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新形势下初中数学学困生的转化策略

2018-03-07 09:48宋于芝
新课程·中学 2017年12期
关键词:学困生转化新课标兴趣

宋于芝

摘 要:在新课标与素质教育被大力推广的现在,课堂教学越来越偏向于引导学生在自主能动性被调动之后进行探索与实践,实现自我独立思考与实践探索能力的提升。新课改对于“学困生”来说绝对是一个好消息。因为新课改更加注重于学生的能力培养,而不是只关注学生的成绩。这让更多学困生也能够投入学习之中,从而提升自己的能力。阐述了新形势下初中数学学困生产生的原因以及对其进行转化的策略。

关键词:初中数学;新课标;学困生转化;兴趣

一、新形势下初中数学学困生产生的原因分析

(一)学科本身特性因素

在初中阶段,各学科拥有了一定的难度。数学学科的知识具有较强的逻辑性、抽象性和严密性。数学知识环环相扣,假如一环落下就容易失去优势,影响后面的章节学习,甚至影响今后的数学学习。对于学生来说,假如不具备严密的逻辑性,不能很好地理解抽象的概念就很难学好数学。产生畏惧心理就可能导致学生对于数学产生抗拒感,进而导致数学学困生的产生。

(二)传统教育特性因素

在传统教育之中,更多的课堂时间用来对付考试,没有时间进行更多教学背景的创建以及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来提高课堂效率。所以很多学生无法跟上课堂的步伐,从而变得心有余而力不足,难以理解课堂。在新课改的大力推广下,对于初中教学来说,我们已经很清楚调动学生自主积极性以及提升学生思考能力的重要性。所以在传统教育之中,没有意识到这一点,就容易让学生在越来越多的挑战中渐渐迷失自己,成为学困生的一员。

二、新形势下初中数学学困生产生的转化策略分析

对于数学学困生来说,学习兴趣的缺失是失去学习方向,在学习路途中落后的最重要的原因。本文就着重来讨论对于数学学困生的学习兴趣缺失的应对策略。那么,具体我们应该如何在新课改的背景下进行数学学困生的兴趣塑造呢?接下来,我们来讨论阐述几个可选的策略:

(一)克服学生自身的消极心理

对于学生来说,无论哪个学科的学习中,最重要的无疑是自己的心态问题。对于数学学困生来说,大多数在数学的学习过程中经历了许多艰难险阻,导致他们对数学产生了畏惧、抗拒乃至自卑心理。学生不敢对学科进行探索甚至連知识都不能接收。因为他们本身心理导致他们不愿意去了解,去探索,去在实践中学习数学。他们往往基础较差,成功解题的经历较少,成就感的不足造成了数学学科学习兴趣的缺失。所以我们应该引导学生在学习中克服自身的消极心理。例如在“一元一次方程”的教学中,可以给学困生机会让其更进一步地理解课本知识,根据学困生的学习基础提出问题并组织他们进行讨论,让学困生能够获得学习成功的经历,从而激发自己的自信,使其产生对于数学的学习兴趣。

(二)构建教师平和耐心的态度

在初中阶段,学生的心智还不是很成熟,所以老师对于学生的态度就决定了学生对于该学科的态度。因为学生很直白地觉得老师好我就想学。对于学困生来说,在自信心缺乏之时,老师对自己的态度对于学习兴趣的激发尤为重要。学困生往往在学习时自信心不足或是对于学习的兴趣不高。而此时老师就要注意自己的态度,进行良好的引导,让学生感受到平等对待,但又要对优生充满向往,对老师充满感激从而激发自己对于学科、对于课堂的兴趣,从而转化为自己的学习动机,最终使自己的学习成绩有效提升,又进一步激发了自己的学习兴趣,从而形成良性循环。

(三)多样化课堂教学方式

对于学困生来说,有一部分人是因为课堂乏味所以无法专心于学习。对于他们,我们可以想办法增加课堂的趣味性与多样性来激发他们的学习探索兴趣。让一些爱玩的学生也能够融入课堂,脱下学困生的帽子。例如,在“轴对称图形”的教学过程中,可以开展班级讨论活动,进行生活中的轴对称图形的列举大赛。这将生活与课本知识相结合,在课文背景渲染时,让学生不自觉地加入课堂中来,增加他们的参与积极性。除此之外,在信息化时代,各种各样的多媒体设备发展得十分迅速,在教学中可以利用多媒体设备,让教学方式变得更加新颖,让学困生增添了对课堂的关注与兴趣。多媒体设备的使用也进一步提高了教学课堂的效率,可以让孩子们更加直观地看到知识点,降低了数学知识的抽象性。

本文从学困生的成因出发,通过分析学科自带的困难因素以及传统教育带来的弊端导致的消极心理,以及学困生的课堂不

良表现,进一步提出了由老师采取手段克服学困生的消极心理,

老师本身的态度的端正以及课堂多样化形式的转变等策略,致力于在新形势下实现学困生的转化。

参考文献:

[1]陈令春.浅析初中数学学困生的成因及转化策略[J].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教师版),2016(5).

[2]李俊.新时期教育视角下的初中数学学困生教学方式分析[J].科研,2017(2):97.

编辑 李博宁

猜你喜欢
学困生转化新课标兴趣
欢迎订阅4-6年级《新课标 分级阅读》
欢迎订阅4-6级《新课标 分级阅读》
不抛弃,不放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