示,科学教材的插图大致上可分为以下几个种类:(1)学科知识插图。这类插图浓缩着教材各章节的重点难点知识。(2)实验类插图。这类插图的内容有实验仪器名称和功能,实验操作流程图、实验器具安装图、实验现象图等等。(3)科技类插图。这些插图呈现的是科学学科和相关技术的最新发展、科学家的新发现和新研究成果等等。(4)知识拓展类插图。这类插图呈现的学科知识间的相互关联性、交叉性,以拓展学生的知识面。此外,也有些插图是“场景对话”形式,对话内容是基于学生心理角度对科学知识的提问和解答,促进了学生对科学知识的理解。虽然插图类型有好几种,但却隐含着优秀的教学资源,应当加以充分挖掘利用,有效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2 插图使用的误区

2.1 弃之不用

教材插图是学生与教材内容进行情感交流的一种方式,是为学生展现科学知识的一种直观形式,如果教师能够充分利用这特性来进行教学,这对学生更好地理解知识点是意义重大的。但有些教师却未能充分认识到这种意义,认为插图只是一个辅助作用,无关紧要,在教学时忽视了插图的应用。比如在初中七年级的第3章第1节速度知识的教学时,课本有两张插图:“道路限速牌”和“汽车速度表”,这两张图本来很直观地展示出了速度在日常生活的存在,但教师却觉得此两图与速度知识点的掌握不相关,因此弃而不用,淡化了插图的教学功能。

2.2 避重就轻

科学素养包括了科学态度、情感与价值观几个方面,初中科学教材的插图对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是有着一定作用的。但有不少缺乏对这种教学目标的认识,因此也就不能认识到插图在培养学生科学素养方面的作用,以至于在教学过程中就会偏离教学目标。比如,初中九年级下册第一章第6节《进化与遗传》有一幅袁隆平教授在田间辛苦工作的插图,这幅插图的目的是想让学生了解袁隆平在水稻种植研究上做出的贡献和付出的辛勤工作,让学生进一步明白科学的进步离不开刻苦钻研和辛勤劳动,从而实现科学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培养目标,但有些教师却没这种意识,只是简单地让学生阅读袁隆平的生平资料。

2.3 机械使用

一些缺乏教学经验的教师,对整体教材体系的把握不是很到位,对学生的情感了解也不够充分,课堂应变能力比较差,在使用教材插图进行教学时缺乏应有的灵活性。比如,有些教师就图讲图,只是将插图所要表达的浅显意思用文字表述一遍,但并未对深层次的内涵进行挖掘,以实现深层次的教学目标,帮助学生学会举一反三。

3 提高教材插图使用有效性的策略

3.1 利用插图教学激发学生兴趣

兴趣能够激发学生探究真理的欲望,科学学科教材的插图不但蕴含着科学知识,如果教师运用的好,还能有效激发学生学习科学学科的兴趣和欲望,可以说,科学学科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最直接、最具体的手段。比如,在教学静电知识的时候,教材里有个插图“在静电作用下,人的头发根根竖立的情景”,教师可以利用这个插图来点燃学生们的探索欲望和兴趣,引导学生思考 “这是种什么仪器?”“是什么让人的头发根根竖起?”“自己是否可以制造出这种效果?”……在这个插图的刺激下,学生们心中会产生种种的疑问和勃勃兴致,师生之间也因此建立起了互动默契。精美、内涵丰富的图片对学生产生强烈的视觉冲击,又直观、真实地传递了文字难以表达的信息,同时也引起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灵感,激活他们的思维,从而提高了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3.2 利用插图引导学生探究生活中的科学现象

科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又用于解释和解决生活中问题,在科学学科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有意识地利用插图来引导学生认识和探究生活中的科学现象,了解其中的奥秘。除了教材中的插图,教师也可以穿插进一些源自于生活中的与学科知识相关的图片,引导学生将所学知识与社会生活现象联系起来,让学生感知理论在实际中的应用。比如,在引导学生观察“水果电池”这一插图时,教师可以给学生提一些探究性问题,引发学生联系实际生活进行思考:(1)如何设计实验来说明水果电池中的正负极?(2)一个水果电池能产生多大电压?(3)影响水果电池电压大小的因素有哪些?(4)水果电池的导电性与哪些因素有关?通过这些引导问题,让学生去大胆探索,并设计方案探讨结论,从而培养学生发现和探究能力,联系生活中的问题提出解决方案。

3.3 灵活处理教材插图

教师要利用教材插图拓展学生的认知外延,在尊重教材的基础上对教材内容进行灵活处理,也即是要求教师能够根据教学内容和目标,适当地对教材插图进行整合加工,从而拓宽知识外延。比如,在检验空气是否含有二氧化碳及含量多少的实验中,由于学生不知道二氧化碳能够让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的知识点,所以可以增加二氧化碳通入石灰水的实验,通过这个实验能够让学生明白二氧化碳是存在于空气中的,但含量极少。然后再问学生,教材插图的这个实验除了可以验证二氧化碳的存在,还能起到什么效果?这时候有些学生的思路被拓宽了,认识这个实验图还可以去除二氧化碳,同时也要让学生明白实验图中两根导管的不同用处,长的是进气管,短的是出气管。通过对插图的灵活应用和处理,无疑能够起到锦上添花的教学效果。

4 结语

总之,科学学科教材中插图的作用是不可小觑的,它总隐含着教材编写者的意图,在教学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教师要有挖掘、运用插图教学价值的意识,注重方法、方式,把握插图教学意图,层层引导学生进行分析和思考,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帮助学生深化对科学知识的理解和把握,这样才能真正提高教材插图运用的有效性。

[1]楼浩.探究初中科学课堂教学思路的创新与实践[J].中学课程辅导,2016(7):41.

[2]周妍媚.“疑问促思”策略在初中科学课堂中的实践与思考[J].中学物理,2016(11):74.

[3]潘叶琴.如何实现初中科学课堂的有效性教学[J].读与写,2015(47):62.

猜你喜欢
科学知识科学教材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蜗牛看牙医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点击科学
基于科学知识图谱的滑雪运动研究可视化分析
科学大爆炸
2000-2017国外关系从句研究动态的科学知识图谱分析
社会化知识及其客观性探析——兼议朗基诺的科学知识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