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入大杭州 打造主城养老后花园

2018-03-07 00:33俞苏平
中国集体经济 2018年7期

俞苏平

摘要:鉴于G20后杭城发展急需拓展新空间、挖掘新资源的愿景,以及杭城老年人比例的不断上升,使得杭城人口老龄化的压力日益凸显,同时也让我们看到了杭城的现代老年服务业已经成为新的消费热点,如果富阳凭借所拥有的“八山半水分半田”的优质山水资源,抓住杭城养老市场的广阔前景,那么富阳的发展会开辟出更加广阔的空间。因此笔者提出设想,让第九区富阳主动对接杭城老年服务市场,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大力促进现代老年服务业和富阳现有的各种新业态的融合发展,打造杭城老人群体的养老“后花园”,为老人安享晚年提供保障。同时富阳区以促进现代老年服务业的健康发展为契机,有效提升杭城民生水平,同时也是融入杭城,高效整合富阳区资源,发展新兴健康产业,凸显本区大都市新型城区特色,推动富阳经济社会和谐发展的有利举措。

关键词:现代服务养老业;养老市场盈利点;养老市场综合体;设想与建议

一、国内现有的老年服务市场分析

中国人口老龄化压力日益凸显,已经成了一个难以回避的难题,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中国人口老龄化态势明显,有数据统计,2014年60周岁以上的老年人口已经超过总人口的3/20,根据世界卫生组织对老龄社会的定义,我国老年人口比重已经高于世界平均水平。老年人口比例的不断上升使中国的养老问题摆到了迫在眉睫的地步,我国在根据本国国情和借鉴国外先进养老模式的基础上,大致探索和施行了两大类的养老模式——传统的居家养老和“养老福利院”模式、新型的市场化养老运作模式。随着老龄化社会的到来、老年人生活水平的提高,已有的这两类养老模式都遇到了养老产业多元化发展的挑战。

(一)传统的养老模式已经不能满足日益增长的老年群体的个性化需求

我国一直沿用的养老模式主要有两种,一是有子女的老人,一般采取居家养老的模式;二是孤寡老人,则由政府统一安排在“养老院”的养老模式。

传统家庭养老主要依靠子女负担,对部分困难老人则由政府统一安排资金建设“养老院”、“福利院”、“护理院”、“老年康复中心”等进行集中统一养老。由于目前我国绝大部分面臨养老问题的家庭属于我国的独生子女家庭,这类家庭结构简称为“8421”结构(即一户家庭中有8个老人,4个准老人,2个青年人加1个小孩子),其中的两个青年人既要忙于工作,又要照顾两边的八个老人,四个准老人,与此同时,他们又碰到了放开二胎的时代,还得怀孕生子哺育照料下一代,因此压力巨大,无法保证家中的老人能得到全面的关心和照顾,由此导致家庭养老方式越来越不适应时代和社会发展的要求。此外,目前我国城乡空巢家庭已显著增多,据资料显示,我国城乡空巢家庭已超过1/2,部分大中城市达到7/10,显而易见,这种现象已经无法仅仅依靠居家养老这种单一模式得到妥善解决。

要是全部由政府养老机构统一养老,则存在以下方面问题:第一,政府公共财力有限。目前,政府非常重视民生项目的建设,老年人退休工资即将实现“十三连涨”、医疗保险基本实现全民覆盖、大病保险实现全覆盖,但是还没有财力来实现养老机构全民覆盖。第二,忽略了老年人心理需求。集中统一模式将老人与熟悉的生活环境相隔离,与自己以往的人际交往圈割裂,这种缺少与人交流沟通的环境极容易导致老人心理上孤独寂寞,精神上产生被社会遗弃、活着没意思的空虚感,“老有颐养”的老年生活追求无法得到满足。第三,现有的养老机构设施不能完全满足城市老年人个性化的使用需求。面对老年人需要的特殊服务——康复训练、残疾人救助、上门就诊、出门遛弯、义务聊天等方面,我国社区能提供的比例还非常低,而随着高龄老年人的不断增多,老年人市场的这类需求比例还是相当高的。

(二)我国的新型养老模式功能单一,难以解决老年人多样化的养老需求

我国新型养老模式主要是开拓了养老产业的市场化发展,在传统的居家养老和政府养老的基础上融合了市场运作的元素。

1. 依托毗邻大城市的区位优势建设的市场化养老机构。以北上广杭为例,这些地区老年人的生活水平普遍较高,他们追求有品质的晚年生活,渴求得到舒适的照料。这些紧邻大城市的养老机构注重满足老年人个性化的需求和全方位的照顾,属于高端养老机构。

2. 依托风景名胜以及优美自然山水建设的风景区养老机构。风景区的基础设施完善,自然环境优美,能满足老年人在此生活的日常所需,还可以游山玩水,养生怡情。这一类养老机构能够满足老年人健康长寿的愿望,但这类养老机构缺少对老年人身体保健方面的护理;又因离家较远,不方便家人随时探望,缺少亲情的温暖。

3. 依托优质的自然资源建设的民宿式养老休闲机构。老年人可以休闲度假的模式,根据个人的意愿,随时到农家小住,既不需要预支高额的养老费用,也能在衣食住行上得到比较全面的照顾。有养花种菜等兴趣爱好的老年人还可以到田地里实现自己的愿望。

4. 依托夏凉冬暖的气候条件建设的养老居住地。这种候鸟式的养老天堂,比较受老年人的热捧。据海南省老龄办统计,每年冬季高峰时全国各地到海南休闲、养生、养老的“候鸟老人”有45万人左右[ 《五指山市发展养老地产的可行性分析》(海南大学,任怡萱,《企业技术开发(下半月)》,2015年8期P125~P127)]。

5. 依托医疗保健技术建设的养护型养老院。目前这一类的养老院因医疗人员缺乏和医疗队伍不健全,数量不多,但是市场前景广阔,是值得开拓的领域。

从目前国内的养老机构和养老模式看,呈现各有优势,各具亮点的局面,但是兼具各种优势的综合型养老模式却非常稀缺;而且进入市场化经营的养老产业普遍价位较高,虽然迎合老年人的养老需求,但是高昂的养老成本让很多老年人望而止步。

此外,到目前为止,可以借鉴的西方发达国家的养老体系主要有瑞典、美国和日本。瑞典国家完全承担了赡养和照料老人任务,鉴于我国处于老龄化比例不断增加趋势(见图1、图2),这种措施在我国目前看来实施难度很大。endprint

美国为解决老年人的养老问题,采取了信息化和互联网的手段,在老年人活动的关键地点,如卫生间、厨房等处安装监控探测器,用来关注老人家中情况并记录他们的行为。这类监控器把老人在家的生活起居连接到子女的手机上,让离家工作的子女了解老人的行动,还可以通过监控探测器和老人交流沟通,增进情感。然而,这种高科技手段无法及时掌握老年人外出的行踪,也无法满足老年人和子女共享天伦之乐的内在心理需求。而日本一直以来则通过商业养老保险和让健康老年人发挥余热提高收入两种方式来养老,但这不能缓解日益严重的老龄化挑战。据报道,日本大都市东京的老龄人口在未来十年内将迅速增长,东京市内的养老体系可能无法承接老人潮的到来。日本政府所面临的养老困境和我国类似,因此,日本政府所采取的一些解决方法非常值得我们借鉴。目前,日本政府正在思考如何让城市中的老人搬到农村去养老。而我国也可以建立健全老人到乡下养老的机制体制,老人到乡下养老还可以带动当地美丽经济的发展,能在一定程度上刺激经济的发展以及带来一些社会效益。

二、杭州主城区面临严峻的养老压力

杭州是全省老龄化程度最高的地区之一。一项出自杭州市老龄工作委员会办公室的数据显示,截至2012年年底,杭州60周岁以上户籍老年人已达134.88万人,差不多每5个人中就有1位老年人,这也意味着在养老服务方面杭州已经缺乏充足的人力支撑。同时根据以上数据可以得出的结论是杭州已经比全国平均水平提早11年进入老龄社会,这势必造成我们在养老体系建设方面需要无法复制的创新。另根据大量数据预测,在第十三个五年规划内,杭州市大量独生子女的父母将逐渐加入老年群体的队伍中,并将成为主力军,这无疑给独生子女家庭带来巨大的赡养压力。而且随着健康水平越来越高,人们的寿命也会逐年递增,浙江工业大学提供了一组数据,到2020年年末,杭州户籍60周岁以上老年人口规模巨大,已经接近200百万,相当于国内有些中心城市的人口,从本数据中不难看出杭城养老形势严峻。

同样,杭城目前“8421”的家庭结构占据了主导地位。这就意味着杭州的"独二代"不但要照顾自己的父母,还要照顾父母的父母,甚至是曾祖父母。如此沉重的负担,即便是有财力支撑,精力也达不到,从而导致心有余而力不足的情况出现,这一状况必然会弱化家庭养老的功能,这势必需要催生新的养老服务体系来保障老人们快乐幸福的晚年生活,同时大大减轻子女的身心负担,由此提升社会的劳动生产率,为杭城高水平建成国际化大都市提供有力保证。

截至2017年,杭州为了提升养老服务水平,在财政预算上专门安排专项资金用于居家养老服务建设项目的建设和运行补助。这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老人们的物质及精神生活水平,但鉴于杭州老年人口数量和比例的激增,能够为杭城提供各种养老服务的人员将越来越稀缺,而居家养老的模式将随着“8421”家庭的增多面临难以维系的局面。同时,空巢老年人继续增加,尤其是高龄老年人的空巢比例更为突出,近几年空巢老人得不到精神关爱和生活照顾惨死家中的事情时有发生。杭城光凭有限的资源维持越来越庞大的养老局面将越来越尴尬,尤其在老年人的精神关爱方面,因此杭州老龄化趋势加速,破解养老服务发展瓶颈迫在眉睫。

2017年杭州召开的第十二次党代会提出全面部署推进杭城国际化,力争到2020年,将杭州打造成世界名城。而达到这个标准需要杭城在资源要素如何合理分配及高效运用方面作深入思考,而且“G20”峰会以后,杭城国际地位突增,建设国际化大都市的步伐也不断加快,杭城的有限资源和空间面临着发展的机遇和挑战。

三、富阳承载杭州主城区养老功能的优势

目前看来,杭城在养老方面存在财力、物力、人力方面的压力,但毗邻主城区的富阳区有富余的资源可提供养老服务,而且富阳兼具了现有的新型养老模式的各自优点。笔者认为富阳具有承载杭城养老功能具有五大优势。

1. 得天独厚的优质山水资源、底蕴丰厚的历史文化,为老年人养生休闲的理想之处。富阳山水资源丰富,素有“八山半水分半田”的佳誉,空气新鲜,山水相依,具有独特的养生休闲资源优势。如里山安顶山,山道不陡,路有山泉,林有野果;如洞桥文村,溪流潺潺,空气清新,生活悠闲;如黄公望风情小镇,竹径通幽,溪流穿村,绿树成荫;如大源稠溪,环境清幽,山色空蒙,碧水蕩漾。如场口东梓关,除独特优质的自然环境外,还有美貌与功能并重的杭派民居,有洋气别致的咖啡馆,有潜力无穷的民宿,以及文化底蕴深厚的张绍富医德馆、老码头、酒作坊等古朴建筑。这些优质的山水资源和安静悠闲的生活节奏以及怡人养心的各类景观为老年人提供了“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品质生活,是老年人安享晚年,健康幸福的生态保障。而健康的老年人还可以参与农田的农耕,吃上亲自耕种的绿色、生态、健康的果蔬,收获身心俱愉的满足感和幸福感。关爱子女的老年人可以全程监管当地农民农业生产的全过程,在收获季节为子女亲友送上一份安心的食物。

自古以来,富阳在富春山水的滋养下名人辈出,有孙权、黄公望、罗隐、董邦达、董诰、孙过庭、郁达夫、张绍富等历史名人;有随处可见的名胜古迹,如孙权故里、造纸文化村、周雄孝子故里、黄公望隐居地等;有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魅力乡村,东梓关、望仙村、文村、新沙岛。这些宝贵的资源为老人到此养老提供了丰富的精神养料。

2. 紧邻杭城的区位优势,方便老年人与子女的沟通交流。富阳位于杭州西南,紧邻西湖区,有着独特的区位优势,是杭城家门口的养生宝地。在撤市设区成为杭城的第九区后,富阳怀抱主动融入杭城的积极姿态,推进各项与主城区融合的交通工程,形成融入杭城“半小时交通圈”;提升富阳区域内的互联互通水平,打造富阳主城区与其他乡镇街道“毛细血管式”的道路交通。区位优势和便利的交通为老年人“进城”走亲访友,“下乡”呼吸新鲜的空气提供便捷,也省去了老年人来往路途的奔波劳累。有一项调查显示,老年人在回答“子女一般多长时间来养老院看望一次?”时,33%的老人希望子女每周都来看望。而富阳到主城区便利的交通设施,为子女尽孝心减轻了辛苦奔波的负担。endprint

3. 富阳成熟而完备的养老模式,适合不同老人的个性化差异。目前国内盛行的养老模式主要有三类,一是置业养老。富阳位于杭城的西郊,在地理区域上属于闹中取静地段,既有优美的环境又有便捷的交通。和主城区的居家養老相比,富阳的养老成本较低而生活舒适便捷。如银湖街道板块,这里的房产价格相对较低,但小区地处环境优雅、空气清新地段,内部和周边基础配套设施齐全,有多所学校、商店、药店和医疗机构。《杭州市富阳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明确提出在现有的设施基础上,富阳将着力加强银湖、江南等区块医院的引进建设,提高医疗卫生保障能力。在富阳置业养老,老人还可以将自己的养老房产提供给子女未来居住养老,还可以将主城区的房屋出租,以房养房,大大降低了养老成本,减轻了家庭的养老负担。二是公寓养老。一些老年人的养老观念已经改变,对养老的期望值逐步走高,希望能享受到高品质的养老服务。老年人对养老最核心的要求就是能够随时保持健康的身心,有高端的医疗设施和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富阳的富春江曜阳国际老年公寓是根据此类老年人的需求而量身打造的。三是寄养式和候鸟式养老。此类养老模式属于旅游休闲型相结合的农家寄养式异地养老,富阳乡镇在“十三五”期间致力打造“城区生态后花园”和“生态农业和生态休闲乡镇”,引导春建、渔山、里山、万市、洞桥、龙门、常安、常绿、湖源、新桐发展休闲、养生、养老、生态农业、休闲旅游经济,因此富阳完全有可能实现高质量的就地养老,并接纳主城区的养老人群,成长为杭城老人群体养老的乐园。同时老人的子女在探望父母表的过程中也放松了心情,洗除了连日工作的劳累和疲倦,做到了“孝心、舒心”两全其美。

目前来看,虽然养老市场一直被预测前景良好,但是市场和政府却并没有专注于这一产业。究其原因,一是投入的资本很难在短期内获得可观的回报,二是社会也没有形成浓厚的敬老氛围,养老产业需要面临的风险较高。其实养老市场是一个潜在的新兴市场,它内部蕴含着无穷的商机,即将迎来一片高成长、高利润的广阔新蓝海,而投资者和创业者,则要高瞻远瞩,抓住养老市场即将勃发为“朝阳”产业的重大机遇,以专注的心态去打造养老市场专业的产品和服务。

参考文献:

[1]王海洋.基于BP神经网络的数据融合算法及其在分布式智能养老系统中应用[J].沈阳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01).

[2]叶菁.和谐社会下老年人精神赡养的法律问题研究[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5(11).

[3]张锦文.一个值得关注的社会见象:空巢家庭[J].理论学习-山东干部函授大学学报,2011(06).

[4]王恬.上海吸引国际组织入驻的策略研究[D].东华大学,2015.

[5]姜军.服务G20 打好攻坚战[J].杭州(党政刊),2016(02).

[6]陈树文,曹阳阳.民办养老机构发展困境研究——基于外部性视角[J].温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04).

[7]张君.养老服务业盈利模式研究——以湖南康乃馨养老公司为个案分析[D].湖南师范大学,2014.

[8]郭金丰,和丕禅.城市化对农村养老保障的影响分析[J].商业研究,2004(02).

[9]杨再美.城乡一体化下欠发达地区农村养老模式的优化组合探索[J].襄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02).

[10]赵佩佩,买静,杨晓光,胡庆钢.网络空间与创新驱动视角下杭州转型发展的空间趋势特征及规划战略应对[J].城市规划学刊,2016(05).

(作者单位:中共杭州市富阳区委党校)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