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学科核心素养为主线细化思想政治学科育人目标

2018-03-08 22:15韩震
基础教育参考 2018年3期
关键词:法治育人核心

韩震

一、为什么要凝练学科核心素养

本次高中课程修订的一大亮点是各学科都凝练了学科核心素养。长期以来,宏观育人目标很明确,即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但中观学科育人目标比较笼统,造成微观教学目标只关注知识学习,与学科育人功能割裂,导致宏观、中观和微观目标之间有机联系不够。针对这一现象,教育部委托有关高校研究提出了跨学科的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把党的教育方针具体化;结合学科特点,将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转化为学科育人目标,即学科核心素养。

二、确定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的基本内涵

思想政治学科是面向高中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特别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以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主渠道主阵地。修订组紧紧抓住思想政治学科的意识形态属性,经过深入研究,广泛征求意见,凝练了内涵上相互交融、逻辑上相互依存的4个学科核心素养:政治认同、科学精神、法治意识、公共参与。

政治认同就是要培养学生对中国共产党和社会主义的真挚情感和理性认同,使学生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信念、弘扬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其他素养的内在灵魂和共同标识。科学精神不仅指自然科学学习中应体现的求真务实思想,也指坚持真理、尊重规律、实事求是等,思想政治学科培养科学精神,就是使学生坚持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对个人成长、社会进步、国家发展和人类文明作出正确的价值判断和行为选择,这是达成其他素养的基本条件。法治意识是法治国家建设的重要内容,思想政治学科培养法治意识,就是要使学生尊法学法守法用法,自觉参加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是其他素养的必要前提或必然要求。公共参与体现人民当家作主的责任担当,思想政治学科培养公共参与,就要培养学生集体主义精神,乐于为人民服务,积极行使人民当家作主的政治权利、履行义务,是其他素养的行为表现。

三、学科核心素养如何落地

为更好地落实学生学科核心素养,这次修订突出实践环节,引导学生在体验社会生活及自身思维活动中理解理论真谛,在践行正确价值观的过程中形成行动自觉。一是强化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活动设计,通过议题研讨、案例分析、实地调研、撰写小论文等,把理论观点的阐述寓于社会生活和学生活动的主题;二是以辨析式学习进行价值引领,强调通过范例分析、展示观点,在价值冲突中深化理解,在比較鉴别中提高认识,在探究活动中拓展视野;三是倡导综合性教学,注重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多维度观察、多途径探究,进行综合分析;四是广泛开展系列化社会活动,从学生的成长需要出发,将学科内容与社会活动相结合,开展丰富多彩的社会实践活动,促进教学内容和形式的有机结合。(摘编自教育部网站)

(责任编辑 郭向和)endprint

猜你喜欢
法治育人核心
走实“1+6法治同行”党建之路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法治护航杭州亚运会、亚残运会
家校社协同育人 共赢美好未来
新时代道德与法治教师法治素养的培育
“一例多境”培育初中生法治意识
普通高中文化育人的思考与实践
悦人亦育人 冬季里的音乐绽放
一图GET“党务公开”核心点
以问题为核心上好初中几何复习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