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小学生古诗文教学策略

2018-03-07 20:16王燕兰
新课程·中旬 2017年12期
关键词:古诗文教学策略小学生

王燕兰

摘 要:古诗文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精髓,它的语言简洁能表达出深刻的情感,篇幅短小却又朗朗上口,流传了千百年。古诗文作为小学语文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既是教学难点,也是教学重点。针对现阶段小学生古诗文教学中所遇到的问题,提出了几点教学策略。

关键词:小学生;古诗文;教学策略

教师在古诗文教学过程中有着众多的困惑,例如如何提高小学生对古诗文学习的兴趣,如何带领小学生体会古诗文中所表达的意境,感悟诗人的情感。小学生因年龄较小,理解能力有限,教师应该思考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案完成新课程标准下的古诗文教学目标。根据多年的教学实践经验,本文试着从教学策略的角度谈几点认识。

一、多方引导,培养小学生古诗文阅读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培养小学生阅读古诗文的兴趣,才能转变其学习的态度,从“要我学”变成“我要学”,并且自主探究古诗文的意思以及作者表达的情感态度等等。现阶段幼儿园的孩子就已经学会背诵一些简单的古诗,如骆宾王的《鹅》、李白的《静夜思》等,都是一些脍炙人口的名篇。小学期间,教师可以通过模仿一些鹅的动作吸引学生,引起学生背诵古诗文的兴趣,从而为以后积累写作素材、丰富文化涵养、陶冶情操做准备。

二、创设情境,整体感知古诗文意境

小学生有着极其丰富的想象力,但是其缺乏社会经验,难以感悟古诗文作者所表达的感情,此时教师可以借助注释,帮助学生理解古诗文表达的意思。教师绝不能将自己的感悟全教给学生,正所谓“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教师的感悟不一定与学生的感悟相同。重点要求小学生理解诗文主要的意思。伴随着年龄的增长,阅历的增加,他们自然会读懂其中的深意。例如,在教学《游子吟》时,为帮助学生理解诗文意境,教师可以制作一个视频短片:诗人孟郊家境贫寒,母亲含辛茹苦把他养育成人。为了生活完成心中的理想,多次背井离乡远去京城参加科举。最终,皇天不负有心人,孟郊考中进士,回到家乡接老母到自己府中,就写出了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的伟大诗句。教师播放视频短片时不断引导学生,孟郊每次出门远行的时候,母亲总是在灯下认真仔细地缝着衣物;试想一下自己如果出远门,母亲是怎样不辞辛劳帮你整理衣物的。

三、熟读成诵,其义自见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是古人教给我们的读书方法。诵读是学习古诗文最好的方式之一,学生只有带感情地朗读,才能体会到古诗文的味道。不难发现,小学生多数处于背诵知识的阶段,刚开始背诵多半是因为教师或者家长的要求,当学生能够背诵的时候,自然就能明白其中的道理了。

凡是古诗文,大都讲究音韵美、节奏美。教师应注重古诗文教学当中的朗读指导。学习一首古诗,例如《别董大》中“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教师先示范朗读一遍,然后按着节奏领读一遍,通过诵读让学生感受到作者内心对朋友的不舍之情,劝友人离别亦不必如此伤心,前路漫漫,终有朋友相伴。离别不尽是离愁,还有一股潇洒之感。

四、脱离教材,学会分析归纳

现阶段教师在认真学习教材的同时,也要跳出教材,不断发挥创造性,不断利用课外资源,分析归纳所学到的古诗文。这种方法适合于年纪较高的学生,他们有了一定量的古诗文的积累,就可以将同一类别的诗文进行归纳和总结。例如:描写朋友之情的古诗《赠汪伦》《别董大》《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重点学习《赠汪伦》,对比略读《别董大》,推荐阅读《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通过这样的整合学习,在对比中理解作者不同情感的表达,深入探索了古代文人的友情文化。与此同时,增强了小学生对学过知识的记忆,拓展了思维的宽度,增加了文化的积淀。

五、增加奖励机制

小学生希望自己得到教师的肯定,不断的鼓励能增加小学生学习的動力。只要小学生能在规定的时间内背诵出最多古诗,就给予相应的奖励。奖励的方式多种多样,可以奖励一个小贴画,一节课下来得到贴画最多的小学生就可以获得“古诗文学习小能手”的称号。平时开展古诗竞赛活动,教师给出一个题目,小学生分组进行比赛。例如,教师给出的题目是背诵出离别类的古诗,在规定的时间内能够背诵出较多古诗的组别可以赢得最终的胜利。

古诗文是古典文化的精髓,人们越来越尊重古典文学。孔子学院遍地开花,世界上越来越多的国家开始学习中国的古典文化。小学生作为中华文明的继承者,教师有责任、有义务去认真思考如何教导小学生学习古诗文,不断地引导学生发现古诗文的优美,走进诗词歌赋当中,享受五千年文明带来的成果。

参考文献:

[1]殷林.浅谈小学低年级古诗词教学的有效策略[J].语文教学科学化探索,2016.

[2]徐莹.浅谈小学古诗教学策略[J]阅读与写作,2016.

[3]刘玲.浅谈古诗教学的有效策略[M].北京出版社,2015.

编辑 张珍珍

猜你喜欢
古诗文教学策略小学生
低年级写话教学策略
古诗文阅读备考指津
引领小学生诵读古诗文之妙招
对古诗文默写有效性的思考
初中古诗文教学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