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数学试卷讲评课的有效性分析

2018-03-07 09:48张公俭
新课程·中学 2017年12期
关键词:试卷讲评课主要策略高中数学

张公俭

摘 要:试卷评讲是高中数学的重要课型,对知识的复习和巩固,对阶段学习的检测和反思起积极的推动作用。传统教育下的高中数学讲评课,成为训斥课的代名词,失去评讲课堂的意义和作用。为此,新课改下,探讨高中数学试卷评讲教学的有效性,具有实践意义。文章针对目前的试卷评讲课教学中出现的不足,对有效性评讲策略进行了分析和探讨,以期共享。

关键词:高中数学;试卷讲评课;有效性;主要策略

有效的講评课是深刻反思的课、是方法点拨的课、是形成能力的课,更是知识的巩固、查漏补缺的课,是查、评、讲、练、思一体的课,教师的“一言堂”的“题题过关”、教师的对考试成绩不满的牢骚和训斥,使学生对试卷评讲课毫无兴趣,沉默不语,更充满排斥,使评讲课的教学效果大打折扣。下面,笔者结合高中数学试卷评讲课中的不足,谈几点改进的体会。

一、重新定位试卷讲评课的主体性

学生为主体、学生为本的新课改理念早就深入人心,每一位教师都能如数家珍。但是,在自己的常态课堂上,教师的理论又不得不放置在一边,新课改下,演绎传统的教学课堂“一言堂”和“灌输”以及无私地“给予”,保姆式的教学形式,不容乐观。尤其是高中数学试卷评讲课堂上,教师从第一道题讲到最后一道,一节课讲不完,再用一节课不惜费时费力而“题题过关”的教学,低效不言而喻,这样的课堂上,教师给学生对答案、分析出错的原因,提供相应的跟踪训练,让学生触类旁通,看似“完美无缺”,而实质上将学生置于被动的地位,与新课改的理念相去甚远,因此,数学试卷讲评课,对于课堂的主体性问题,应重新再认识、再重新

定位。

首先,应转变教师一人评、一人讲,学生听、学生记的单线评讲模式,让学生自主先对试卷进行讨论、对错题进行病因的分析,通过错题,找出学习中的薄弱环节,再针对性复习,以免以后犯同样的错误。

其次,让学生将自己分析的过程和结果以及感悟在班级中共同交流,教师是评讲课堂的指路人、引路人。这样的评讲课,学生不再是“犯错误似的”等待和接受教师的批评和指责,而是对自己的错误入骨三分地剖析,并不怕出“丑”,敢于在大家面前将“丑”的原因以及避“丑”的方法找出来,以不断完善自己。为此,数学讲评课上,教师应敢于放手课堂,转变观念,学生才是课堂的主人,让学生在试卷评讲课堂上动起来,课堂才能因此活起来。

二、突出数学试卷评讲课堂的课前准备性

常见传统数学试卷讲评课,教师手拿一张试卷进教室的不是少数,教师们课前将批阅的试卷发给学生,课堂上不吝啬一分钟的“丢失”,争分夺秒地进入评讲的主题。这样的课堂上,教师因“眉毛胡子一把抓”的评讲方式,因对学生的普遍出错的问题没有针对性地把握的原因,对于每一道题的评讲又平均下力气,“力道均匀”没有侧重点,没有重点分析,缺乏重点和难点,使试卷评讲课索然无味,效果极差。

试卷讲评课应有一定的模式,按照模式而创新,试卷评讲课堂才会有效,发挥试卷讲评的作用,凸显其意义之重大。

讲评课的模式的构建,应与自主先学、先学后教等理念完美结合,试卷讲评课的精彩与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讲评前的准备性,包括教师和学生两个方面的活动,需要从“教”与“学”的层面构建讲评课的有效模式,为有效评讲奠定基础。

如试卷上的一个函数的问题:f(x)的导函数f′(x)是一个脉冲函数,其图像如下图的左图,则f(x)的图像可能是( )

不容置疑,这道题是得分率比较高的题,据统计,一次考试中,得分率在85%以上,考测到导函数的几何意义:切线的斜率问题,如果课前教师对这个题的答题情况分析到位,课堂上在评讲时,就可以省去很多笔墨,减少做无用功的机会。

三、数学试卷评讲课堂应突出“导学”的有效性

导学的有效性是有效课堂的基础,有效的导学,学生才会兴趣浓厚、积极主动,学得有效。数学讲评课也是如此。教师在评讲课堂中有效的引导,是评讲有效与否的关键。

首先,教师应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把时间留给学生,让学生把课前自己对试卷的分析和体会,对错题的认识以及收获,言无不尽地讲出来,与大家共享,听过互讲,学生们彼此借鉴,相互取长补短,同时,也改变教师“一言堂”的沉闷,构建互动的课堂,评讲课堂因互动而精彩。

其次,教师的“讲”不是不需要,反之,更应突出教师的引领作用。但是,教师的讲应该是更多注意出错原因的分析,解题方法的点拨以及数学思维的提升,引导学生拓展训练,从而提升解题

能力。

如对于这道考试测试题:自定义运算a×b=a(a≤b)b(a>b),例如2×3=2,2×1=1,则函数f(x)=1×2x的值域是 。

对于这个自定义的问题,教师不仅将这个易错题作为重点,而是应该重点指出这类题的重要性,让学生从思想上重视这道题。如教师可以这样指出:自定义问题是近年来高考试卷上的“热”题,这类问题反映思考者的理解能力以及运用数学知识分析数学问题的能力。

再如对于归纳和猜想的问题的评讲,教师更应注重方法的指导。如有下列各式1> ,1+ + >1,1+ + + + +16+ > ,1+ + +…+ >2,…,请你归纳一般性的规律,并证明你的猜想。

对于这个试题的“归纳猜想”,应从方法上加以指导:根据已有的结果进行分析。证明猜想:关于n的命题,可以考虑用数学归纳法来尝试,但要注意推敲k→k+1的说理。如此的引导,注重方法的渗透,利于形成技能,发展能力。

总之,高中数学讲评课是不可小觑的课型和课例,应改变“满堂灌”“一刀切”的方式,应注重讲评课的新型模式的构建,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兼顾基础知识的掌握和巩固以及能力的提升,让讲评课因互动而精彩,因创新而高效。

参考文献:

[1]郭建华.高中数学试卷讲评的“四步曲”[J].教学与管理(中学版),2013(10).

[2]李倩芸.浅谈高中数学改变试卷讲评方式,提高学生复习效率[J].语数外学习(数学教育),2013(6).

编辑 李建军

猜你喜欢
试卷讲评课主要策略高中数学
数学课堂有效复习策略初探
数学课堂有效复习策略初探
谈初中英语书面表达的对策和建议
小学英语语法教学的几种策略
高中数学数列教学中的策略选取研究
调查分析高中数学课程算法教学现状及策略
基于新课程改革的高中数学课程有效提问研究
探析初中数学试卷讲评课的教学策略
高中历史试卷评讲课的有效性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