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自改作文能力的培养策略

2018-03-07 21:00张薇
新课程·中旬 2017年12期
关键词:题眼词句兴趣

张薇

摘 要:指导学生自己修改作文是唤醒学生自主意识、激发学生写作兴趣的有效途径,把作文修改的自主权交给学生,使其养成良好的习惯,从而切实有效地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从自改的步骤出发,分析自改的方法,以期提高学生的自改能力。

关键词:作文修改;题眼;内容;词句;兴趣;方法

小学生习作的评改,一般都是教师亲历亲为,这是多年来作文教学的老程式,并且一直延用至今。教师批改后下发作文,大部分学生仅是看看分数,并不重视教师的评语,学生缺乏积极性。其实可以尝试让学生知晓修改的删、补、调、换等基本符号,让学生进行自改,打破教师“全批全改”的全承包制度,指导学生自己修改作文,唤起和激发学生作文的兴趣,提高学生作文批改能力和写作水平。本文从自改的步骤出发,分析自改的方法,以期提高学生的自改能力。

一、明确自改的步骤

1.紧扣题眼进行修改

题目中的关键词就是题眼,它常常是题目的主要要求或主题的提示,也是写作的重点。如《看电视的风波》,题眼是“风波”,如果把重点放在介绍某某电视内容怎样,或是讲自己喜爱看什么电视上,而不是重点写看电视时发生的“风波”,那么文章就跑题了,也要重新修改。

2.针对内容进行修改

大部分小学生通常爱犯这样的毛病,他们所写的内容常常不够具体,只有“空架子”,没有“血肉”,所以必须认真修改。如《我的妈妈》,有一位同学写了这样一句妈妈关心自己的话:“在灯光下,我发现妈妈的脸不如以前了,我心里十分难过。”这句话就很不具体,不明确。我问他:“妈妈的脸怎么不如以前了?”学生回忆出妈妈当时的情景,于是改到:“在灯光下,我见妈妈比以前瘦多了,脸色发黄,眼窝深深地陷了下去,两眼还布满了血丝。妈妈为了我的病快点好,日夜伴在我身边,我心里十分难过。”这样一改,内容具体细致了。当然,另一方面,我们也要提醒学生将多余的内容,与中心无关的题材删掉,增增减减,都必须围绕主题进行。

3.围绕词句进行修改

学生在用词造句上推敲是自改作文的重要基本功。学生写作文往往满足于读得通,如何使语言表达准确、鲜明、生动,看看句子是否顺畅,标点运用是否准确,教师要让学生通过比较来修改。如有位学生写自己知错后是“心情繁重”。教师让学生比较“繁重”和“沉重”的异同,让他明白犯了用词不当的错误。如写一个人在紧张时手的动作,是“放在桌上”还是“双手绞在一起”还是“不由得扯住了衣襟”等,要根据当时状况做出合理判断。通过认真细致的逐句修改,努力使文章变得表达正确,语句通顺,生动形象,这样,修改的目的也就达到了。

对于刚刚学习修改作文的学生来讲,修改的东西不能面面俱到,要有所侧重,循序渐进。基本上是每月确定一个修改重点,如这个月重点改语言,主要看遣词造句是否准确生动、妥贴得体;下个月重点改中心,要看有无明确的中心,内容是否与中心相符合,主题是否突出等。修改重点可以根据学生作文中出现的共性问题来确定,也可以根据本学期习作教学的计划来制定,最好能形成一个体系,从整体上提高学生的习作水平。

二、掌握自改的方法

1.自读自改法

对于小学生来说,他们听、说、读的能力不断提高,课堂上偶尔读错一个句子或说错一句话,学生就能迅速地听辨出来,并提出改正意见。因此,学生作文写好以后,教师不要急于收。可安排充裕的时间让他们拿出来朗读,让学生运用听觉器官来检查、修改文章。做到在读中“换”拗口,意义不明确的语句,在读中“调”前后紊乱的语序;在读中“添”一些具体内容;在读中“删”多余的内容。

2.同学互评法

所谓“当局者迷,旁观者清”,有时自己作文中的缺陷自己看不出来,而别人却容易发现。所以,可经常把自己写好的文章拿给同学看,读给朋友听,发现问题互相研究,意见一致后动笔修改。正如一位同學刻画母亲时写到:“往日那乌黑的头发中,长出了一根白线。”而另一位同学建议改成“我看到母亲头上有一根白线,待要取下来时,却发现那是一根银发。”这样一改,效果就大不相同。

3.冷却批改法

当学生倾尽全力完成一篇习作后,立马进行修改,确实有点无从下笔。这时可以先把文章搁置一段时间再看,因为经过一段时间后,他们又学习了新的课文,阅读了新的作文,知识又有了新的积累,所以再修改以前的作文,肯定会有不少创新。写完立即修改是一个好方法,而过一段时间返回头来修改,也不失为一种好的修改方法。其他还如抽样批改法、分块诊断法、对比修改法等都是能激发学生自改热情的好方法。

将修改作文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并不意味着教师可以“偷懒”,相反教师依然要发挥主导作用,根据学生的能力差异,做到因材施教,因人而异,要制订目标,循序渐进,持之以恒,不断变换改文形式,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创造性,常抓不懈,就一定能提高学生的自改能力。

参考文献:

[1]张守谦.谈批改作文[M].大众出版社,2011-10.

[2]王宏玉.自主修改作文,体验创造美的快乐[J].考试周刊,2010(11).

编辑 孙玲娟

猜你喜欢
题眼词句兴趣
高考数学题中“题眼”的理解与破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