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核三体”学校整体发展框架构建的探索与实践

2018-03-08 22:20葛茂富
基础教育参考 2018年3期
关键词:学部教科研课程体系

葛茂富

伴随着基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和新时期教育改革目标的提出,如何实现学校更好的发展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为此,学校教育工作者亟须直面改革问题,创新工作思路,以更加有效的发展规划与策略实施来引导学校内涵发展、特色发展、可持续发展。辽宁省大连金普新区东部教育集团大李家城子学部(以下简称大李家城子学部)作为一所典型的农村薄弱学校,受益于区域集团化办学,在秉承区域赋予集团“高位均衡、高质发展、创新引领”办学理念的基础上,积极构建“一核三体”的学校发展框架,即以学校文化为核心,以学校课程体系、教科研体系、管理体系为支撑,致力于打造一所有现代教育内涵、有农村学校特色和可持续发展的农村新样态学校。

一、核心文化的构建,为学校发展铸魂

直面教育改革新趋势,实现学校更好的发展,离不开对学校核心文化的构建。学校核心文化是基于学校历史的传承、当下的把握、发展的自省和未来的定位,凝聚了全校师生共同的价值观、共同的信念、共同的愿景和共同的努力方向,对学校的生存和发展起着引领、规范、促进、融合的作用。

大李家城子学部的教育资源有限,师资力量匮乏,教育理念陈旧,这是制约学校发展的主要因素。但这里自然条件优越,师生质朴,他们充满对优质教育的渴望,这为学校特色发展提供了条件。大李家城子学部在突显优势的前提下,通过对学校历史的传承、当下的把握、发展的自省和未来的定位,提出“打造一所有现代教育内涵、有农校教育特色、可持续发展的农村新样态学校”的发展愿景,确立了“以传承民族文化为根,以诚言、诚行、诚信为径,奠基师生承诚至成的幸福人生”的“承诚至成”育人目标,以此完成学校核心文化的构建,为学校的发展注入新鲜的血液。

二、“三体”的构建,为学校发展筑基

为了避免出现发展碎片化、片面化的弊端,学校以课程、教科研、管理为切入点,构建适合学校发展和突显学校特色的“三体”体系,即课程体系、教科研体系以及学校管理体系,为学校的发展和核心文化的建设提供了保障。

1.学校课程体系的构建情况

学校课程体系是彰显学校核心文化、突显学校教育特色的主要载体和渠道,也是实现教育目标、提高教育质量、影响学校发展的关键与核心所在。学校课程体系的构建以政策为依据,以学校、家庭、社会及师生需要为基础,结合已有的、现有的和将有的资源优势,科学合理地进行构建。

大李家城子学部充分整合集团教育资源,突显农村学校环境优势,以国家课程实施为基础,结合区域及农村学校特质,将国家课程内“天地为课堂,万物为老师”的课程资源进行科学拓展和创造性重构。在该课程体系下,学校编制了“一山、一海、一花、一鸟、一园”的“五个一”主题课程,并在学校课程体系和主题课程实施过程中,突显“五合课程实施策略”,即理念适合、文化融合、课程整合、实践结合和评价契合。在实践过程中,学校还以校本课程为基础,以打造学校精品课程为目的,提炼出有层级、多维度推动课程精品化的发展思路,以此探寻适合学校发展的课程体系构建之路。

2.学校教科研体系的构建与实施

教科研是實现学校教育科学化、专业化、现代化的基点,是学校核心文化的有力支撑及其高效实施的重要保障,是提升学校管理水平、教育教学质量及塑造教育品牌的关键所在。

学校在教科研体系构建过程中,以教师成长需要、课程构建需要、学生成长需要为研修触发点,以职业道德素养、业务能力素养、个人身心素养、课程理念设计等为研修着力点,科学构建学校特色教科研体系。在教科研体系实施过程中,学校充分考虑到老、中、青教师的需要,以课题研究、名家引领、业务提升为研修支点,推动新手型教师向熟练型教师、熟练型教师向优秀型教师、优秀型教师向专家型教师的转变。

3.学校管理体系的构建

学校管理围绕着学校的核心文化展开,即在发展愿景和育人目标的指引下,学校教职工及校内外资源,通过科学的机制及有效的措施进行优化整合,为学校的各项工作服务,为学校的发展提供支撑与保障。

大李家城子学部在管理体系的构建过程中,注重以下三个方面。一是注重与集团管理的对接。为实现“共享、共建、均衡发展”的目标,以区域集团化发展的优势推动学校的发展。集中表现在人、财、物的集团化管理,通过集团统筹共享,完成学校软硬件的新建或更新,完成师资力量的均衡互补,完成学校发展平台及师生成长平台的共建与共享等。二是注重学校的组织建设。这是为实现学校管理的共同参与和高效运行的目标而采取的措施。学校从党组织建设、工会组织建设、少先队组织建设等方面切入,在互为互育中,将学校管理体系中“人”的作用充分发挥出来。三是注重人本化制度建设。在健全学校制度的过程中,以“需要、激励、服务”为出发点,让制度适合师生的成长需要、激励师生的全面发展、服务于学校工作目标的达成,让每个人都受益于学校的管理。

三、从“一核三体”到“一核多体”,

为学校发展续力

在教育改革的路上,没有通用模式可循,只有从实践中来再到实践中去的不断探索与创新。殊途同归于育人,学校发展的理论与实践亦是如此。大李家城子学部以“一核三体”的整体框架引领学校发展,也只是教育改革路上的阶段性思考。随着探索与实践的不断深入,学校发展将会从“一核三体”到“一核多体”逐渐演变,不断开创适合学校发展之路。

在学校发展从“一核三体”到“一核多体”的演变中,将进一步做大“一核”,深入挖掘核心文化的内涵与外延,推动核心文化的内化与外显,让学校具有更大的发展潜力;进一步做强“三体”,在现有的构架下,着眼于体系的精细化构建与实施,丰盈体系内涵,打造精品项目;进一步做优“多体”,在优化布局、科学梳理、创新引领的基础上,促进学校体系化发展框架的构建走上“三体”到“多体”的探索之路,使学校发展更趋于多元与多维。

在教育改革的洪流中,每一次尝试也许只能荡起小小的涟漪,但只要有投身教育的情怀、直面改革的勇气和勇立潮头的志向,就会取得成效。大李家城子学部将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践行教育改革,实现“打造一所有现代教育内涵、有农校教育特色、可持续发展的农村新样态学校”的愿景,达成“承诚至成”的育人目标,为师生的幸福人生奠基。

(责任编辑 张慧籽)endprint

猜你喜欢
学部教科研课程体系
三维视角构建劳动教育课程体系
“艺养教育”凝练与艺美课程体系建设
晚清学部的建立及作用研究
“三位一体”课外阅读课程体系的实施策略
基于STEAM教育的立体教科研模式构建与实施
关于多维联动教科研共同体的行动策略研究
School life课堂实录
论“治理”视域下的大学学科建设
旧学商量加邃密 新知培养转深沉
如何抓好园本教科研管理工作