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行知行:思想品德教学的智慧追求

2018-03-08 00:25王亚琳
基础教育参考 2018年3期
关键词:思品现实生活道德

王亚琳

库比特说:“我就是我的生活,我的生活就是我,就是我的整个表达或者规定的自我。”可见,人与生活是一个统一的整体,人就是其生活,不存在生活之外的抽象的人。同样,教育也离不开生活,让教育回归生活,不是对现实生活的“投诚”,而是引导学生去发现现实生活中存在的问题,并帮助他们解决这些问题,以建构美好的生活。由此,“道德行知行”的思想品德教学模式便是思品教师致力追寻的教学境界。

一、“生活教学”是道德行知行思品教学模式教学策略之根本

“生活教学”——“让生活体验走进思品课堂”的思品教学思想,总结出了“道德行知——实现‘生活—学习—活动—讨论—体验”行知合一的开放式思品教学策略,探索出了“道德生活教学做——以‘一看、二教、三学、四议、五评、六导为基本流程”的思品教学方法,构建了“道德行知行——突现‘生活、体验、内化、导行要素”的小学思品课实践教学模式。其开放的课堂教学环境体现了新课标理念,表现了思品学科教学的生活性、情感性、审美性和愉悦性,有效地促进了学生全面、和谐地发展,深受学生喜爱。

教师们通过对“生活教学”思品教学思想的总结,对“道德行知”思品教学策略的探索,对“道德生活教学做”思品教学方法的实验,形成了“道德行知行”思品教学模式。该模式的教育思想是“生活教学”,实践策略是“道德行知”,具体教学方法是“道德生活教学做”,核心教学理念和活动路径是“行知行”,基本构成要素是“生活、体验、内化、导行”。

二、“生活”是道德行知行思品教学模式

德行教学的出发点

现实生活中的“德行”是道德行知行思品教学模式的校本性、学生化、现实性、真实化构成的道德内容、道德行为和道德现象,需要在“道德行知行”思品教学中进行课程化、教材化的有机转化,而不是简单地拿来引入。在以生活资源作为教育、教学资源的时候,需要对其进行适当的改造,而不是将所有的生活资源作为教育、教学资源。而且,必须认识到生活是道德行知行思品教学模式的“行”,是用来教育人的德行,它具有教学材料一样的特点、课程资源一样的价值。

陶行知先生在《生活教育之特质》一文中说:“我们还得追本推源地问:书是从哪里来的?书里的真知识是从哪里来的?我们是毫不迟疑地回答说:‘行是知之始‘即行即知,书和书中的知识都是著书人从行动中得来的。”其实,实验就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有步骤、有创意的活动,是一种实实在在的实践与行动。如最初有关电的知识就是爱迪生从实践和行动中得来的,而实践与行动的过程就是“行知行”, 而不是“知行知”的过程。这就是将知识还原为行动,回归于生活。

三、“体验”是道德行知行思品教学模式

“由德行到德情”的联结点

对现实生活中或与现实生活相关的德行的体验,是道德行知行思品教学模式中的教育转化过程、教学实践活动形式、道德情感体验和道德内心体悟。无论从群体还是个体的角度看,人都不是一个静态的对象化存在,而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性存在。但这个动态的过程不是别的,而是人的生活。因此,人无法跳出自己的生活与外界发生联系;学会在生活中体验,在体验中感悟,是道德行知行思品教学模式的“由德行到德情”联结点。

首先,教师要在道德行知行思品教学中加强情景的创设、氛围的营造,力避空洞的说教、苍白的讲述,促使学生对德行产生情感的冲突、情绪的波动和情感的体验,使道德现象和道德行为对学生的内心产生冲击力。其次,在教学中应当科学地引入、艺术地处理所截取、选择的生活资源,达到“道德不言但已动心”的教育效果。最后,应将体验贯穿于“生活与教育、德知与德行”的整个过程中,即贯穿于“行知行”的整个过程。从这个角度讲,道德行知行思品教学模式具有统合性、融合性的作用。

四、“内化”是道德行知行思品教学模式

的“德行到德情再到德知”的升华点

对现实生活中或与现实生活相关的德行及其体验的内在化理性认知,简称对德行、德情的“德知”,是道德行知行思品教学模式中的教育审视、理性反观、自我思考、自我评判和道德认知。

首先,教师要在道德行知行思品教学中提供必要的时间、适当的空间,积极有效地组织学生自主學习、独立思考。其次,教师要通过引导学生个人思考、独立学习、自主反问等形式,帮助学生实现积极的道德内化,强化积极、正确的道德意识。

对学生来说,道德不是知识,而是一种价值。因此,对道德的理解不能失去价值论的维度,必须参照其对人及其生活的意义,否则道德就会变成与人及其生活无关的抽象物。价值关涉人的需要、情感、态度、评价与判断,而道德价值直接与人及其生活融为一体,是生活的内在构成。生活德育或道德教育回归生活,主张从学生的生活出发,让学生从生活中学习道德,着眼点不在于道德知识体系,而在于学生的生活实际及其成长的精神需要。

五、“导行”是道德行知行思品教学模式

“德行到德情再到德知又到德行”的外化点

强调道德行知行思品教学的目的是“从生活中来,又回到生活中去”。在道德行知性思品教学模式中,“从生活中来”强调的是生活阶段性服务于教学与生活;“又回到生活中去”则强调的是为了生活质量和生命质量的提高,以及教学为了生活、为了人生的教学宗旨。

道德行知行思品教学必须重视“德行、德情、德知”的指导与外化,使学生的德行有极大的变化、正向的发展,进而促进学生道德“知、情、意、行、信”的整体发展。从这个意义上说,没有良好的“德行”发展与思品教学,就是徒劳的教学。促进学生的德行积极、可持续地发展,是思品教学的全部意义,而道德行知行思品教学模式更是如此。

从现实生活出发或回归生活不是目的,而是起点,目的在于引导学生去建构有道德的美好生活。道德行知行思品教学模式,是一种理想的思品教学模式,也是一种思品教学回归生活教学的可行性模式。

(责任编辑 张慧籽)endprint

猜你喜欢
思品现实生活道德
跟踪导练(五)(2)
道德
初中思品课堂有效性的构建方略探析
道德认同感提高≠道德包容度提高
班里那点事儿
道德
假期归来
浅析现实生活中的椭圆应用题
不等式创新题荟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